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金融与区域经济共成长

2019-03-13 06:05张永军高振博
西部大开发 2019年2期
关键词:金融业陕西西安

文 / 本刊记者 张永军 特约记者 高振博

曲江新区创新融合“文化+金融”发展模式,全面推进文化金融示范区建设

2018年11月30日,在西安市举行的对外开放暨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何金碧获得了“改革开放40周年西安市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何金碧今年54岁。他25年前从5万元银行贷款起步,最终建立起中国有色金属铜贸易界的龙头企业——迈科集团。目前,企业年销售额近千亿元。

时光荏苒。何金碧当年创业时能获得的金融支持只是星星点点。如今,何金碧的迈科集团可以获得各家银行数十亿元授信额度,并借助公司债、新三板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加速发展。

迈科集团的发展史,是陕西金融业与企业、产业、区域经济共同成长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40年来,陕西生产总值已跨过2万亿元关口,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300亿元。陕西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不断迈向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陕西金融业深化改革 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

2018年7月30日,陕国投配股成功发行,募集资金达22.71亿元。由此,陕国投的注册资本金达到39.63亿元,净资产突破100亿元,资本实力大幅提升。作为一家省属金融机构和全国首家非银行上市金融机构,陕国投自1994年在深交所上市以来,就一直借助资本市场加快改革发展。股权分置改革、增资扩股、全员竞争上岗、市场化选聘高管……一项项改革举措,为陕国投快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陕西改革开放40年,也是陕西金融业持续深化改革的40年。陕西首家村镇银行——宝鸡岐山硕丰村镇银行、首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陕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首家消费金融公司——陕西长银消费金融公司、首家汽车金融公司——比亚迪汽车金融公司……一个个“首家”见证了陕西金融业不断改革的历史,一个个“首家”彰显了陕西金融业不断开拓发展的信心与勇气。

如今,陕西的地方金融机构已越来越丰富完善。截至2018年6月,陕西全省地方金融业已涵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多个门类,拥有法人银行138家、法人证券公司3家、法人保险公司2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70家、小额贷款公司289家。

如今,陕西的一个个特色金融聚集区正快速成长。在位于西安浐灞生态区的西安金融商务区,绿色金融、基金产业、离岸金融、金融要素市场等正成为重要的探索方向。在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筑巢”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下一步将聚焦“引凤”,助力西北能源金融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在西安高新科技金融示范区,科技与金融合作正催生出越来越强的产业创新力量。此外,还有西安曲江文化金融示范区、杨凌农村金融改革试验示范区……

中西部陆港金融小镇联合西安国际港务区共同建设金融创新服务和财富资产管理的企业聚集区

如今,陕西金融业正不断蓄积发展势能。据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2月末,陕西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927.56亿元,同比增长7.27%;全年新增2774.30亿元,同比多增328.39亿元。1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40567.42亿元,同比增长7.37%,增速创年内新高;全年新增2783.42亿元,同比多增254.88亿元。外币存款余额52.47亿美元。2018年12月末,陕西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0742.73亿元,同比增长14.18%;全年新增3790.47亿元,同比多增1090.36亿元。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30513.81亿元,同比增长14.37%,增速创近34个月新高;全年新增3812.64亿元,同比多增1055.33亿元。外币贷款余额33.35亿美元。

同时,近年来,陕西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资产交易等新金融产业也不断涌现。截至2018年底,陕西省新增融资租赁企业41家,其中陕西自贸试验区新增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23家。全省融资租赁企业达到131家,其中外资企业104家,注册资本58.58亿美元。目前,全省融资租赁业务规模累计达344.45亿元,租赁合同余额超过600亿元,形成以西安经开区和西安国际港务区为代表的融资租赁产业聚集地,产业规模居中西部地区首位。

迈科集团——综合型商品金融服务商 图为西安迈科商业中心

陕西金融业开放创新 不断拓宽金融服务视野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全部入陕,47家上市公司不断拓展融资渠道,陕西第6家外资银行富邦华一银行西安分行正式开业,今年新申请入陕的外资保险机构华泰人寿陕西分公司正在筹建……改革开放40年来,借助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等机遇,陕西正加速从内陆腹地走向向西开放前沿,陕西的金融业也持续迸发开放创新的活力与魅力。

在陕外资银行充分利用其母行的国际网络优势,积极连接国内和国际市场。星展银行西安分行2016年成功为两家陕西企业承销发行6.2亿美元海外债券;渣打银行西安分行2017年为陕西一企业集团开立海外账户,并为其启动海外资金池业务;汇丰银行西安分行近年来为多家省内企业的海外项目提供数十亿美元授信支持,助力企业“走出去”……

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积极支持企业开展跨境融资,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自2016年5月至今,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共办理外债签约登记209笔,帮助企业跨境融资96.8亿美元。与此同时,在防范履约风险的前提下,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拓展内保外贷业务,支持企业在境外健康持续发展,截2018今年7月末,共办理内保外贷业务14笔,帮助境外关联企业融资10.5亿美元。同时,陕西还鼓励金融机构围绕“一带一路”上的农业、科技等领域的产能合作,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促进陕西与沿线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

陕西自贸试验区积极搭建金融创新制度平台,持续提升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2017年11月,招商银行西安高新科技支行通过招商银行总行自主研发的区块链直联跨境支付应用技术,成功完成一笔美元跨境支付业务,让跨境外币资金实现“秒级”传输。这也是陕西自贸试验区内首单区块链跨境支付业务。除此之外,陕西自贸试验区还积极探索投融资便利化、创新征信服务新模式、文化企业股权融资等金融创新举措,让各类金融创新举措在改革试验田里更快推进。

