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义韵看《道德经》中“玄”之英译
——基于《道德经》英译本语料库和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的分析

2019-03-11 03:25
关键词:哲学思想道德经英译

(西南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56)

一、引言

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是Sinclair基于共选研究提出的扩展意义单位中的两个要素之一,被认为是语料库语言学迄今为止发现的重要语言运作机制之一〔1〕。语言学家Stubbs认为,语义韵反映的是节点词与搭配词之间、搭配词与搭配词之间存在着的一种语义关系(semantic relations)〔2〕。学界普遍认为语义韵是指节点词的搭配词在其语境里营造的一种语义氛围,由于节点词所“吸引”的词项的高频出现,使该节点词也被“传染”上了有关的语义特点,从而带上了某一特定的语义韵〔3〕。Stubbs将语义韵分为积极语义韵(positive prosody)、消极语义韵(negative prosody)和中性语义韵(neutral prosody)三种〔4〕。语义韵的研究一般集中在对一/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上,重点关注节点词的搭配和整个语境的意义,而且语义韵可以展示出语言的共性和个性,帮助我们更好地挖掘语言内核、独特的语义氛围,得到更多关于文本主题的发现。

《道德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经典之作,其核心内容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在西方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圣经》。英国汉学家Martian Palmer认为,《道德经》之所以受到西方世界的青睐,“不仅因为它提供了智慧箴言,更因这些箴言让我们了解到语言的‘内核’”①。国外对《道德经》的研究主要有:Ames和Hall从结构主义的视角对《道德经》进行的阐释和解读〔5〕;Moeller对比研究了文本蕴含的哲学意义〔6〕;Burik通过对比海德格尔、德里达和道家思想,发现道家思想与西方形而上学思想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呼吁应基于中国文化来解读《道德经》〔7〕,本文作者十分赞同这一观点,因为翻译过程的发生和对译文的解读都离不开源域与目标域的文化支撑。国内对《道德经》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某章或某句的翻译策略的探讨和相关译本的评析上〔8~10〕;而基于语料库的《道德经》研究为数不多,李文中对《道德经》译本的隐喻意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道”这一核心概念在时间和空间等维度的意义内涵〔11〕。赵颖基于自建的亚瑟·韦利和吴经熊的《道德经》英译本语料库,对比研究了两位译者的风格,进而评析了两译本〔12〕。李文中和赵颖的研究都从语料库语言学的角度丰富了《道德经》的英译研究成果,但李文中的研究仅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道德经》中如“道”“母性”等核心概念,而对整部作品蕴含的哲学思想的解读存在空白点;赵颖的研究虽从数据层面总结出两译者的翻译策略和目的的不同,但因她的研究对象仅包括亚瑟·韦利和吴经熊的《道德经》英译本,导致分析结果亦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若对译本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评析,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多个《道德经》的英译本,就能更好地揭示出译者们的风格。

综上,为更好地从量化的角度分析《道德经》英译本对老子哲学思想的传达,本文选择其核心概念“玄”为研究对象,基于《道德经》英译语料库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简称COCA),从语义韵角度对“玄”的英译表述进行分析和讨论,尝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从译文的语义韵来看,哪些英译表达更符合原文中“玄”的含义?三个译词的语义韵与《道德经》中汉字“玄”的内涵意义是否匹配?(2)“玄”的译词mystery的语义韵构建了哪些哲学意义?

上述研究视角,一方面,有助于剖析出译文所具有的语义倾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差异以及译文所包含的特定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将《道德经》英译本语料库数据与本族语者语料库数据作对比,能客观地归纳出译者风格特征,从而进行译文评析。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文作者提取出《道德经》英译语料库②中所有对应“玄”的翻译,通过分析比对,发现mystery、profundity和darkness这三个译词占英译语料库中“玄”的英译百分比之和接近100%,见表1;且这三个词语被英国汉学家Arthur Waley、中国学者吴经熊、林语堂等学者采用,可信度更高,也更有利于探讨东西方译者的翻译规律及探寻《道德经》丰富的内涵,故本文对“玄”的译文的考察对象限定在mystery、profundity和darkness这三种译法上,忽略了其他个别译法③。

