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在脱贫攻坚战中的政策执行分析的文献综述

2019-03-02 08:02李丽芳
智富时代 2019年1期
关键词:金融模式精准脱贫农业保险

李丽芳

【摘 要】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本文以中国大地财产保险广西分公司为例,以农业保险为具体分析对象,探讨研究广西保险行业在扶贫攻坚战中的助推助推政策取得的成果,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农业保险;金融模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企合作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农经专家认为,农业科技、农业投入、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农业保险是通过保险的手段管理农业生产风险的制度安排,是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农业支持和保护的有力工具。

目前国外的主要农业保险模式有:

1.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美国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国家专门保险机构主导和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要特点。美国政府反贫困政策体系的创立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社会保障法》的颁布是其开始的标志。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业保险市场,农业保险在这一体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农业保险制度经过一系列改革,形成了完善的运行机制,它作为一项创新支农扶贫政策,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和各种保障计划,并且通过双向财政补贴手段进行保费补贴,确保农业保险的正常运作。再保险机制以及巨灾援助计划等手段则充分保障了农民收入,成功促进了本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政府主导、政府成立公司经营的加拿大模式

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各地政府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负担,对农作物保险公司进行业务经营费用补贴,并对经营农作物保险实行免税和再保险政策。加拿大政府对保费的补贴比例为50%。政府对保险采取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拿大政府在农业方面提供的商业保险

3.政府补贴和再保险、社会组织经营(民间非盈利团体经营)的日本模式

日本农险扶贫政策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对日本农民收入增加、农业产业进步、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以"农业共济社组合—农业共济社组合联合会—全国农业保险协会"为主的组织结构、以丰富种类、科学费率与灾损统计著称的内容体系以及政府的大力财政支持使得日本农险扶贫效应显著。

4.政府政策支持、自愿互助合作经营的法德模式

该模式的特征是农业保险主要由各级相互保险公司或保险合作社经营,政府对各种形式的互助保险从法律和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政府利用农业保险实现了对于农业风险的化解与转移,稳定了农民的收入;在稳定农民收入的基础上保障农民再次生产,促进了产业增收、改善了农民的预期;在宏观上改善了农业结构,加快了农业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國内研究现状

保险业应如何进一步创新性发挥保险扶贫的作用,全面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待进一步探索。保险业推进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政策扶持体系日益健全,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保险业发挥精准扶贫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农业保险是保险人组织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风险损失分摊,建立保险基金,对被保险人在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灾害事故所致损失,给予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经济补偿的一种方式。农业保险的形成与发展状况是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农业保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支持和稳定农业生产的三大政策性措施之一。在中国,农业保险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1)保险金额较低、保险责任范围较小

为了防范道德风险,提高被保险人责任意识,目前各农业险种都把保险金额规定在保险标的价值的60%~80%,甚至更低。但保险金额和赔付金额太低,保障作用就不够明显,致使很多农户不愿意投保。这些都使得灾后的补偿被限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影响农户的投保积极性。

(2)农业险种单一

无论是从保险公司数量还是从农业保险品种上来说,目前的农业保险都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与城镇居民不同,通常农民将财产保险放在第一位,而将人的身体的保险放在最后一位,然而保险公司在险种开发上基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设计保险产品,条款中的投保条件、费率、可保范围、缴费方式等一般都是固定不变、不可选择的,缺乏灵活性,抗风险能力也就较弱,尤其是专为农村设计的险种少,针对性不强。

(3)保费过高

由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作物的损失率和养殖物的死亡率通常较高,农业保险的费率也就通常高于一般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的费率,因为只有通过较高的保险费率,保险公司才能够弥补成本甚至盈利。但是对于广大农民而言,这样的保险费率使得他们很难承受,再加上大部分农民的保险意识淡薄,所以很多农民普遍认为买保险是一件多余的事情。因此,当灾害来临的时候,受到损失的农业经济无法得到足够的农业保险的补偿,影响当地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4)农业保险供给主体数量少

由于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发生的概率高,损失巨大而且覆盖面广,因此保险公司的赔付率也相对更高,从事农村保险有可能使得保险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追逐利润的天性使得作为商业公司的保险公司不愿过多涉足农村保险。而专门从事农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也没有能及时进入部分落后的农村开展农村保险业务,使得部分农村的保险业务呈现出相对萎缩的局面。

(5)农业人口参保意识薄弱

由于对于农业保险概念不理解,农民对于农业保险投保积极性不高。目前,我国保险的作用和地位尚未被社会普遍认识,农村相当一部分人把保险费称为苛捐杂税或额外负担,迷信心理、侥幸心理、得益心理、逆反心理等依然存在,他们对交几元钱保费可能得到上千元损失赔款觉得不可思议。对农业灾害保险有消极抵触情绪,造成农业灾害保险工作投保难、收费难。同时,农业灾害保险工作,由于单位领导的更换,往往发生工作脱节,导致局部农业灾害保险工作无法持续发展。

(6)农业保险经营具有局域性

农业风险单位很大,水灾、旱灾、风灾等农业风险多为数省一个风险单位,较小的风险单位一省也不过几个。因此,由一省、一地或一县经营农业保险在空间上风险很难进行分散,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往往造成巨大的损失,没有足够多的保险标的来分摊损失,以至农业保险长期以来赔付率居高不下、亏损严重。另外,我国各地区农业发展极不平衡,保险市场的成熟程度也不同。面临风险较高的农户倾向于投保,如沿海、临河和荒漠等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地区,因而容易开展保险业务,而面临风险较低的农户由于预期损失概率小于投保费率很少投保或不投保,难以开展保险业务。

二、结束语

通过研究与分析国外农业保险扶贫的经验,与国内农险扶贫发展过程进行对比,发现当前农险扶贫工作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政策分析,以帮助我国通过精确瞄准贫困人口、加强保险与扶贫政策的协调配合、落实保险机构主体责任、专注农险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监管贫困地区农业保险机构等方面,改善农业保险扶贫的推进机制,以促进农业保险精准扶贫功能发挥。同时,应通过树立新的指导理念,健全法律保障体系,搭建扶贫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法,有效的推进扶贫攻坚的国家战略实施。

【参考文献】

[1]李毅.美国农业保险政策的新动向观察[J].世界农业,2016(10).

[2]王佳,张卓.美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经验及对我国启示[J].农业经济,2016(04).

猜你喜欢
金融模式精准脱贫农业保险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信贷畸形消费现象探析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