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19-03-03 14:09陈群鸿
教育界·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

陈群鸿

【摘要】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中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中职数学教学要培养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强的高技术人才,就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进行教学,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够和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文章分析了我国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现状,探索了我国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专业需求;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教育行业开始快速发展,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培养了大量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专业性人才。数学作为学校的基础性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素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大部分中职学校对数学教学都是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没有进行创新和改革,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数学成绩较差。数学教师应该更新教学模式,对授课过程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数学成绩。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足以说明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专业需求,如果能够把专业性的学科和数学课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提高专业课程的学习效率,从而发挥专业学习的最大作用。

一、我国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现状

由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改革,中职生的数量开始逐渐减少。中职生的基础性课程学习情况比较差,成绩很不理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对基础课程学习不感兴趣。因此,学校应该更新授课模式,提高學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专业性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学生的数学成绩却并没有提高。

中职数学教材内容单调,教学模式比较落后。很多学校的课本都是由本校的教师自己编写的,时间间隔比较长,更新换代比较慢,教材内容比较落后,导致学生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学习的知识内容不符合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数学是文化课里面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对其的学习是层层递进的,短时间内是学不好的。中职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不一样。近些年来,虽然中职学校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也购买了一部分教学设备,但是在上课过程中,还是呈现出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局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但考试仍然是考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评估手段缺乏创新[1]。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用多媒体的时间不够,还是以传统的授课模式为主,不利于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学校创新的改革力度和发展水平。

二、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落后,教师的素质比较低下

中职生的教育应该以专业需求为导向来展开,这种教育模式对教师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中职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更好地教授学生知识。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的教师专业水平比较低下,自身的知识也不够丰富,对专业知识理解得比较片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中职院校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中职生学习数学逐渐专业化。为了符合时代的发展,教师应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教师应该对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然后熟练地进行教学,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以专业需求为导向进行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严格地把控教学的进度,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更好地服务学生[2]。

(二)没有突出中职数学专业的特点

中职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知识的时候需要以数学知识作为基础,不同专业的内容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也不相同。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分析不同专业的特性,根据专业对数学课程的需求来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但是大部分的数学教材都是相同的,教师的教学模式也是一样的,阻碍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比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对模具专业的学生应该多讲解立体几何的知识,而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则不用详细讲解立体几何的知识。简而言之,要以学生的专业需求为导向对学生进行教学,立体几何对模具专业的学生就业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没有特别大的影响,所以应该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教师没有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定位

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中职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缺乏创新精神,依旧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学。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操作能力。大部分中职教师都是从不同中学调过来的,教学理念不符合中职生的发展,没有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对学生的关心程度不够。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存在很大的难度,对数学课程存在恐惧心理。对于数学基础差的学生,教师没有及时进行引导。学生对数学课程没有兴趣,教师再怎么授课也是徒劳,教师不知道学生真正的想法,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四)中职生不够重视数学课程,态度不够端正

中职学生以专业课学习为主,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中职生认为数学是一门辅助性的课程,认为学了数学也没用,不如不学,对数学产生了偏见。这种观念使中职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没有数学知识作为支撑,影响了整个知识体系的发展。中职生选择了所学专业之后,忽略了其他的基础性课程,尤其是难度较大的数学课程,忽略了学习数学的作用。

(五)中职生的学习能力比较低

中职学生专业课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很多学生爱玩,浪费了学习时间,不够重视学习。大部分中职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差,数学学习是一环扣一环的,前面基础差,后面就跟不上,因而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比较差,不能对数学进行系统的学习[3]。

三、以专业需求为导向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中职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在选用数学教材的时候,应该与各专业之间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在教材内容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融入创新的内容和精神,把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学习知识不只是死记硬背,还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传递知识给学生,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满足学生的专业课学习需求。

(二)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素质

中职院校应引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学习是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统一,应该清除传统的只重视课本知识的错误思想,也要重视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等新兴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能力。

(三)充分融合专业课和数学课程的学习

中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按照中职院校改革的要求严格备课。中职教师应该根据专业的需求导入数学知识进行授课,分专业针对性地进行教學,创新上课内容,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专业课融为一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应用电子化的数学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行趣味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去学习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4]。

(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中职生以就业为导向学习专业课知识,就业压力比较大,学生的价值观还不够成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养成爱学习的习惯。比如,在学习“三角函数”这一部分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记忆公式,并根据记忆的程度让学生进行比赛,对于记忆熟练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此来激励学生自主记忆公式,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将来的竞争力[5]。

四、结束语

在中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专业需求为导向,教授不同的数学知识,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发挥数学在专业课程中的积极作用。中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性人才,数学课程的学习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部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应该对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将教学内容和实践课程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增强责任心,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储备能力,保证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金彪.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中职数学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5):68.

[2]隋龙.浅谈如何提高职业院校数学教学质量[J].中国高新区,2018(13):81-82.

[3]叶海燕.基于专业需求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1):65-66.

[4]张勤芳.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8(05):36-37.

[5]盛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策略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8,9(08):124-125.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