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延高铁贯通陕西新动脉

2019-03-13 06:05李承明
西部大开发 2019年2期
关键词:榆林陕北延安

文 / 本刊记者 李承明

“西延高铁”的建设标志着陕北地区交通新时代的开启。高铁,带来除出行时间改变外,更强化了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经济的内生动力。新经济和新产业的入驻,将是高铁带给延安和榆林新的活力,也将会对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助推陕北跑出“加速度”。

沿着丝绸之路最初的起点西安,高铁“丝绸之路”继续“开枝散叶”。 2018年12月17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西延高铁。2018年底,西安至十堰高铁、西安至安康、延安至榆林高铁均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高铁,已改写了中国的经济版图。南北长达880余公里,有着不同自然、文化特征的陕西省,这次,将被一条高铁彻底打通南北。

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八纵八横”主通道建设,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西延高铁,是“八纵”中“包海(包头-海口)通道”重要部分,“榆林-延安-西安”将形成两小时经济圈。

以省会西安为中心,陕西北部的“全域经济”通道将加速形成。在以能源经济为主的陕北,高铁将加速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流动。这一次,陕北必将迎来新的变化。

一列动车组列车驶出西安北站

“西延高铁”成为陕西新动脉

陕北地区,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是华族(汉代以后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融合与交流的“绳结区域”。这里,也是中国的能源中心之一。

近几年,陕北区域的生产总值占全省的20%以上,且贡献率已多年呈上升趋势。从此数据也能看到,陕北区域经济潜能巨大,但与周边城市尤其是省会的交通连接性不够,以及在城市规划、城市面貌方面理念的滞后,制约了其发展。但另一方面,近些年大西安的快速发展,发挥着对外辐射的功能,加上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陕北区域势必将迎来明显的提振。

这一点在西延高铁获批的文件中,也有迹可循。2018年12月17日,国家发改委的批复中包括以下关键词:“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撑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加快构建包(银)海高速铁路通道。”西延高铁,规划远景年输送能力为单向3000万人/年,建成后两地时间将缩短至一个小时之内。

西延高铁沿线,是陕西经济发展南北主轴,串联诸多城镇、沿线人口密集,途经5个地市、15个区县,实现县县设站,也将结束铜川不通火车客运的历史。

向北经西安灞桥区、临潼区、高陵区,咸阳市三原县,渭南市富平县,铜川市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延安市黄陵县、洛川县、富县、甘泉县和宝塔区。共设车站11处,分别为:港务区东(越行站)、高陵、富平、阎良、铜川、铜川北、宜君、黄陵西、洛川、富县北、甘泉北、延安站(既有)。

西延高铁建设难度巨大,高达91.1%的桥隧比仅次于西成高铁(为92.1%)。有特大桥67座,全线最长的富平特大桥长达21.2公里,隧道43座,最长的宜君隧道达17.5公里。

高铁动脉,将连接陕北、蒙西与西安、中南、西南等地,提升陕北与关中地区的城际客流,形成纵贯西部地区、沟通呼包鄂和关中城市群的快速客运大通道,可优化包西通道综合运输体系,满足旅客快速出行需求。

十年发展,高铁已成为国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这条高铁的开建,未来让延安、榆林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将发生全新的裂变。

助力革命老区焕发新生

属典型黄土高原地形的延安,发展长期受到严重制约。36平方公里城区,容纳了近50万人口,达到每平方公里1.47万人,“局部超过北京和上海的人口密度”。

官方资料显示,延安人均建设用地仅72平米,远低于国家标准。一般城市半径每增加一公里,可增加的建设用地在一万亩以上;而延安的城市半径每增加一公里,只能增加建设用地不足700亩。地形的限制,使得延安人居、产业和城市环境亟待提升。

据延安日报报道,2018年延安全市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500亿元、增长9%。在能源经济一支独大的情况下,城市化带来的新产业和新空间,是延安必然需要考虑的城市战略。

延安新区,相当于创造了一个“新的延安”。黄土高原城市,至此有空间实现一个现代城市的宜居。

作为新区,全国品牌资本的助推必不可少。比如世界500强阳光控股投资旗下的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投资百亿建设的延安阳光城项目,引入了北大培文学校。无论对一个城市或区域而言,人才的问题是根本,引进学校,不但可以解决此区域的就学问题,长远来看,教育产业更能为区域发展的“弯道超车”赋能,从源头上改变区域面貌。

其实,如果亲临延安新区现场,你一定会感慨位于黄土高原的延安,竟然换了新天地。只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才能留下人、才能引进新产业。

而这一切,将会在西延高铁开建后发生新的变化。

延安新区

策动“呼鄂包榆”城市群

西延高铁若再向北,就是榆林市。它有一个响亮的口号:“中国的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中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陕甘宁气田。

陕西省经济从2000年前的二十位以外,升至目前全国第15位。这些,与关中城市群的坚实以及能源经济复苏有关。2017年GDP规模排名百强县(市)中,“千亿俱乐部”有24个:江苏9个,山东5个,浙江4个,湖南3个。榆林市的神木,首次入围。

2018年2月,国家批复了《呼包鄂榆城市群》,旨在推动能源经济城市群的建设。它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和陕西省榆林,2016年常住人口138.4万,生产总值14230.2亿。

国家对它的战略定位是:全国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向北向西开放战略支点、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合作共建区、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对榆林的定位:提升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地缘和交通因素,榆林远离省会。就比如,数年前神木县众多资金流向了鄂尔多斯。留给西安的,只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买房子”的传说。

不过,随着整体经济、城市发展和一体化的成型,榆林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资本的风向,也说明了这一变化:比如,阳光城集团在榆林就投资建设了阳光城高端产品系的代表作:榆林阳光城檀悦,是继北京、上海等地的全国第11座檀悦。不久前,榆林万达广场开业“万人空巷”,充分说明榆林消费力被低估。

实际上,榆林对外交往的需求比想象中的要更强。就比如,2018年12月16日,榆林机场迎来历史性突破,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成为陕甘宁青四省区第一个跨入中型机场行列的支线机场。

2018年8月30日,国家发改委表示:“要重点推进十大高速铁路通道建设,具体来讲就是三个贯通和七个建设,包括建设包头银川到海口高速铁路通道”。

目前,“国家中心城市+呼鄂包榆城市群+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计划+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汉江生态经济发展带”等国策已覆盖全陕西。这条高铁通道的开建,将贯通陕西全境。届时,陕西南北与西安将形成两小时的经济圈。

高铁,除带来时间改变外,更强化了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经济的内生动力。新经济和新产业的入驻,是高铁带给这两座城市新的活力。改变,刚刚开始。

猜你喜欢
榆林陕北延安
陕西榆林榆阳区:盘活伙场资源 拓宽增收渠道
党在延安时期的学习
陕北迪士尼
——碧麟湾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在追赶超越中加快榆林高质量发展
美好教育三秦行
我的初心,就是为群众解除病痛——路生梅在陕北的50年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党建地图·陕北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