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考核细化方案探究

2019-03-07 02:11王玉勤孔俊超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1期
关键词:评分表考核内容开题

王玉勤 王 伟 陈 姣 徐 兵 孔俊超

巢湖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安徽巢湖 238000

毕业设计考核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注重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所体现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1],其结果能反映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是本科生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直接体现[2]。

机械工程学科的毕业课题各异[3],其研究内容、方法不尽相同,若采用统一评分规则将有失偏颇[4,5]。如何将考核细化、量化,有效、准确地考核学生在毕业设计的表现,成为毕业设计考核探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5-7]。

从分析机械工程毕业设计的考核模式入手,在现行考核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细化考核的方法和具体实施细则,构建可行性、操作性较强的评价体系。

1 毕业设计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机械工程毕业设计环节包括选题、开题、课题设计、毕业答辩等环节,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重点针对学生提交的成果进行鉴定、考核,但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创新意识、差别化培养等方面疏于重视,容易出现如下弊端。

1.1 考核主体单一 学生参与感不强

考核主体是开展考评的考核者。考核主体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评定,一般由指导教师、答辩委员会组成。常用考核模式是由上至下的单向考评过程,该过程缺少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环节。其中,缺少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考核结果,导致学生缺乏考核参与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工作热情,更可能对考核产生抵触心理。而缺少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指导教师无法及时了解自身工作的优缺点,不能起到激励、促进教学工作的作用。

1.2 考核内容简单粗放 没有针对性

考核内容是考核体系的根本,应以督促学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为目的,与课题设计目标趋势一致。现行的考核内容由答辩委员会统一制订,而机械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按照专业方向可分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以及车辆工程等,按照选题类型还可分为工程设计类、CAD/CAE/CAM工程应用类、实验科研类、软件开发类等,设计类型多、范围广,投入时间和完成难度各异,如果采用统一的考核内容,没有针对每个毕业课题的特点、难点进行评判,导致考核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专业水平,学生也会质疑考核结果。

1.3 考核标准片面 主观性较强

考核标准能减少主观因素产生的评估偏差,真实、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工作付出和真实能力,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性。目前,考核标准指标化程度较低,主观性参数较多,使考核过程流于形式、考核结果失真,影响考核的客观公正性。带有片面、主观的考核标准造成专业水平明显有差距的学生最终获得的分差小,甚至会出现答辩现场表现优异但是设计内容粗糙、平时表现松散的学生也能获得高分的情况,直接打击真正踏实学习、平时表现优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1.4 考核周期短暂 忽略过程表现

机械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既有完整的过程性,又具备鲜明的阶段性。目前毕业设计考核通过学生提交的论文、答辩现场的表现直接评定学生在毕业设计整个过程的表现,重点注重成果性鉴定。但是,忽略过程性表现的考核体系会导致学生认为只要赶在答辩之前完成设计即可,平时主动性较差,对指导教师布置的阶段性要求、任务敷衍;而指导教师平时忙于教学和科研,与毕业设计的学生交流时间少,未能及时跟进辅导督促,也会进一步造成学生对毕业设计不重视。所以,很多学生平时投入时间少,直到论文答辩前几周才开始准备毕业设计,而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设计文档、工程图样和毕业论文,其完成质量可想而知。

2 机械毕业设计考核方案质量提升对策

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是高校各级单位义不容辞的义务。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从考核方面提出如下对策。

2.1 考核主体多元化 多角度考评

引入第二导师和学生本人作为补充,增加考核人员的结构梯队,降低考核偏差。

增加第二导师为考核主体,考核结果可以作为指导教师的考核补充。首先,第二导师协助指导教师监督、指导学生,“双导师制”既能提高教师的指导效率,又能助推学生高效地完成毕业设计。其次,第二导师与指导教师的考核结果相互对照,能约束双方在考评过程中出现的主观因素。

增加学生为考核主体,作为外部评价的补充,使考核更为全面和客观。学生根据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对自身学习和表现做出自我评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自评前,学生会依照考核内容和标准来要求自己,发挥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同时,学生也对指导教师进行考核,督促指导教师在每个指导阶段的节点指导学生,也便于指导教师了解自身短板,及时改正。

2.2 考核内容和标准差异化 分阶段细化考核

鉴于指导教师是最熟悉所指导课题和学生的考核主体,针对考核内容简单、考核标准模糊以及考核周期短暂等问题,提议将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的制订权赋予该课题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根据每个毕业课题的特点,和学生共同商讨、制订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使其具体化和明细化。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一旦确定,指导教师须按照时间节点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考核,督促学生分步骤、有条理地完成,使考核贯穿于整个毕业设计阶段,以避免出现成果性鉴定。提高考核的精准性,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并加以改正。