表1 “玄”的英译各词统计结果

(二)研究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首先探究核心概念“玄”的英译表述,通过观察译文的索引行及扩展语境,统计得出译文的语义韵,进而探讨译文与原文在意义和文化层面上存在的关联性。其次,通过统计分析mystery在译本中的分布,探究译文mystery的语义韵如何联结“玄”与“道”这两个核心概念,以探讨东西方译者对“玄”译法的异同及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挖掘出英译mystery的语义韵所构建的哲学意义。

本文用到的《道德经》英译本主要来自汪榕培教授的搜集,英译语料库由李文中教授构建②。此外,本文以COCA为参照语料库,进行索引行分析。COCA库容量为3.8亿词,为当今最大的免费使用的共时平衡语料库。本次研究选取了除口语以外的小说、流行杂志、报纸和学术期刊四大书面语料,总库容超过3亿词。

本文通过在线检索和AntConc3.2.4w软件检索,分别提取COCA语料库中含mystery、profundity和darkness用法的强搭配词,提取标准是:显著搭配词MI值≥3,跨距界定为-4/+4或-5/+5,COCA中最小出现次数为20〔4〕。在此基础上,对mystery、profundity和darkness在COCA中搭配词的语义内涵进行对比分析,重点讨论mystery与God的强搭配,以探讨译文“玄”的语义韵与原生汉语间存在的联系与差异、译文mystery如何通过语义韵联结“玄”与“道”的语义联系,进而探讨mystery构建出的哲学意义。

三、COCA中mystery、profundity和darkness的强搭配词数据分析

(一)mystery在COCA中的搭配词

mystery一词本意为“神秘的”,在COCA中出现的频数为15223次。按照前面所述的标准,根据MI值排序,列出了前24个搭配词(见表2)。

表2 mystery在COCA中的强搭配词

在表2mystery的24个强搭配词里,只有8个词paschal、shrouded、romance、divine、murder、remains、Christ、God带有语境含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1)关于上帝,如Christ(耶稣)、God(上帝);(2)含宗教隐喻意义:如paschal(逾越节)、romance(传奇)、divine(神圣的);(3)与消极事项相关:murder(谋杀)、remains(遗体)、shrouded(被笼罩着)。可见,mystery在英语中的语义韵偏向消极,且宗教色彩浓厚,易让人联想到死亡、苦难、上帝等。《牛津高阶英汉词典》中对mystery的第17条解释也是“与上帝有关的”〔13〕,Mystery的语义韵较好地对等了“玄”在东方哲学中如神一般的重要地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可见,译者选择mystery一词来翻译《道德经》中的“玄”字,证明他们关注到了“玄”作为核心概念所承载的“与上帝有关的”宗教意义,试图通过对等“玄”的哲学内涵,在西方文化语境中找到对应的本土表述。

总的说来,产生mystery译法的主要原因有:早期翻译《道德经》的人几乎全为来华传教士,他们为了基督教思想在中国的接受和认同,在对中国的作品进行海外传播时,会有意选择含宗教意义的译文,这点可从mystery具有宗教意义的强搭配词看出,说明译文mystery的内涵中具有“上帝”(God,Christ)、“神秘”(divine)、“模糊”(shrouded)之意,比较贴合原文“玄”的含义:“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而“无”=“有”(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无”乃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从“无”到“有”即表明“道”是“由无形质落实到有形质的过程”④,这恰巧符合西方对宇宙万物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上帝创造了万物和人。所以,早期传教士们用mystery一词来翻译《道德经》中的“玄”字,体现出早期东、西两种文化的交流以及西方人对于东方的想象和探索。可见,mystery与原生汉语在语言层面的意义基本相同,也较好地对等了老子哲学思想的内涵。

为进一步探讨mystery所负载的宗教意义和文化内涵,下面将对mystery与8个强搭配词中宗教含义最丰富的God进行重点讨论。

(二)mystery和God的强搭配

在COCA中,mystery和God的共现次数为291次,由于建立语义韵至少需要100行索引〔1〕,作者从COCA中随机抽样提取出100行关于mystery和God共现的索引行来探究mystery的语义韵。通过人工统计分析,这100行索引的语义韵特点是:71个搭配的语义是积极的,23个搭配的语义是中性的,6个搭配的语义是消极的,分别具有如下特点:积极语义韵表示赞美歌颂耶稣的神迹及精神;中性语义韵表示客观叙述神学这门学科及耶稣的事迹;消极语义韵则指不好的事项,多与死亡等主题相关。可见,mystery和God共现时,在COCA中更多表现出的是积极的语义韵倾向,多歌颂耶稣、上帝,具有很强的宗教隐喻意义。由于篇幅所限,现将100个实例中每隔四行抽取的20行词语索引例表见表3。

