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及其特点

2019-03-08 03:17张一迪
西部论丛 2019年8期
关键词:陈云生态文明特点

摘 要:陈云作为中共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利用资源等构想并付诸实施,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强烈的实践色彩、坚定的人民立场和独到的发展眼光特点。

关键词:陈云 生态文明 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梳理建国以来陈云有关生态文明的论述,分析其特点,对陈云的生平及思想研究、对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补充和借鉴作用。

一、陈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与实践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进入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心。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新中国不仅人口众多,住房、交通、医疗、教育等压力大,而且资源短缺,环境保护意识差、破坏严重,给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陈云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生态保护理念并付诸实践。

(一)陈云关于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与实践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中,人口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家庭和社会劳动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甚至于形成二者成正相关的片面观点。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属于自然界,必须遵守自然规律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1955年,马寅初在《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中提出要控制生育,陈云十分赞同和支持他的人口观点,在约谈马寅初时说道:“你的人口理论为国家和民族立了功,我衷心祝贺它成功。如果出现什么问题,你可以随时找我,只要我力所能及,一定尽力帮助。”[1]。1957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陈云指出:“中国人多, 必须提倡节制生育。这是有关经济建设的大问题。现在粮食、布匹、学校等紧张,都与人口多而增长快有关系。”[2]

陈云一方面在多个场合呼吁要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在另一方面也采取措施,将控制人口、节制生育落到实处。第一、成立机构专门负责。从中央到地方设立各级专门委员会,履行控制生育职能。1957年8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成立国务院节育委员会,陈云担任主任职务。第二、加强宣传,移风易俗,改变人们生育观念,尤其是农村封建落后的观念。“在中国社会里,节育不大好讲。不但女同志怕羞,男同志也怕羞,不好意思去买避孕工具。所以,要广泛宣传,使大家不以为羞”[3]。第三、加大经济支持。增加对计生节育用品、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第四、树立榜样。中共党员作为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必须率先贯彻国家节育主张。第五、做好规划,制定法令,长期推行。控制人口规模,节制生育在短时间内难有明显效果,“限制人口、计划生育问题,要列入国家长期规划、五年计划、年度计划。这个问题与国民经济计划一样重要”。[4]

(二)陈云关于环境保护的思想与实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陈云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文革”期间,针对环境问题,他提出防害于先的思想。1975年7月19日,陈云在视察石油钻井时指出:“要注意环境污染问题,在生产设计的同时就要做好防止污染的设计,不要等到事后再解决。” [5]

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建设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但陈云并没有放松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1979年6月17日,陈云在信中指出“现已办了的工厂,哪些还未处理污染问题的,我们应该心中有数,逐步加以改变。今后办厂必须把处理污染问题放在设计的首要位置,真正做到防害于先,这是重大问题。”[6]1982年10月26日,陈云批语“治理费要放在前面。否则后患无穷。在涉及防止污染的规划时,陈云指出:“像植树造林、治理江河、解决水力资源、治理污染、控制人口这类问题,都必须有百年或几十年的计划。”[7]强调 “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大的国策,要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来抓。”[8]

(三)陈云关于合理利用资源的思想与实践

在新中国建设中,陈云强调经济的健康绿色发展要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受到陈云的特别重视。

在森林资源方面,陈云提出不仅要保护森林,也要造林和育林,有计划、有节制地开采利用森林资源。1950年4月,陈云在作关于全国林业会议情况的报告中指出:“林业工作方针,应以普遍护林为主;其次,在风沙水旱灾害严重地区选择重点造林。同时,在各森林区制定合理的采伐计划。”[9]

在土地资源方面,陈云认为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并且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上主张“种田必须养地”等观点。1956年11月19日,陈云在会议讲话中指出:“我们的耕地只有这些,但人口多,吃穿都靠它。”[10]土地与森林紧密相关,陈云提倡开展造林运动,既保护森林资源,又直接地保护了土地资源,防止水土流失。1988年10月8日,陈云在谈话中提出:“化肥用得越多,土地越瘦。必须大力使用农家肥,研究和解决农民不重视农家肥的问题”[11]。