因此,指导教师可在学生选题前编写好任务书和评分表初稿,提交至答辩委员论证后向选题学生公布,学生在选题时了解到该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考核细则,自行判断与自身专业能力、设计兴趣的匹配度。其中,评分表初稿包含每个阶段的具体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教师根据评分表督促学生按时按量完成阶段性任务,并对照考核内容和标准考评学生的阶段性成果。

2.3 建立考核反馈机制

建立学生对考核结果的反馈体系。每个考核节点,学生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效果进行评分并提交至答辩委员会,向学校反馈师生动态。另外,毕业设计考核结果公开后,答辩委员会应及时与学生沟通,对考核内容、考核标准以及指导教师等重新开展审视和判断,降低和完善整个考核体系的主观偏差。

3 考核细化评价体系

基于上述考核质量提升对策,以毕业选题《新型谷物气流清选试验台的分析与设计》为例,详细阐述考核细化评价体系。

3.1 选题阶段

选题阶段是指导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并确定毕业设计题目的过程。指导教师根据自身课题特点拟定任务书、开题评分表、设计过程评分表、答辩评分表,并确定这三者占最终成绩的权重,同时确定指导教师、第二导师、答辩委员会以及学生这四类考核主体的权重。学生根据课题要求、各评分表的内容和标准自由选择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课题,降低盲目选题的概率。

课题确定后,指导教师和学生进一步就课题的设计内容及设计方向进行沟通,优化开题评分表、设计过程评分表以及答辩评分表中的考核时间节点、内容及标准等细节,最后将所有材料提交至答辩委员会审核。审核通过后,考核主体应按照其标准进行考核。

3.2 开题阶段

开题阶段,学生需完成相关文献的阅读、整理和归纳,以及相关领域的外文翻译,最后提出课题的合理解决方案。能否顺利完成开题报告取决于学生借助导师指导、文献阅读和自身专业素养的能力大小。因此,指导教师应按照事先拟定的开题评分表上的时间节点安排学生进行开题研究,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督促学生按照计划进行开题。

表1为开题评分表,该表一式三份,分别由指导教师、第二导师以及学生持有,每个阶段持有人依照考核标准对考核对象进行评分,最后根据权重算出学生的开题成绩,如果成绩低于及格分则不允许学生参加开题答辩。

表1 开题评分表

3.3 设计阶段

课题的设计阶段是整个毕业设计的主体阶段,学生需要在各时间节点及时与导师交流,确保课题设计的准确性,导师也应定期检查学生的设计内容,保证学生的完成情况。进度管理主要是通过导师和第二导师主导,根据设计过程评分表来确定与学生交流的频次。

表2为设计过程评分表,该表明确了学生在每个阶段须完成的设计内容以及评分标准。通过此表,学生清楚本课题涉及流体力学、CFD仿真、数值模拟、机构设计以及工程制图等,明白各个设计时间节点需要具备的知识储备,减少学生设计偏差。

设计过程评分表一式三份,导师、第二导师和学生都要评分,充分发挥考核监督作用,降低考核偏差。

表2 设计过程评分表

3.4 答辩阶段

答辩阶段分成论文评阅和现场答辩两部分,考核主体对学生提交的最终成果进行验收。

导师和答辩委员会分别对论文进行评阅,针对工程图纸、论文的整体框架、理论推导、设计思路和书面表达等方面进行验收、考评,如果论文评阅成绩不合格,学生则无法参加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主要考查学生对毕业设计课题的掌握程度和答辩现场表达能力,导师和第二导师应该在此环节回避打分,由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就其设计内容进行现场提问,根据学生的现场作答来判断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专业能力,最后给出答辩成绩。

3.5 后答辩阶段

答辩结束后,学生应该整理、反思答辩委员会对论文、工程图纸和软硬件的修改建议,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毕业设计进行优化。待毕业设计最终修改完善后,将所有资料打包上交进行归档、保存。同时,学生还应对导师、第二导师和自身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分,便于答辩委员会掌握师生互评情况,有助于下次毕业设计的开展。

4 结语

分析了现行考核模式的主要问题和形成主因,结合机械专业的特点提出考核质量提升对策,提高考核精度,重视毕业设计的过程性评价,构建可行性、操作性较强的评价体系。该体系重点引入过程性、阶段性考核模式,由导师针对课题特色制订考核时间节点和考核内容,导师、第二导师、答辩委员会和学生均需对考核对象的每项考核内容进行评分。该评价体系具有分阶段、多维度的过程控制思想,在机械专业的各个毕业设计课题中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

猜你喜欢
评分表考核内容开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坚持独立自主经验研究” 开题论证会举行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话语的历史建构与实践研究
本年度谁是冠军
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七十年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改良GRACE评分表在急诊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
事业单位竞聘上岗制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初探
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趋势分析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
新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起重机械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