不断提高村民的法治素养

2019-03-02 09:14潘柱升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人民之声 2019年12期
关键词:南村村规民约宣传教育

潘柱升(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2007年以前,紫南村是一个全省闻名的落后村、脏乱村、上访村。在外做生意的我于2007年11月底回到了紫南村,被党员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从此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2年。如今的紫南村,早已不是过去那个臭名昭著的上访村,而是一个享誉盛名的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乡村、中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每天来紫南参观、学习、取经的人络绎不绝。

紫南村的巨大变化靠的是什么?我认为,我们紫南村的治村经验可以总结很多条,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满足村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我们探索和总结了具有紫南特色的治村理念,即:产业发展坚持“不卖一分集体土地,不搞烟花经济”;人居环境保护坚持“既要荷包涨,更要河水清”;乡风文明建设坚持“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村集体收入分配坚持“不养懒人闲人、不搞分光吃光”;乡村治理坚持“用制度管人,以流程办事”等等。关于乡村治理,把好的村规、好的村风留给下一代,比留下几千万资产、几栋物业更有价值和意义,而要村民们理解这一点,加强宪法、普法宣传教育尤其重要。

坚持村民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紫南村之所以能从落后到先进,从大乱到大发展,就是发挥了基层村民群众的首创性,探索出具有紫南特色的村级自治。发挥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是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紫南村依托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村组两级议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建立健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自治体系,把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交给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来决议。有的需要听取村民意见审慎决策的重要事项,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决议时还分组讨论,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和吸收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村民的疑惑进行解释说明和宣传引导。

建立比较完备的治理制度。2007年以前,紫南村的三差四脏五乱,就是治理水平低,治理能力差造成的。紫南村订立了一系列村规民约,这300多条村规民约内容从股权改革、土地确权,到禁止出租房屋、禁止乱搭乱建、禁止饲养牲畜,再到不得打光背、不得乱丢乱扔等等,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具有紫南特色的乡村自治制度体系。

强化制度的执行落实。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建立乡村自治制度体系后,我们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平台。这些年来,我们利用宗族祠堂、大榕树下、文化大讲堂、宣传栏等场所,尤其是近年设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及利用《紫南报》、“仁善紫南”微信公众号、“紫南网”等媒体,积极主动地对村民开展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与村民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村民法治观念。二是强化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教育。我们主动与区司法局联系,加强对本村中小学生的宪法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的教育,编写一些乡土教育的辅导读物,每年国家宪法日开展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法律知识竞赛、游戏等。三是强化执行落实。让村民知道规矩后,还要要求他们遵守规矩,这是乡村治理中最难做到的环节。我们在年终分红时对不遵守村规民约的作了相关规定,同时启动网格化管理,专门配备治安巡逻队,强化常态化管理,以重典善治整治好了脏乱差问题。

今后,我们将结合每年国家宪法日,组织对村党委、村小组成员进行再学习、再教育,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突出新中国史、党史、改革开放史的教育;同时将在基层治理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寻求指导帮助解决;切实提升村民法治素质,加强日常的法治宣传教育,运用新技术新媒体,采取行之有效、容易接受的方式,让村民强化行为规范,强化法治意识。■

猜你喜欢
南村村规民约宣传教育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芦南探索
镇江市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乡村治理中村规民约的完善与发展
村规民约法制审核需要制度性设计
绿水青山间捧出“金饭碗”——探访芦南村的乡村振兴故事
用树叶辑成的书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莫让村规民约成墙纸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对村规民约体系重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