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正

2019-03-08 03:06夏苗
法制与社会 2019年3期
关键词:心理需求社区矫正

摘 要 未成年罪犯的情绪问题主要有原有生活带来的情绪问题和服刑生活带来的情绪问题两大类。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正要尊重未成年的心理特征及心理需求,并以此来设计心理矫正方案。常用到的心理矫正方法有精神分析法、认知行为疗法和个人中心疗法。

关键词 社区矫正 心理矫正 未成年罪犯 心理需求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广东省教育厅科研立项项目《从“需求侧”发力,实现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的创新》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2016WQNCX154。

作者简介:夏苗,广州商学院法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刑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2.069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增多。未成年的犯罪状况通常能在一定程度反映一個地区乃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对未成年罪犯进行心理矫正是社区矫正改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刑罚人道化的体现,也能够预防犯罪人再次犯罪,在罪犯改造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开展,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正被作为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改造手段而更加受到重视。

一、对未成年罪犯进行心理矫正应遵守的原则

(一)尊重未成年罪犯的心理特征

在全面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的基础上,要根据未成年罪犯的心理特点以及犯罪成因设计有针对性的心理矫正方案。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尊重罪犯,在设计心理矫正方案时要和罪犯共同探讨,采用适合罪犯的矫正措施。

(二)以避免再犯为最终目标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手段,心理矫正只是其工作的一部分,心理矫正的最终目标要围绕刑罚的终极目标而展开。刑罚除了具有报应功能外,还有预防犯罪的功能。社区矫正过程中的心理治疗要消灭未成年罪犯的人身危险性,促使其实现再社会化,避免罪犯再次犯罪。

(三)助人自助

未成年罪犯接受完心理矫正后,在今后的人生中需要独自面对各种心理冲突。为了避免罪犯再犯,心理咨询师在心理矫正过程中应该把情绪调节和心理调整的一些方法教授给未成年罪犯,也即“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

二、心理矫正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一)心理矫正方案的制定

1.心理评估与诊断

心理评估是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过去和现在的智能状况、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等进行评价和鉴定。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心理测验和访谈调查等。可以用到的检测量表有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HT)、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自我和谐量表(SCC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中学生自我接纳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情绪管理测试、罗森伯格自尊量表测验(SES)等。

2.制定心理矫正计划

心理矫正计划是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心理矫正的重要环节,未成年之所以犯罪,往往都是某些重要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为了取得好的矫正效果,应该从未成年的需求出发,准确制定矫正计划。可以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制定量表来测量未成年罪犯的心理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的《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他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前四个需求是基本需求,最后一个需求是成长需求。马斯洛认为,人的成长来自于内在需求的满足,当前一个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时候,后一个需求很难产生,而后一个需求产生了,前一个需求也不会消失。人的需求不被满足时,就会产生严重心理问题,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生理需求是人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需求,包括衣食住行、性需求等;安全需求是在生理需求之上产生的从外界而来的安全感的需要,这涉及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财产所有性、职业保障、家庭安全;社交需求是归属与爱的需求两个方面,也就是人们希望自己有个有归属感的群体和获得成员尊重的需要,这涉及到友情、爱情;尊重需要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属于较高层次的需要,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对矫正未成年罪犯具有重要的指导性, 我们不了解一个罪犯的真正需求而盲目矫正,效果可想而知。如果一个未成年罪犯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都保障不了,他很有能会再次从事财产型犯罪;如果一个罪犯爱与归属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也有可能从事侵犯人身权的犯罪。所以对未成年罪犯要认真调查他们的真正需要,设计个性化矫正方案。

3.签订心理矫正协议

在正常的心理需求中,咨询师是有偿服务,来访者是付费的,因为免费的咨询会让来访者觉得不需要付出代价和咨询无价值。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的心理咨询因为属于政府购买项目,对未成年罪犯来说也是免费的。为了避免和减少罪犯的咨询懈怠,必须经双方协商决定,签订好矫正协议,来保障矫正效果。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未成年罪犯,还应该签署“不自杀协议”。

(二)心理矫正方案的实施

1.具体实施心理矫正方案

根据心理检测得出未成年罪犯的真正需求后,需要根据矫正方案,实施心理矫正。在心理矫正过程中根据新发现问题调整矫正方案。

2.对矫正结果进行评价

对矫正效果的评价可以采用量表测量和访谈等方式。对于矫正效果不好的罪犯,要反思矫正方案和心理需求定位的准确性。

3.建立心理档案

通过建立心理档案将社区服刑人员的基本情况、心理特征、心理问题、矫正情况全部记录下来,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依据。

三、未成年罪犯的主要情绪问题

(一)服刑生活带来的情绪问题

从自由状态到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以及“标签化”带来的影响,必定让服刑人员产生各种痛苦、焦虑、低落情绪。此时的身份转化带来的不良情绪需要调整。