由表3可见, mystery和God搭配时,语境中包含的词语多带有积极意义:例如索引5“forgiveness”、索引10“omnipotent”、索引12“love”。由于一些索引行的语义韵并不明显,因此需要观察其扩展语境,见表4。索引3的扩展语境讲耶稣救赎世人,为后人所尊敬、爱戴,具有积极语义韵;索引11的扩展语境客观阐述基督精神,具有中性语义韵;索引19的扩展语境来自一本1995年刊行的杂志,也是表达对耶稣的敬畏和爱,具有明显的积极语义韵。

在表4中三个索引的扩展语境表达出人们对上帝的探寻与老子对“道”的探索不谋而合。对“自然”和“无为”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智慧应用在不同的个体上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果,人的确会无止境地追寻属于自身的“自然”和“无为”。可见,译文的语义韵与原生汉语都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表现出对宇宙终极哲理的探寻会始终处于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状态,这种语义联系体现出译者为寻求原文与译文在哲学意义上的统一所做的努力。

综上,mystery与God的强搭配表现出早期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等软实力资源在中国古代典籍文本《道德经》中的附着。此外,以上数据表明译文mystery本身虽具有消极语义韵,但当与强搭配词God共现时,呈现出积极语义韵,表示歌颂耶稣上帝,这说明观察节点词的语义韵需系统而全面地联系实际语境进行解读,因为语义联系和语义氛围的产生离不开节点词与搭配词的相互作用,而节点词的语义韵的产生受实际语境中的语义联系和语义氛围的影响。

表3 mystery在COCA中与God强搭配的数据

表4 COCA中索引3、11、19的扩展语境和语义韵

(三)profundity在COCA中的搭配词

profundity在COCA中的观察频数为178次,按照前面所述标准,提取出6个表意明显的强搭配词,根

表5 profundity在COCA中的强搭配词

据强搭配参数MI值排序,可以看出Profundity的强搭配词出现频数均为3~4次(见表5)。由表5可见,profundity与汉语原文的“深”“远”之意相近,如depth(深远)。通过观察depth在COCA 中的使用情况发现:多用于小说(1138次)、杂志(3765次)、报纸(2479次)和学术期刊(4359次),较少使用在口语(864次)中。profundity的强搭配词depth多指物理空间上的“深”“远”,常与breadth、inches、width、feet等词搭配。吴澄认为,“玄者,幽昧不可测知之意”④,profundity虽对字面意义进行了较好的传达,但对语言的“内核”的挖掘还不够深入,因为其“不可测知之意”不仅指物理空间上的无法测量,也指万物间微妙的变化,难以厘清。相较于mystery,profundity承载的文化内涵意义较为贫乏,对“玄”的理解最终未落到对整个著作的哲学思想的解读上。

(四)darkness在COCA中的搭配词

darkness在COCA中的观察频数为17155次。按照前面所述的标准,提取出搭配词212个,由于篇幅有限,仅在此呈现10个代表性较强的词语,根据MI值排序,见表6。

表6 Darkness在COCA中的强搭配词

由表6可见,darkness的语义韵接近中性,且最接近古汉语中“玄”的字面意义:“玄”本义为深黑色,但在这里指玄妙深远之意。通过观察darkness在COCA中的分布发现:darkness基本用于小说领域(11458次),占其在COCA中总频数的68% ,强搭配词为into、light、heart。通过观察索引行发现, darkness基本用于描述环境、光线的昏暗,语境的语义氛围较为单一,没有更多内涵意义可供挖掘。可见,darkness虽较好地解释出了“玄”表颜色深、暗的字面意义,但与profundity类似,未能将老子对自然和宇宙的哲学思想更好地传达出来。

综上,在意义层面上,译文的语义韵与原文“玄”的涵义匹配度较高;在文化层面上,mystery的内涵丰富,且基本对等出原文的哲学思想;profundity与darkness虽都表达出“玄”的字面意义,如深、远、幽昧之意,但对老子哲学思想的传达存在空白点,如对“自然”“无为”“天地之道”等哲学思想的传达不够。

