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碎片化”阅读课程范式建构

2019-03-11 06:30王金涛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碎片化阅读

摘 要:大数据时代,“整本书阅读”与“碎片化阅读”谁主沉浮?争论,所带来的是建构。构建“质”上求深、“量”上增容的“整本书+碎片化”阅读课程范式,形成“点”处检索、“线”上连接、“圈”里互动的阅读新生态,定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关键词:未来阅读;碎片化阅读;整本书阅读;阅读课程范式

作者简介:王金涛,江苏省南京市银城小学教师,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 南京 210036)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1-0022-04

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把“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列为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信息意识”的表现重点。大数据时代,学生的数字化阅读现状如何?又有怎样的倾向?当下,数字化阅读所呈现的更多是一种碎片化的阅读。然而,作为时代产物的“碎片化阅读”却备受争议。究竟,“碎片化阅读”与“整本书阅读”谁主沉浮?

一、“碎片化阅读”诠释一种新的阅读方式

“碎片化阅读”是指以手机、电子书、网络等电子终端为主要载体的阅读形式。大数据时代,这种阅读方式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同时人们的质疑也未曾停止,但是这些并没有阻止“碎片化阅读”的发展趋势。“碎片化阅读”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正在帮助学生快速地、多元化地获取资讯,并在不断丰富与拓展他们已经建立的知识体系。由于耳濡目染,当下很多小学生也非常青睐这样的阅读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他们枯燥的课本阅读带来了乐趣。仔细想想,课本阅读何尝不是“碎片化阅读”呢?课本也是由一篇篇的、相对独立的课文组成,形成若干阅读主题,并由此架构起整本书的阅读课程体系。如“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由《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几篇课文组成,并形成“壮美山河”这样一个主题单元。再如,很多节选的文章就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出现,还有我们每天看的报纸杂志、新闻报道……这些都是典型的“碎片化阅读”的存在与表现形态。在这些背后,我们获取的又是什么呢?

大数据时代,“碎片化阅读”的检索功能愈发强大,虽然载体发生了改变,但发展学生的素养并没有被搁置,反而把践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到了实处。教育家苏迦特曾指出,只有三种最基本的东西在大数据时代是学生用得到和必须学会的:第一是阅读,第二是搜索,第三是辨别真伪。阅读、搜索、辨别……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这是“碎片化阅读”的一大优点。如今,“碎片化阅读”践行的就是一个“博观”的阅读理念,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在“博观”的阅读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约取”,为我所用。而“约取”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检索、辨别的过程。对此,这样的“碎片化阅读”一定就是肤浅的吗?通过“博观约取”所建构起来的知识就一定是零散、碎片化的吗?不一定。关键是我们要怎么对待与利用,我们有没有将学生引导好。“碎片化阅读”在数字阅读兴起的初始阶段,作为重要的阅读形式,其浅薄一时难免,但随着信息的再组织和人类对数字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们对未来应抱以乐观态度,相信这种阅读模式可以在适当的引导下实现信息时代的深度阅读。[1]可以肯定的是,数字化阅读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学生的阅读方式和习惯,甚至在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

二、整本书阅读,坚守传统阅读思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而“读整本的书”,叶圣陶曾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書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为辅佐。”“读整本的书”并非是针对当下“碎片化阅读”提出的,而是针对“节选”“片段”等选文讲的,如我们的“部编本”教材仍有很多课文是节选文本。整本书阅读原本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常识,人们在倡导核心素养理念的今天讨论这个话题,实际隐含着对单篇阅读教学的隐忧。[2]如何落实“读整本的书”?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个例子,就一定会发挥“例引”的作用,由此延伸,读整本的书。如“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就节选了丹麦安徒生的《丑小鸭》一个片段,而《丑小鸭》又是出自《安徒生童话选》,“你读过这本书吗”其目的就是在引导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整本书。

整本书的阅读,系统、深刻、权威……读得懂的,喜欢读的,整本书的阅读,不成问题;读不懂,又不喜欢读,却又是经典,怎么办呢?很简单。开开心心,不必字字句句都那么纠结,而是要善于充分挖掘其潜能求适解,这是“整本书阅读”的大智慧,也是我们所一直在恪守的传统阅读思维。对学生的阅读有帮助的,我们不仅要坚守传承,还要创新发展,哪怕是“连滚带爬地读”。[3]