(二)原有生活带来的情绪问题

未成年罪犯之所以会犯罪,主要是原有生活存在着很多情绪冲突和困扰。有的罪犯与家人关系紧张而产生痛苦;有的罪犯因为不良朋友圈而产生各种报复、仇恨、自责等情绪;有的罪犯因为没有工作或者学业而有巨大的生存压力而自卑、抑郁等;有的罪犯因为过去的刺激和挫折产生各种负面情绪。

四、适合未成年罪犯的心理矫治方法

目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多种多样,学派林立。适合未成年罪犯的有精神分析疗法、行为主义疗法、个人中心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

(一)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创始人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行为很多是由潜意识和性本能决定的。人的潜意识往往在人早年经历中形成。弗洛伊德又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犯罪是潜意识与现实冲突的结果,也就是本我与超我冲突的结果。精神分析疗法通过使罪犯潜意识意识化,让罪犯更多地了解和解读自己的内在冲突。该方法适合悟性较高、思想较为成熟的未成年罪犯。

(二)行为主义疗法

行为主义疗法与精神分析疗法不同,它不认为人的行为推动力源于内部心理,而是源于外部环境。要改变人的行为就必须改变外部环境。在心理治疗中常用的行为矫正方法主要有:系统脱敏法、行为契约法、代币法、厌恶疗法、模仿法、角色扮演法、行为训练法(包括自信训练、敢于自我表达训练、果敢训练等)、强化法等。 行为疗法对于有强迫症等不良行为习惯、特殊恐惧、社交障碍的罪犯有较好的效果。

(三)认知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改变社区矫正罪犯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简称REBT)。认知疗法认为不良情绪和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人对于事件的错误思维观念,并且概括出了人类常见的十几种错误思维观念,如读心术、绝对化、管道视野、灾难化等。为了调整和纠正错误,认知疗法设计了苏格拉底提问、饼图、纵览人生等方法。当然,其中最常用到的是苏格拉底提问技术。认知疗法特别适合未成年罪犯使用。他们的接收能力非常强,一旦发现自己的错误思维,能迅速调整。建议心理咨询师把认知疗法的A-B-C理论解释给罪犯,并且把苏格拉底提问等技术教给罪犯,助人自助,使得罪犯能够在今后的人生中自我调整。

(四)个人中心疗法

个人中心疗法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上,首创者是卡尔·罗杰斯,他强调咨询者在咨询过程中更多的是创造一个帮助求助者了解自身的气氛和环境,减轻其面对自我概念与自我经验出现矛盾时的焦虑。个人中心疗法又有分支,我特别推荐的是处理情绪的技术EFFT。EFFT对于亲子关系的恢复以及从情绪角度怎样能更有效的沟通都是非常有建树的。

在家庭关系修复方面,EFFT认为家里的下水道如果堵了,未必需要把整条下水道重新换上新的,修理师傅会认真排查,找出"堵"的原因,并且修通它,下水道就可以正常使用了。父母本能是爱孩子的,父母的“自我效能”可以改变孩子的“自我效能”,阻隔我们父母“自我效能”的“情绪障碍”会干扰父母关心家人的方式,破坏父母有效担任新角色的能力。我们最常遇到的情绪障碍是:恐惧、羞耻、自责、绝望、无助和怨恨。父母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人教过如何回应这些情绪,甚至不同意有这些情绪。这些情绪“卡点”需要被修通。EFFT的干预方法能减少家长的恐惧和自责,相应地使父母感觉有力量承担修复与疗愈的任务。增加父母自我效能,提升父母的动机!只是需要适当的训练,就可以让父母信心倍增。这种方法可以使用在社区矫正“父母工作坊”当中,做家庭治疗。

同时,EFFT认为人有负面情绪是正常的,感受到负面情绪是可以的,但是表达负面情绪应该是健康的。EFFT认为我们观察一个人,不只是倾听话语,我们还倾听你如何使用词语,语气,动作,眼睛等微小的面部表情。交流技巧上EFFT强调我们应该由“我明白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但是……”的语句换成“我明白你有这种感觉,因为……难怪……如果换做我,也会……”来增加共情和同理心。这种交流方式能够让未成年罪犯更健康地和其他人交流,减少负面情绪。

当然,未成年的心理矫正还可以用到其他技术比如叙事疗法等,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让未成年罪犯感觉到被理解和支持,也是取得良好矯正效果的关键。

猜你喜欢
心理需求社区矫正
循证矫正视角下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问题研究
满足职工心理需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浅析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
西北地区社区矫正现状调查与模式研究
基于老年人居住行为与心理需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
论社区矫正的检察监督
论社区矫正检察监督
老年电子产品中的人性化考虑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之有为有不为
学生心理需求角度下的管乐训练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