四、《道德经》英译语料数据分析

(一)《道德经》英译本词语层面的统计分析

文本词语层面的特征包括形符数、最大形符数、最小形符数、类符数、最大类符数、最小类符数、最大类符/形符比、最小类符/形符比,这些特征可从量化的角度反映出文本词汇的丰富程度和文本的难易程度。在84个《道德经》的英译本中,中国译者8位,包括何泺生、林语堂、刘殿爵、陈荣捷、冯家福、任继愈、吴经熊、初大告等知名学者;日本籍译者D.T. Suzuki一名;其余75个译本为西方学者所著,译者包括Arthur Waley,Robert G. Henricks,Holmes H. Welch,WitterBynner,Jane English等。东西方译者的《道德经》译本中,词语层面的数据统计结果见表7。

表7 词语层面数据统计结果

由表7可知,对《道德经》五千余字的内容,东西方译本呈现出一定的差异:(1)东方译者译本库的类符数远小于西方译者,除了东方译本数量少、选取的原文版本差异外,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西方译者的用词复杂,具有多样性,试图通过解释性的词语和句子来表述原文的内容;(2)东方译者的类符/形符比普遍低于西方译者,原因之一是西方译者使用了大量的功能词,译文简练易懂〔14〕,其中西方学者Derek Lin 译本的类符/形符比虽最低,但形符数和类符数远高于其他译者,这说明他的用词丰富,同时大量使用了功能词,对于《道德经》的阐释更为丰富细致,且简练易懂,不过这有待对其译本单独进行研究以证明。

(二)mystery在《道德经》英译本中的统计分析

mystery作为《道德经》中核心概念“玄”的最佳译词,在84个译本中共出现200次,分布于如下章节:第1(139次)、4(2次)、6(8次)、10(6次)、14(8次)、15(4次)、21(2次)、25(2次)、27(14次)、32(1次)、36(1次)、51(4次)、56(5次)、62(2次)、64(1次)、65(1次)章。通过统计mystery在84个译本中各章节的分布,可知其对传达整部作品的哲学思想起了很大作用。从语义上来看,mystery的分布可归为三类:(1)对应汉语中“玄”的英译;(2)阐释“道”的母性含义;(3)阐释“道”的多种含义。

1.“玄”的对应英译

“玄”的对应英译分布于“同谓之玄”“玄之又玄”“涤除玄鉴”“是谓玄同”等句子中,通过分析不同译者的译文,可以总结得出东西方译者的翻译风格(见表8)。

表8 “玄”的对应英译

由表8可见,mystery常与含有source、unity、unfathomable、cosmic、oneness词语的语境共现,且在翻译时东西方译者对《道德经》的理解基本一致,即“玄”指“幽昧”“极”之意。这种理解上的重合对“道”的意义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很多译者认为“众妙之门”就是指mystery,是认识自然、宇宙万物的途径,这种解读将“玄”与自然之道、宇宙之道联系起来了;Mc Carroll和John R. Marby译者将“玄同”理解为Mystery of evenness,很好地对位了原文中老子对智者的界定:不分亲疏利害、身份贵贱方为天下人所尊贵,此乃智者之道;Alan Sheets更是将 “玄德”对应到对人的灵魂(soul)的理解上,从而应证了老子主张的最深的德:道生万物,德养万物却不自恃己能,说明德的修养取决于人的灵魂。可见,mystery很好地将“道”与人联系起来,其语义韵中传达出了德之道。

2.“道”的母性含义

对“道”的母性含义可基于对“玄牝”的理解〔11,15〕。“道”的母性含义主要体现在“是谓玄牝”“玄牝之门”等句子中,对应译文和译者情况见表9。

表9 “道”的母性含义

由表9可见,译文中出现了性别词汇woman、her,说明“道”具有母性;而mystery用于修饰“玄牝”中的“玄”,说明“道”就像母性,其变化是永不停歇的,犹如生命的轮回生生不息。mystery与woman、her一起构建起了语境里“道”的母性含义:万物的起源和形成,犹如生命在母亲体内的孕育。马拜认为基督教最初也尊崇女性,圣母玛利亚就是基督教女性崇拜的原型〔18〕。在翻译中,mystery像脐带一样将“玄”与母性紧紧联结,为“道”源源不断地提供思想养分,比如与目标域文化中的上帝产生关联,这也再次验证了mystery负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哲学思想内涵。