陕西金融业发挥优势 不断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韩城市政府借助PPP模式,引入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参与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的投资、建设与运营。这座大桥总投资达8.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仅出资6600万元。”在2018年6月7日省PPP中心组织的座谈会上,韩城市财政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通过PPP模式,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介入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项目,加快了大桥建设进度。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陕西省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等基本建设贷款余额为7732.81亿元,占全省各项贷款余额的28.98%。

改革开放40年来,陕西金融业始终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己任,主动服务国家和陕西战略大局,支持陕西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陕西金融业积极支持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等重大战略实施,助推陕西打造投资热土,提升区域影响力。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连接起陕西省韩城市与山西省河津市。有了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预计2019年6月底,这座大桥将建成投运。这两座同属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城市,将日益密切联系。便利的交通将为两地深化合作带来新契机。

陕西金融业主动挖掘区域优势,积极支持能源化工、军民融合、文化创意、科技教育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陕西产业转型升级。2018年4月23日,全省首只公募创投债券由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发行。该创投债券发行金额3.4亿元,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投资相关硬科技产业及设立科技领域产业基金。“我们通过发行创投债券,打通了科技型初创企业与债券市场之间的通道,让更多创新型企业享受到长周期、低成本的债券资金支持。”该公司董事长宫蒲玲说。

陕西金融业精准发力,通过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流程创新,支持本地优秀企业高质量发展。西部超导是我国新型战机和大飞机所用钛合金的主要供应商,而且是我国唯一实现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的企业。“2017年国开行利用自身开发性金融和本外币综合融资服务优势,为西部超导提供了3.5亿元和1180万欧元的一年期流动贷款,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问题,助推企业加快开发海外市场。”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科技金融处业务经理戚莎莎说。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当前,陕西正处于“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多重机遇叠加期,这些机遇正加快转变成产业红利和经济红利,这些机遇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金融和资本参与到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中。陕西金融业将伴随区域经济共同成长,陕西金融业的前景必将越来越美好。

陕西金融业追赶超越 不断发挥助力区域经济新优势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银行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越来越密切,无论是国企升级改造,还是中小企业投资扩产,无不需要银行业注入活水。地方政府为刺激经济发展,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也需要源源不断地资金投入。

纵观陕西银行业,除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开发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陕西分行,以及工、农、中、建、交五大行陕西分行外,还有招商、中信、民生、浦发、光大、兴业、华夏、广丰、恒丰、平安、浙商等股份行,北京、重庆、成都、宁夏、齐商、昆仑等城商行,东亚、汇丰、渣打、韩亚、星展、富邦华一六家外资行,中国邮储银行,还有本土的西安银行、长安银行、秦农银行三家城商行。我们主要来看看这三家本土银行的情况。

西安高新区锦业路高新创业园里的长安银行

秦农银行锦业支行

西安银行是西安市政府、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加拿大丰业银行、地方大中型企业参股的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7年,原名为西安城市合作银行,2000年更名为西安市商业银行,2009年底圆满完成战略引资和财务重组工作,注册资本40亿元,下设8家分行、169家营业网点,控股2家村镇银行,参股1家汽车金融公司,正在筹建西银创投公司(投贷联动子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初步构建了综合化、多元化的金融集团运营模式。

近年来,在政府、监管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西安银行历经五次增资扩股,实现了更名、跨区域、总行迁址、上市申报等重大战略,已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之一。截至2018年末,西安银行资产规模预计达到2500亿元,年实现净利润超过15亿元,连续五年银监会监管评级保持较高水平,是银监会确定的国内城商行12家区域示范标杆“领头羊”银行之一,也是国内10家投贷联动试点行之一。2018年10月30日,证监会发审委发布IPO过会企业名单,西安银行成为2018年第5家成功过会的银行、西北地区首家A股上市银行。

长安银行是在陕西省委、省政府主导下,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引入延长集团、陕西煤业、陕西有色等战略投资者,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的法人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西安市,2009年7月31日开业。注册资本金56.41亿元,下辖10个分行、9个直属支行,开业网点236家,遍布省内10个设区市和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发起并控股设立陕西长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天水秦州长银村镇银行、太白长银村镇银行、陕西岐山长银村镇银行、陕西陇县长银村镇银行。截至2018年末,全行资产规模236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36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672亿元。净资产145亿元。开业以来,累计实现利税150亿元,其中缴纳税金58亿元。银监会监管评级为2C级。各项衡量商业银行审慎经营的监管指标优良。

秦农银行全称为陕西秦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在西安市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灞桥区、未央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西安市城六区联社)合并重组基础上,通过增资扩股、优化股权、财务重组、机制再造等,组建起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农村商业银行。秦农银行是陕西省属地方金融机构,也是陕西省内资本规模最大的银行机构。截至2018年末,资产总额2385亿元,贷款余额1293亿元,存款余额1541亿元;主要审慎监管指标持续优良,存贷款规模位居陕西银行机构前列;注册资本金为80亿元,居全国农村商业银行第五位;不良贷款占比1.59%,资本充足率19.28%,主要监管指标达到二级标准。秦农银行下设1个营业部、16个一级支行、2个直属支行、216个二级支行,网点覆盖西安市主要城区,辐射所有城区,是西安市营业网点最多的银行机构。

陕西三家本土银行,总体资产规模较小。而同处于西部的成都银行和重庆银行,分别于A股和H股上市,募集大量资金取得长足发展。其中,成都银行2017年营业收入96.54亿元,净利润39.09亿元,总资产4345亿元;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33亿元,净利润21.23亿元,总资产4737亿元。重庆银行2017年营业收入100.15亿元,净利润37.54亿元,总资产4227.63亿元;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1.19亿元,净利润22.94亿元,总资产4358.19亿元。

猜你喜欢
金融业陕西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陕西音乐如何演奏?
新形势下国内如何进一步开放金融业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陕西杨凌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