此外,在当下的课程设置背景下,将“整本书阅读”放入教科书中并不现实,在课堂上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是无法落实的,尤其在当下“碎片化阅读”强烈充斥人们阅读思维的同时,做到这些更是不太容易。然而,办法还是有的,拓展、渗透、融合……努力在教科书中、语文课堂上渗透读整本书的阅读理念,并使之成为常态,这就是对传统阅读形式最好的传承。只要我们有这样的渗透、融合的意识,教科书的空间、课堂的时间还是可以“挤”的,甚至可以颠覆,重新去整合、组合,才能从不同的渠道中获得所必需的语文素养。

三、“整本书+碎片化”阅读,展现未来阅读新范式

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碎片化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究竟谁主沉浮?毫无疑问,既要坚守传统的“整本书阅读”,也不能避开“碎片化阅读”的潮流,两者的适度、适时融合与互补才是未来阅读的范式形态。

1.“点”处检索,释解“整本书阅读”的疑难问题。“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在古代更多是因为人的阅历、知识等局限,制约着他们“求甚解”的能力,虽然喜欢啃“大部头”,读整本整本的书,读一遍、二遍、三遍……甚至更多,但总有遗憾,很多疑难问题还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大数据时代,这一问题将得到改观甚至是彻底解决。此外,广泛化的“碎片化阅读”,同样能引发对该问题的深入理解,开拓解决问题的视野与思路,在整合的基础上也同样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同时,充分发挥网络的检索功能,以及“碎片化阅读”辅助“整本书阅读”的作用,以此形成互补,也能形成一个最大化的解决问题的知识体系,或者是较为完整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

2.“线”上连接,建立“整本书阅读”的外延联系。网络连接一切,如今,线上线下阅读已经融为一体。目前,基于网络的“整本书阅读”很难短时间内在中小学生普及推广,更多的仍是实体化的“整本书阅读”。虽然还不具备在网络上进行阅读的条件,但并不妨碍我们引导学生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碎片化的阅读。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阅读一本书,期间再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进行一些相关联的碎片化的拓展性阅读,便能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连成一体,互相补充,并适时地向四面八方展开,这样就容易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阅读体系,形成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课程资源。这个课程一定也是包罗万象的,不会再仅仅局限于一本书的阅读思维。如《丑小鸭》原文是六千多字,但“部编本”教材中仅出现了一个不足两百字的“引子”,不要真以为学生读过《丑小鸭》,其实他们读的只是“压缩饼干”。通过网络,学生可以阅读“内容简介”“创作背景”“人物介绍”“作品鉴赏”“作品影响”“作者简介”等内容,这时,他们才是真正走在了深入阅读原著的路上。尤其是当学生读到——“《丑小鸭》历来被认为是安徒生的自传,大师通过这个童话表现的是自己的人生历程。”这个内容时,学生一定会萌生敬畏,这样的阅读就不仅仅是简单的一本书的阅读了。而事实上,这正是《丑小鸭》文本的要义所在。除此之外,关于《丑小鸭》的评价、启示等词条也可以说是多如繁星,当然这其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鱼龙混杂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博观约取”,取其精华,以此将这些内容连接在一起,不断拓展阅读《丑小鸭》的外延。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同样,阅读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也是相连的。而“整本书阅读”与“碎片化阅读”的外延联系更多,就看我们是如何将其连接在一起的。大数据、“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要引导学生读好整本书,而是要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建构基于某一本书的阅读课程,即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阅读资源,构建基于网络的阅读课程。这样,“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就将被放大、张扬,而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就是在引导学生开发阅读课程。

3.“圈”里互动,拓展“整本书阅读”的深度交流。一个人读书难免会停留在浅阅读的层面,很难深入,这不是“读整本书”应有的追求和境界。尤其在当下,人们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进行交流的渠道越来越畅通、便捷,“圈子”也越来越大。即使我们不认识,相隔万里,我们也能在线上“相聚”,找到阅读伙伴,甚至是知音。线上、圈里,“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碰撞带来的是不同的阅读体验。如利用阅读App开展的“整本书阅读”就是一种开放性的阅读、一种跨媒体交叉融合的阅读。阅读App为学生提供《丑小鸭》整本书的原著(不同版本),让学生自由选择,又可以同时阅读,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期间还可以在“共论这本书”“主题讨论区”等区域进行主题式讨论,主题讨论可以由教师发起,也可以由学生发起,可以自由分享阅读心得、展示阅读成果,可以将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功能加入其中,努力改变学生阅读行为流动性、随意性和碎片化的习惯,帮助学生学习整本书深度阅读的方法,培养整本书深度阅读的习惯,实现在分享、展示中借鉴提高,逐步学会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主动发起邀请,成立“‘丑小鸭整本书阅读”的话题交流圈,这样“圈子”的力量与阅读的力量就可以完美融合,这也是“整本书阅读”与“碎片化阅读”的一次融合与渗透,阅读应该有这样的理想状态。事实证明,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把整个世界当作课本,而不是把课本当作整个世界。

