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中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究

2019-03-10 14:01朱琴香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朱琴香

【摘  要】 小学课堂教学的低效率是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低效问题,最后探讨了提升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小学课堂的低效率会导致教育教学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一度陷入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不良局面。如何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摆脱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课堂单调乏味,教师讲课照本宣科,学生听讲心猿意马。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教师和家长监督不到位,也是导致教学效果难以达成的重要原因。对于小学生来说,因为处于初等教育阶段,他们并未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引导。

二、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低效问题

1.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导致课堂氛围不活跃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通常是实现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中,诸如教师讲课照本宣科、学生听讲心猿意马此类使得课堂教学“冷场”、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数见不鲜。

2. 学生发言不积极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教师就可以直接获取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程度。不过,对于不少低效的课堂而言,因为学生本身没有很好理解课堂中教师讲解的知识,使得很多学生害怕在课堂中发言,即使教师主动提问,学生也是常常出现“一问三不知”。

3. 知识运用不熟练导致教学质量低下

教育教学最为根本的追求是加强學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进而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不过,由于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不少学生难以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三、提升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效抓住学生心理给予学生兴趣培养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让学生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最终发展成为探索性学习。

2. 采用情景教学以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课堂教学内容单调乏味,这样的课堂难以让学生积极发言。面对这样的局面,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形式,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合理的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在情景教学方法中,通过创设游戏的环节,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 制定合理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通常而言,有效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要想确保课堂教学实现预期的效果,就应该制定科学合理且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这样一方面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知识理解情况,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也能够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与认知上存在的差异,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

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发言不积极等都是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作为教师,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钟杰长. 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 教育观察,2018(4).

[2] 张风红. 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11).

猜你喜欢
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建于生命关怀基础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