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皖南小三线调整交接纪事

2019-03-06 12:42陈兰志
党史纵览 2019年1期
关键词:皖南安徽职工

陈兰志

建设小三线国际背景

20世纪60年代,我国处于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及其势力的包围和威胁之中,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根据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紧张局势,在1964年、1965年间,多次指示“要准备打仗”,要在内地省由地方建一批小的军工企业,即“小三线”。

上海为响应中央号召,在皖南山区建一批军工企业,由上海在皖南设立的上海市后方基地管理局统筹统建。20世纪80年代初,军工布局调整,国务院批准全部移交给安徽改造利用。

1965年,我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留校任教。1970年调安徽省国防工办工作,先后任职电子工业处、兵器工业处、航空造船处、生产技术处的副处长、处长,1982年担任省国防工办总工程师,省属军工企业军转民技术领导小组组长,1985年调到安徽省经济委员会担任总工程师,兼省政府皖南小三线交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安徽省原副省长张大为、龙念先后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我们这个领导小组的成员很多,涉及省直许多厅局,如省计划委员会、省财政厅、省国防工办、省轻工业厅、省重工业厅、省冶金厅、省纺织厅、省电子局、省劳动局、省教育委员会等,可以看出省委省政府是很重视的。

1984年8月,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国家计委和国防科工委召开了全国小三线工作会议,会议对上海小三线调整方案表示同意。1985年1月24日,上海方面与安徽商谈上海在皖南小三线调整事宜,4天后双方签订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上海在皖南“小三线”调整和交接的协议》并上报国务院,当年4月17日国务院批准了上海和安徽的《交接协议》,并希望两地能团结合作,共同做好调整和交接工作。

按照上海和安徽的协议,上海在皖南小三线80家企事业单位,开始根据“分类规划、调整改造、择优搞活、分期移交”的原则,分3批进行交接,即“1985年内先交接一批,大多数应放在1986年交接,1987年全部交接完毕”,上海小三线企业的财产无偿移交安徽。实际上到1988年4月,上海小三线在皖南的这些企事业单位才全部移交完毕。上海小三线干部职工除部分留皖和去外省市安置外,剩下数万干部职工及其家属都撤回上海。

我代表安徽省接收上海皖南小三线,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当时我们的想法是,上海小三线同志走了,把这些单位交接下来,以为有国务院文件,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实际上,问题还是不少。因为上海有上海方面的实际问题,安徽有安徽方面的实际问题。

上海皖南小三线规模宏大

上海市地处沿海,也同样要响应党中央、毛泽东的号召:“备战、备荒、為人民”,建三线军工企业。按中央部署,地点就选在皖南山区,主要在徽州、宣城、池州等地,从1965年开始建设以来,到1988年全线撤走返回上海,历时24年。先后投入6亿多元,选派27000多名优秀职工,共建成80个企事业单位,多半是生产常规兵器,也有原材料、动力、运输等,例如汽车队、贵池县的八五钢厂、休宁县的星光特种钢厂、东至县的化工基地等,都已形成生产能力,是全国各省市“小三线”中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一个。虽然条件艰苦,但生产、生活能正常运转。

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变化,我国的国防布局、军队装备随之调整。各省、市的小三线企业都逐步转产、搬迁……上海在安徽省建的这批小三线军工单位,经安徽省和上海市协商,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全部留给安徽地方,上海派来的人员原则上由上海市予以接收。调整后有90%以上要回去。黄山茶林场后来没有交接,仍由上海管理。

上海当时主管此项工作的是上海市国防工办主任李晓航,1986年1月以后,由市经委副主任李传卿接任,有一个较强的班子与安徽搞好协调交接工作。当时我们的想法是,这么多年了,上海那么多人到安徽山区来,很不容易。我也是搞军工的,我在大别山待了15年。在“文化大革命”前,我在合肥工业大学教书,后来电子工业交给安徽以后,因我在学校是搞无线电的,就被调到省国防工办的雷达厂。我一直是搞业务的,对三线单位情况比较熟悉,地方上不懂国防,就把我从省国防工办调到省经委,负责皖南小三线交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

三种形式的交接工作

1984年8月至1988年,是上海小三线调整交接时期,在这一时期,小三线根据国务院对小三线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指示精神,进行分期分批地全面调整。