目前,学校重“整本书阅读”而轻“碎片化阅读”,而一旦进入社会,则相反,重“碎片化阅读”而轻“整本书阅读”。如此之大的断层与差异,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两者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致使在不同的环境中往一边倒的现象发生。对此,我们更有必要进行积极探索,帮助学生建立科学而系统的阅读体系,学会让“碎片”成为填充“系统”的养料,从而不断丰富“整本书阅读”的内涵与外延,构建系统全面的阅读课程。

四、关于“碎片化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建议

不可否认的是,数字化阅读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甚至在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但这种改变和影响不一定全是负面的,我们应辩证地看待所有的改变和影响。

第一,互联网信息的复杂、冗长、散乱,必然会对“碎片化阅读”带来很多的影响,尤其对于“整本书阅读”这样一个特定的任务而言,有用信息的检索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這时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教会学生检索、分辨、梳理、选择等能力。对此,我们要明确“碎片化知识”同样是阅读的对象和信息的载体,其中的知识内容和思想内涵依旧是相对完整的,并不是所谓的碎片化的。之所以出现所谓碎片化的理解,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对这些信息进行充分的检索、辨别与整合,不分青红皂白,全部拿来,显然这是不合适的。最好的办法是在“碎片化阅读”后要适时地根据“整本书阅读”的需求,整理出知识碎片,然后再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和总结,利用思维导图、结构化思维方式不断完善整个阅读知识体系,这也是关于“整本书+碎片化”阅读课程的宏观架构。

第二,互联网就是一把“双刃剑”,应引导学生从心里抵制那些不良信息的侵蚀,绿色上网,快乐检索,将一些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好,开展“整本书阅读”与“碎片化阅读”的融合阅读。可以说,“碎片化阅读”与碎片化的时间是分不开的,所以时间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事情。“碎片化阅读”能够较为充分地利用好一些空隙时间,使学生能在零散的时间内也可以获得有效信息,切实避免出现“手机控”的现象,因为这是时代的变化,很难简单下结论说是好是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视频、网络和图像尽管扩大了人们接受各种信息的渠道,却不可能取代纸媒和书籍的文字阅读。[4]所以,“整本书+碎片化”阅读既要注重“质”的阅读,要善于把整块的时间用在“整本书阅读”上,这是必选课。此外,还可以适度考虑“量”的阅读,巧妙地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好,以此来拓展与充实“整本书阅读”的外延与内涵,构建“质”上求深、“量”上增容的“整本书+碎片化”阅读课程范式。

大数据时代,“整本书阅读”与“碎片化阅读”谁主沉浮?我们无须定论。“整本书+碎片化”阅读将逐渐成为适应“互联网+”、智能时代发展的一种崭新的阅读范式,学生必读的是整本书,选读的是与整本书相关联的“碎片化知识”。而“碎片化知识”,不仅能即时释解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还能适时为线上线下阅读搭桥,构建一个基于“整本书+碎片化”的阅读课程范式,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参考文献:

[1] 蒋霞.碎片化阅读是否可以由“浅”入“深”[J].编辑学刊,2017,(1):41-43.

[2] 徐鹏.整本书阅读:内涵、价值与挑战[J].中学语文教学,2017,(1):4-7.

[3] 温儒敏.功夫在课外——致“整本书阅读上海论坛”的一封信[J].语文学习,2018,(1):26-27.

[4] 温儒敏.读书以养性[J].新湘评论,2017,(8):18-19.

责任编辑 黄 晶

猜你喜欢
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带给高校图书馆的反思
碎片化阅读时代传统图书馆面临的问题
浅析大众阅读的“碎片化”趋势与公共图书馆的应对之策
谈文学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
数字时代下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
民办高校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
有声读物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碎片化阅读时代广播节目的生存与创新
碎片化阅读对青少年读者的影响
碎片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