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戒与品德教育相结合

2019-03-02 09:14戚耀琪
人民之声 2019年12期
关键词:罚站品德教育惩戒

11月15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就《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重点涉及教育惩戒的规定、非教育教学时间管理的规定、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学校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等方面。这也是公众普遍关注的重点。

按照此前的草案规定,教师可以采取责令站立、慢跑等与其年龄和身心健康相适应的教育措施。对比此前的草案征求意见稿,此次征求意见稿中罚站、慢跑等惩戒措施删除,同时赋予学校主管部门教育惩戒措施更多自主权。

此次的征求意见稿明确:中小学校学生在校园内有用硬物投掷他人、推搡、争抢、强迫传抄作业等违反学校安全管理规定行为的,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和批评,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与其年龄和身心健康相适应的教育惩戒措施。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打骂、辱骂及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学校主管部门可以制定具体的教育惩戒规定。

对于欺凌的防治,征求意见稿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协调机制。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和事后干预机制,定期开展校园欺凌巡查,发现校园欺凌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开展调查,必要时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

众所周知,一所学校的地位是以其教学水平和官办重点锻造出来的。因此长期以来,公众都是从关注升学率、重点率的角度来期待一所学校。在部分地方,名校不断与社会上层牢固结合后,关于学生的欺凌问题、惩戒问题似乎就只是一些“二流学校”的专属。

然而,别说是贫困地区的学校,哪怕是富裕地方的名校,也是存在着关于秩序与治理的问题。因为入读的学生即使家境不错,但学生的个性并非整齐划一。当学生产生对老师的对抗行为,产生对同学的滋扰甚至欺凌举动时,学校的态度和措施的有效性都是很关键的。

不难理解,此前在教育惩戒规定上,提出了罚站、慢跑这些具体的措施。因为这些措施都是当今许多成年人的童年记忆。对于老师来说,似乎也很难想得到还有比罚站更轻微、效果更好的简便手段。如今,把惩戒手段还给学校,一个是避免规定太细成了机械主义,同时,也是鼓励学校有更多的创新,只要不侮辱人格就行。由此,比如重视国学的要求背千字文,重视体育的要求去搬运沙包,重视自然生态的要求去除草等等。

但是无论如何,惩戒学生与达成教育效果,纠正学生行为之间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这个需要反复磨炼,也需要时间积累。作为学校,一旦明确了这些惩戒措施,还需要公之于众,接受公众和家长的审视。同时也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否则单方面的惩戒不但可能得不到效果,还可能被家长抓住把柄,以学生心灵受损为由要求精神赔偿云云。若这样的情况一发生,那么学校的惩戒就可能土崩瓦解,难以重建了。

惩戒只是手段,学校的主要任务依然是教育。如今学科教育、题海训练,似乎总是压倒性的胜过品德教育。很多学校都是把品德当做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希望通过老师讲好故事来影响学生。然而,品德的教育需要春风化雨,身体力行才能产生效果的。在学校紧凑的学习节奏中,学校有可能没有创造出多元化的环境供给学生去历练、反思与修正行为。反而是学生之间的语言行为交流,深刻影响着日后的人生。偏偏这个环节,对家长和老师来说都是暗箱。

就此而言,要减少惩戒带来的负面作用,始终应该在正面引导上增加信息渠道,创造多元氛围环境。作为教师,要能随时发现学生的思想苗头与动向。并且通过成熟的机制防止极端行为和事件的发生。作为老牌学校,往往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可以供复制借鉴,而不会真的等到要老师天天对学生罚站、形成紧张的师生关系的程度。

此外,按照“征求意见稿”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委员会,依照国家和省有关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的规定开展相关工作。这个委员会如果不沦为空架子,首先还是要建立健全机制。尤其是早期的预警。因为很多问题家庭,往往会产生问题孩子,问题孩子之间又会产生欺凌问题,产生不守课堂纪律等问题。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作为老师,往往只是对教课负责,但是作为班主任及心理辅导老师,有必要对学生的个体情况都要有专业把握。就此而言,无论是新校还是老校,对于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都是要与时俱进的,不能只是偏重文化教育,而让品德教育长期瘸腿。■

猜你喜欢
罚站品德教育惩戒
忘却歌
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度”
让惩戒教育有章可循
也谈“教育惩戒权”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被罚站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罚站之各科老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