在水资源方面,陈云认为要从战略层面出发,充分认识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性。他认为政府各级部门要重视水资源问题,要把计划用水、节约用水、规划用水和治理污水、保护和开拓水源结合起来解决水资源问题。重视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主张治理水系、修建各级水利工程,发挥水资源的生活、灌溉、发电等综合功能。1952年2月15日,陈云在讨论政务院《关于一九五二年农业生产的决定》时指出:“农业增产应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其要点是兴修水利,打井和普及良种。”[12]1955年7月18日,在讨论《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中,陈云指出:“开发黄河是件大事,如何把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具有重大意义。根据水利部门几年的工作经验。治理黄河,必须干流和支流一起治理,发电和防洪相互结合,进行整个流域的规划。”[13]

二、陈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特点

陈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凭空想象而成的,是陈云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立足于中国实际,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陈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表现出诸多鲜明的优良品质,值得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思考和借鉴。

(一)深厚的理论根基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源泉。陈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完善的、对中国建设起着重要作用的理论体系,它的形成和发展充分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

第一,马克思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阐述是陈云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根本。恩格斯曾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14]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要尊敬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不然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可以说,陈云的生态文明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维的延续和发展。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主张“敬畏天命”、“乐山乐水”,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其“天人合一”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古代中国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遵循和实践追求。以“道”为核心的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人类必须遵循自然之道,反对向自然过渡地索取,更直接的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

(二)强烈的实践色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陈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中国具体实践中发挥出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的作用被实践证明是先进的、科学的,表现出了强烈的实践色彩。

第一,陈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来源于实践。一方面,当时中国客观存在的许多问题引起了陈云的关注,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环境保护落后、污染严重,资源地区差异大、合理利用不够等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健康绿色发展的阻碍,迫切需要中共领导集体作出决策。在另一方面,陈云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实践开展调查研究,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称赞陈云道:“他的方法是调查研究,不调查清楚他就不说话。”[15]正是在对人口、环境和资源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陈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第二,陈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指导实践。在一定意义上说,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内化为中国建设的思想指引,外化为解决生态问题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在其思想的指导下,一系列有关人口、环境和资源的政策相继出台,并在实践中发挥着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

(三)坚定的人民立场

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走群众路线是中共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共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陈云坚持走群众路线,有着强烈的民本思想,“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必须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给群眾以实惠” [16],其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也同样具有坚定的人民立场。

第一,人民的生存和生活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人民群众生存、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生态文明。陈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来源于人民关心的现实问题,也指导解决这些问题。人民不仅需要有充足的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生态资源,也需要没有污染的生态环境,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提高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第二,人民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民自身的不断发展需要有充足的物质基础,而这些物质的提供与生态环境休戚相关。可以说,生态环境提供了个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陈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绿色发展的同时,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四)独到的发展眼光

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受到中共领导集体的关注和重视。陈云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关注生态文明问题,在处理生态文明过程中所形成的理念和思想具有独到的发展眼光。

第一,与时俱进,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思想。新中国的成立掀起全民建设新中国的浪潮,在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其与经济建设的矛盾受到陈云的关注和重视。陈云快速、及时地认识到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第二,跟紧时代,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陈云愈加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多个场合强调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83年6月,陈云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要有重点,要分轻重缓急。农业、能源、交通,骨干企业的建设和改造,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环境污染的防止以及知识分子待遇的提高等等,都是重点。”[17]第三,开拓创新,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策略上和方法上,陈云统筹各个方面,比如在黄河等流域的治理、南水北调等问题上,陈云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建设的前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统筹起来,协调各方发展。

参考文献

[1][9][10][12][13]陈云年谱: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256,44,348,127,259.

[2][3][6]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263.

[4][5][7][8][11][15][17]陈云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259,198,270,414,416,106,328.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16]钟瑛.陈云关于民生为本的思想与实践[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3):23.

作者简介:张一迪(1992—),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研究。

猜你喜欢
陈云生态文明特点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My plan for new term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陈云令人起敬的“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