上海在皖的小三线企业交接时有3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动态交接。工厂还在生产,比如说休宁县的一个电机厂,还在生产着,产品也有销路,像这样的厂报废就可惜了。我们就和上海同志商量,你们能不能留一点人,回沪的手续请上海照办。请他们给我们带一年两年,等我们能继续生产后,他们才回去。这就叫动态交接。工厂不停产,产、供、销不断线,这样的有四五个厂。像绩溪海峰印刷厂,当时全国的高考卷子都在那里印刷,高考前两个月就要封山。这样的厂就动态交接。他们人走前,我们这边的由上海老师傅培养的人员顶上去,不要停产,搞好交接。这个厂现在还在。但是像这样的情况不多。

还有一个是歙县岩寺的小机床厂,他们也是搞得比较好,生产的小机床是出口的。让他们的产销渠道断掉很可惜,当时就想把它外贸的渠道接下来。他们走了以后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接下来的,生产、工艺、设备这些东西,上海的同志都非常负责,把它们都搞得干干净净,我看到以后很满意,这个厂非常负责。很多精尖设备都是在恒温的房间里面的,也是工厂里的宝贝,叫高大精尖设备。后来我们跟上海厂里商量,一部分技术骨干,在自愿的原则下,可以把各种回沪关系都转走,人留下来帮我们带一段时间,我们这边可以给优惠的待遇,当时的工资都是很低的,他们也很愿意。他们留下师傅培训工人。有一些关键的工艺,他们不留下来也不行。有的留了一年,有的两年,还有少数人留下来之后不愿意走了,觉得回到上海那边重新创业很不容易,我们欢迎他们留下。

第二种形式是因地制宜,因厂制宜,根据地方需要,改造利用。产品还可以,现在还继续生产,甚至有的企业新产品还在研制过程中,还是很有前途的,当时军转民已经开始了,再继续把它朝前推一推,就能形成生产能力了,像这样的就要进行完整的技术交接,即图纸资料、工艺装备交接,接下来,我们就能继续组织研制生产工作了。

第三种形式是没有改造价值了,即报废。有的厂停产了,产品国家不需要了,地方也不需要,就是没有什么价值了。比较难的是在东至县的化工基地,化工基地有5个厂:金星化工厂、红星化工厂、卫星化工厂、长江化工机修厂、自强化工原料厂,还有龙江水厂。化工厂这些设备是反应阀、槽罐之类的东西,撤又撤不走,拆掉也没用,这些厂回上海以后难度也比较大。对此,我们提出了要因地制宜,改造利用。

上海小三线厂交接原则:尊重个人意见

迁皖职工的回沪安置工作,直接涉及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按照上海市政府规定“原从上海去的,原则上可回上海”,整个小三线的职工及家属7万余人,绝大多数都符合回上海的条件。当然他们想回去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离开上海这么多年,原来的家已经没有了,家里的老人有的都不在了,但是回去也不能住在亲戚家里。所以我就觉得他们回去会很困难。他们回去,上海怎么安置那么多人呢?还有老的小的家属。所以我们也考虑到实际情况,因为地方上和小三线企业这么多年来也有互相通婚的,有的是上海小伙子娶了安徽姑娘,有的是上海姑娘嫁给了安徽小伙子。再一个,上海后来在安徽地方上招过人,所以在管理上,上海和安徽地方都混在一块儿。三线单位在安徽招的职工,原则上都是留在安徽地方,本来上海的负担就很重,你再去怎么办呢?但是有通婚的,走了以后女儿没走,儿子没走怎么办呢?后来我们对上海小三线职工是這个态度:要尊重个人意见,如果他们愿意留在安徽,我们义不容辞地帮他们安排好,一视同仁帮他们安排在安徽相关单位。如果留下来有困难的,由上海方面安置。原则是不拆散一个家庭。

交接中的矛盾与协调

地方在交接的时候有一些矛盾。上海市后方基地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黄彪为上海说话多一点,我是代表安徽省政府,我为上海小三线职工说话更方便一些。对于上海的三线职工我们是比较体谅的。

