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修养完善自我

2019-03-11 06:30徐颖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持之以恒

摘 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使学生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

关键词:重视训练 持之以恒 加强修养

在学校组织的技能鉴定中,有很多学生对以前所教授的内容不会灵活运用,甚至对礼仪这样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不知从哪些方面入手,即使能按照要求去做,也不得要领。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礼仪水准”。

一、创设环境,形成氛围

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为此就要引导学生掌握校园、家庭、公共场所礼仪基本知识,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一)抓好校园建设,重视环境的作用

环境不仅具有情感陶冶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为的制约作用。基于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我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风、校风、教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在特有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二)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兰道曾经说过:“有礼貌不一定总是智慧的标志,但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在家庭生活中,要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要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守规则,维护公德,爱护环境,善待自然。为此,学校可发挥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现代公民教育内容,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坚持升旗与降旗仪式,确定每周讲话内容等都要有明确的主题,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用值周学生的具体行动,创造文明的环境

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优美环境的好处,我校所有班级轮流值周,对校园的清洁卫生等进行维护,让学生人人参与义务值周,人人分享劳动成果,人人从劳动中受到教育,人人都不允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劳动成果,使维护环境卫生,成为自己事。

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提高教师的素质,重视师德修养,具有极深的意义。

(一)为人师表是核心

“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者本身的道德形象如何,不仅影響学生,而且对教育起着强化或弱化作用。教师的身教作用,表现在严于律己,给学生做出榜样,平时要注意自我修养,完善人格,加强“身教”意识,言谈举止做到文明健康,真诚和谐,亲切得体,并在爱校爱班,关心集体、遵纪守法、遵守秩序、爱护公物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表率。

(二)重视礼仪训练,调动积极性

礼仪教育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就不应该只是采取单一的课程讲授方式,而应该与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讲授重在传输礼仪知识,模拟训练重在体现操作性,日常养成重在体现实践性的要求,理想的教育模式,应该是这三种教育的珠联璧合。

(三)考核方式灵活

学校礼仪教育要综合采用以上三种教育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所以这种教育的考核也就不可能只是采取普通卷面考核的办法,还应该考查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而尤其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际考核,学生是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例:我校教务处每月一次对专业班的学生进行技能鉴定考核,就是对学生礼仪学习情况所做的真实、全面、准确的考核和评价,每一次考核的内容不同,创设的情景也不一样,这样既做到有新意又有创意,学生的操作技能也就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三、齐抓共管,重在落实

礼仪教育要取得整体效应,就要使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做到教育原则一致,教育内容互补,才能形成合力。

(一)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

父母应该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从自已的言传身教,生活细节等方面入手,让孩子处在和谐、文明、健康、民主的家庭气氛中,培养他们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各方面家长要做子女的表率,教会孩子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二)学校有义务对家庭教育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

目前,在校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养成教育反而被淡化甚至放弃。学校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特别重视与后进生家长的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要适时与有关单位联系,争取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挖掘校外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同学们既能开阔视野增加见识,又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和锻炼。

(四)持之以恒,一抓到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坚持不懈,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随着时代步伐的加快,一个人内在、外在的修养,将直接关系到其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

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赵洪立,蒋冬云.现代礼仪[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徐颖(1973.10—),女,汉族,籍贯:山东莒县,本科,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获优秀班主任,市教学质量奖,研究方向:德育、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持之以恒
初中书法教学方法探析
浅谈对问题生的转化和教育
依托“英语趣配音”,提高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
给“后进生”一方晴空
小学计算教学点滴做法谈
素质教育中“后进生”转化之我见
赏识:管好班级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