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军人报国情怀

2019-03-07 07:37
新传奇 2019年5期
关键词:报国强军军人

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已走过40年历程。40年来,一代代中国军人始终把担当奉献作为毕生追求,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书写了一幅幅壮美激扬的画卷;40年来,一代代中国军人始终把忠诚报国作为不变使命,用不同的青春追寻着共同的梦想。

1978:报国情怀

1978年,不满20岁的徐贵祥从安徽应征入伍,穿上令人羡慕的绿军装。“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有报国的情怀,也有英雄的梦想。”徐贵祥说。

入伍不满一年,徐贵祥便参加了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因为出色完成重要任务,荣立三等功,他的经历也被军旅作家写进了作品。之后,徐贵祥一步步成长为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文艺创演系主任,他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军中英雄。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军队向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迈进——1985年,裁军100万;1997年,裁军50万……

“裁军是为了强军。在现有条件下,要走精兵之路、科技强军之路。”作为多次改革的亲历者,徐贵祥的许多战友都为改革作出了贡献。

1998年,长江、松花江等发生特大洪水,“众多部队奔赴抗洪一线,但有的部队当时已接到了裁撤命令,他们仍站好最后一班岗,特别让人感动”。

“全军官兵能高度的统一,一切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听从党和国家的号召。”徐贵祥说,这就是中国军人的责任!

1988:起飞之路

1988年,山西19岁的高中毕业生刘旺报考了空军飞行院校。他10年安全飞行1000小时,并多次获得殊荣,成为一名优秀飞行员。

1998年,刘旺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12年6月,刘旺与景海鹏、刘洋一同执行神舟九号飞行任务,他担负着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重任。

“对航天器来讲,航天员主要是负责监控、故障的处置和平台的维护。只有手控交会对接时,我们才真正地参与到它的控制和驾驶中。”刘旺介绍。尽管进行过1500多次地面模拟训练,但真实的太空环境与地面模拟差异巨大。刘旺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排除差异,用非常高的精度圆满完成任务。这一精度,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刘旺说,“这体现的不仅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进步!”

1998:士兵突击

带领或参与执行反恐、维稳、安保任务数百次,从武警部队“猎鹰突击队”队员、参谋到侦察科科长,这些年,张陵对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有着越来越深的体会。

1998年,张陵从四川入伍到武警部队。“我父亲曾是军人,我参军就是要继续父亲的军营梦。”

“现在对军人的要求和当年相比,有很大不同。”在张陵记忆中,刚当兵时的侦察装备主要是望远镜等,而现在已实现系统化、小型化,光学、电磁等门类非常齐全。

“现在的特种兵,先考的是脑力,然后体力辅助于智力。”张陵认为,当前,军人必须有更多的思考,“一个兵都要去作决策。走错一步就满盘皆输。”

2008:致敬英雄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南方冰雪灾害、汶川特大地震,危难关头冲在最前的永远是人民子弟兵。

那年,刚满19岁的河南少年张闯,选择了用行动向英雄致敬——报名参军。10年光阴,张闯已成为海军某潜艇支队一名能独当一面的通信兵。在水下执行任务时,通信兵是潜艇上唯一与外界保持联系的,收发讯息、传达作战命令,不能有丝毫差错。

张闯的工作空间不足4平方米,“刚开始不熟悉,各种操作就要经历一个由慢到快的过程。初练收报时,要反应一下才能写出来,现在能达到每分钟抄收100至120码”。

在部队,张闯经历了多种艇型的变化。在精研通信技能的基础上,张闯将目光投向了声抗战位,“我现在通过了本艇的考核,下一步要强化海上实践,完成新部署赋予的职责使命”。

2018:强军之路

“我是肖亚春,来自浙江。”“我是张晓兵,来自广东。”……在火箭军士官学校丰润营区,近800名新兵经过3个月的集训,已被授予列兵军衔的他们,陆续奔赴火箭军的各支部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领袖的号召,时刻在新兵的心中激荡。

40年来,一代代中国军人为了共同的梦想,汇聚在军旗下。

“报国心,永远深埋在每个中国军人的灵魂深处。”徐贵祥说。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他们,从战火中走来,在改革中成长。40年来,他们永葆青春,永逐梦想!

猜你喜欢
报国强军军人
军人母亲
我的科技强军梦
强军战歌
同心同向 谱写留学报国新华章
坚守初心 治水报国
报国何时尽此心
军人脚上的“路虎”——作战靴
强军路上
军人就该这个样
强军梦——朱日和沙场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