当时他们从上海挑的好人好马好刀枪(领导强、技术好、设备先进),为了响应毛主席号召来到皖南,什么待遇也没有。到三线厂去以后,这些人如果没有对党的政策衷心拥护的话,他们都不愿意往这个地方去。来了以后,他们觉得哪一块地好,哪里就变成工厂,我们的地两天就变成柏油路了。黄彪说“好人好马好刀枪”来安徽,我说我们安徽是选了“好山好水好地方”给你们了。经营多年的三线厂搬走了,当地老百姓也有困难。我们调整办公室就是把这两方面都照顾协调好。我们多次去上海,去那些职工家里面深入了解情况,发现这些同志的家庭都是很困难的。

当时浦东还没有开发,上海的房子住得又非常紧张,你回来一套人,哥哥嫂子多少年都不见了,都住到阁楼里,哪住得下呢?那时建房子也建不了这么多,都是我们的三线职工。我一看到他们,就想到我们省里的三线职工。从霍山、金寨的山里面往外搬也存在这些问题,我从内心来说也有同感,我对上海搬回去的职工非常同情,我尽量做地方的工作。

上海人对我们印象很好,因为我们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为他们讲话。他们对我非常尊重,喊我陈总。

大家回上海了都很开心,但是回去以后有很多问题、很多困难要解决,所以就想能够带点东西回去,这个都是可以理解的。另外,在安徽干了这么多年,一草一木都是他们种出来的,每一座厂房都是他们造起来的,那么多厂房、设备如果没有人接,他们自己也会感到心疼。所以他们带回去一些他们生存必需的设备,我们非常理解。后来国务院规定: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全部无偿移交给安徽。国务院考虑得应该比较全面,所以我们交接办公室协调的时候,两方面的事情都要讲。上海三线人年轻的时候来到安徽,在这里干了20多年,奉献了青春。现在国家决定让他们回去,要重新生活、重新生产,颇不容易,所以我们站在这个角度考虑上海人的困难。

上海小三线厂人说你们安徽一点东西也不给我们带,让我们怎么回上海生活呢?他们讲的也有道理。这个矛盾比较多。

上海同志资金困难就找到我们,叫我们摆平。厂里跟我们讲他们有什么困难,有时候设备就给他们带回去了。他们带的都是体积不大,但是很精密、很值钱的东西。这个毕竟还是少数。多数都是两边摆摆平,还是顾大局的。

努力解决当地农民困难

上海小三线厂跟当地农民不可能没有矛盾,也不可能互相隔离,因为大家是互相依赖的。那个地方离开工厂也没有办法。卖菜、卖鸡蛋,他们就靠厂里生活。所以后来上海小三线厂一走,当地农民的生活也受到影响。

刚交接的时候,安徽老百姓的意见很大,都说你们上海小三线厂来的时候,我们这儿都是良田。我们把良田都让出去了,给你们盖房子、修路,我们自己也转行了,以前种地,现在养鸡、养鸭、种菜等等。由农业生产转为生活服务,为你们的职工做生活服务,现在你们走了,我们怎么办?你们回城里去了,我们这边地现在都变成柏油路了,我们的鸡蛋卖给谁去?我们种菜到哪里卖呀?他们讲的也有道理,所以我就协调两方面的意见,工作做得很难。我们跟上海方面讲清楚,他们这些农民也没有办法,上海小三线厂人走了以后,他们这一片生活都没有着落了。上海方面也很理解,有时市领导吴邦国、黄菊等也出面帮助解决问题。

我们的做法是:上海小三线厂交接下来后,以县为主,逐个采取措施,想办法能够利用的尽量利用,在农民那里搞乡镇企业,能解决一些人就业。另外,生产经济比较好的地方能够迁一部分,但这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当时觉得对于农民也很抱歉。从我们政府来考虑,当初征地的时候,你要哪一块地,就给哪一块地,后来人一走就不管了。他们的房子都没有人要,想卖房子根本就没有人买。当时没有人说要搬到他们的地方去住。农民都有房子,自己成家成户在一起,跑到山上厂房或工厂居住区去,那里的水电都停了。当时是只顾生产不顾生活。我这个交接办公室后来又接管大别山的三线厂,也是全部都迁出来。

1988年8月,上海与安徽共同召开了皖南小三线交接工作总结会议。至此,这项长达4年的工作全部完成。(责任编辑:吴玫)

猜你喜欢
皖南安徽职工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职工摄影(2)
到皖南
新安画派风格的发展论析
what should overseas company do to survive in China?
黄山石潭现唯美壮观云海
皖南山水田园诗初探
2012年高考安徽压轴题的困惑与探索
看中国·在安徽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