3.“道”的多种含义

雷缪萨(Abel Rémusat)认为《道德经》第14章的“夷”(i)、“希”(hsi)、“微”(we)三字的合称就是拉丁文“耶和华(Jehovah)”的发音,意即上帝①。mystery在英译语料库中的分布也应证了这一点:Stan Rosenthal在第14章的开篇便说:EXPERIENCING THE MYSTERY。说明领悟“道”的过程就是领悟宇宙万物的“奥妙”“极”之意,构建起了“夷”“希”“微”这三个感官所不能捕捉到的“道”与上帝间的语义联系,展示出译者在源域与目标域间为文化对等所做的努力。此外,mystery还分布于《道德经》其他句子的英译中,阐释了道的多种含义,见图1。

图1 mystery阐释出的“道”的多种含义

从图1可见,“道”的含义包括思考生命起源(life,Beginning)、探寻宇宙奥秘(perceive,understand,observe)、获得智慧(experience)等多方面。基于mystery的语义韵,“自然”“宇宙”“生命”“母性”“智慧”“德”之“道”被不断建构起来,其构建的语义氛围已远超对“玄”的英译。汉英翻译一定是中西文化的对话,最终通过翻译产生的是一个超越两个源语之上的结果,该结果不单纯是两种语言的叠加,而是原文多种含义的立体呈现。在译文描述原文的过程中,语义韵带来的不仅是语言层面的相互关联,更是中西方两种文化的激烈碰撞与友好交融。

的确,东西方译者对“道”的理解永远在路上,《道德经》的含义还远不止这些,会有更多“道”加入这一网络,以丰富《道德经》的内涵和外延,进而丰富对老子的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加达默尔认为,对一个文本或一部艺术作品里的真正意义的解读是永无止境的,它实际上是一种无限的过程〔17〕。这不仅是指新的错误源泉不断被消除,真正的意义从一切混杂的东西中被过滤出来,而且也指新的理解不断产生,使意想不到的意义关系展现出来。尽管译者们的翻译目的不尽相同,对《道德经》的理解也受自身文化背景的影响,但对“道”的追寻却终将殊途同归,并不断地丰富老子的思想、中国的哲学思想体系,从而彰显出我国哲学思想的博大精深。

五、结论

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认为,不存在完美的、理想的或者“正确”的翻译,因为在实际翻译中,译者总是根据变化着的文化背景对不变的原文做出因人而异的理解〔18〕。但原文所承载着的语言“内核”却永恒不变。面对孤立的译文,我们并不能对话语的内涵意义做出解读,进而激发我们对于整个语境的理解,而语义韵能帮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到词项的更多意义,不断完善我们的概念结构,以更好地认知话语的本质和文本的思想内容。统计分析不是要将自己困在“数字游戏”中,而是关注那些值得评测的信息,语义韵研究的正是词语的这些有价值的特征,探究的是词语产生的情境以及所传达的更深层次含义。西方译者对《道德经》核心概念“玄”的解读带有很强的宗教意味,尝试着在道家哲学思想和西方基督教神学思想之间寻得一个平衡点;而且西方译者试图在东方文化中对位自身的文化,上帝在西方人的认知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对于宇宙及自然的追求也是永无止境的。

通过研究“玄”的译文的语义韵,发现mystery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意义,基本对等出原文的哲学思想,是“玄”的最好译法;profundity与darkness虽都表达出“深远”“幽昧”等字面含义,但未体现出“玄”的内涵意义,对老子哲学思想的传达也存在空白点;从mystery在译本中的分布可看出,尽管东西方学者的翻译目的存在异同,却最终回归至对“道”的理解,阐释了“道”的多种丰富内涵,彰显了我国的文化的博大精深。

《道德经》作为中国道家思想哲学的经典,深刻地影响了并影响着中国文化。本文从核心概念“玄”及其译文的语义韵发现,老子从对宇宙、人生和政治的哲学关怀衍生出了“道”的多种含义,而《道德经》的英译研究需要持续的、证据充分的解读,这样对于五千余字的哲学思想才会有更深入的认识。文军曾指出,研究典籍的文化底蕴和深厚哲理是译者在翻译时需要特别注重的地方,只有把深埋在语言文字背后的广博文化通过译文呈现给译入语读者,才能弘扬传统文化,让外国读者更加了解中国〔10〕。希望通过对核心概念“玄”的英译研究,为《道德经》的英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以丰富《道德经》的英译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哲学思想道德经英译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摘要英译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孔子之道及其英译之法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立足实践的邓小平哲学思想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
《易说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