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山:中华文明的华表

2019-03-13 06:06党双忍
西部大开发 2019年2期
关键词:廊道桃林华山

文 / 党双忍

自然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

母亲河在青藏高原漫步,在黄土高原徘徊,在晋陕峡谷奔腾, 经过4000余公里的长途跋涉之后,在一个被称作“潼关”的地方,与久久等候上亿年的父亲山浪漫相遇了。这是一次创世纪般的相遇,一次感天动地泣鬼神的相遇,母亲河接纳了来自父亲山的渭水、洛水,孕育滋生了巨丽辉煌的河渭文化、河洛文化。伟大的华夏文化、光耀世界的中华文明,由此开枝散叶,开花结果,远播四方。

父亲山以“华山”之名与母亲河浪漫相遇。“华山”古称“太华”、“太华山”。有人说,我们族群居于“华山之周”,因山而名族曰“华”。也有人说,因山处在华夏族群地理中心,由族而名山曰“太华”、“太华山”。翻来覆去,有点类似于先有蛋还是先有鸡,抑或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无论如何,“华山”是一个地位显赫的名字,她是一个伟大民族的特殊记忆。

华山,其形如“华”,此“华”并非一般的草木之“华”,而是中华民族始祖母——华胥氏之“华”。华胥氏是中华民族创世纪式人物,是伏羲、女娲之母,也是黄帝、炎帝先祖。黄帝曾有“华胥之梦”,受华胥氏托梦,开启了天下大治的新局面。伏羲女娲享有“人文始祖”称谓,炎帝黄帝享有“人文初祖”称谓,而华胥氏享有“人祖”、“始祖母”称谓。有人断言:华胥即华夏。华夏族群,即是华胥氏族群的缩略简称。“华”本是草木之花,盖植物精华,聚天地精华。华胥氏是采集时代的族群首领,也是天地精华的总代表。华胥氏的灵魂精神依归了华山,塑造了华山。也就是说,华山是华胥氏魂魄所归,精灵所塑。华胥氏是中华民族始祖母,华山是中华民族之根脉。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圣母”,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

夏商周,秦汉唐,以至于清,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以“华”取名。然而,“华”字在中国文化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一名已经有三千年文字记载,它代表着华夏正朔,代表着“中央之国”。“中华”一词,即是“中央之国”与“华夏之族”的加合。“中华”之“中”,乃“中央之国”之“中”;“中华”之“华”,乃“华夏”之“华”,“华山”之“华”,追根溯源是“华胥氏”之“华”。也许,这正是如今的“华山”古人称之为“太华”的深层含义。1921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距今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致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仰韶遗址分布以华山为中心,全国5200余处,其中陕西2040处,河南、甘肃、山西各1000处。也许,因为如此,华山是理所当然的“中华山”,秦岭是“中国岭”。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广义)华山山脉并非一座孤山,而是大秦岭的一列山脉,一大支脉。华山山脉由洛南、蓝田、商州三县区交界处的山结——华台子出发,时而高耸挺拔,时而逶迤和缓,直达郑州巩义洛河入黄口,蜿蜒迂回500余公里。具体来说,华山山脉由西向东,依次为草链岭-少华山-(狭义)华山-小华山(小秦岭)-崤山-邙山,六部分合起来,即是华山山脉。

西岳华山

草链岭是华山山脉主峰所在,最高海拔2645米。因岭上数峰相连,犹如链条,加之布满草甸,仰望宛如一条青草链而得名。草链岭植物垂直分布明显,栎-白桦-杜鹃-红桦-冷杉-草甸自下而上,羚牛,鹿,野猪,狼,红狼,狐狸,果子狸,獾等哺乳动物漫步其间。山顶有第四纪冰川石海,人迹罕至,“籍籍无名”。但源于草链岭的两条河流却非同凡响,一是向西流至西安的灞河,一是向东流至洛阳的洛河。

与草链岭相连的是有“小华山”之称的少华山。少华山与太华山是姊妹山,张衡《西京赋》将二者并称“二华”。《山海经》记述道:小华之山,其木多荆杞,其兽多如牛,其阴多磬石,其阳多珷枎之玉。2002年,设立陕西省少华山森林公园。少华山池潭遍布,飞瀑高挂,奇石林立,星罗层叠,以谷幽、水秀、石奇、林茂而见长。

华山(狭义)位于华山山脉腹心,是国家5A级景区。最高海拔2154.9米,山体倚天拔地,四面如削,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鹞子翻身、长空栈道,异常险峻,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五峰:五云峰(北)、朝阳峰(东)、落雁峰(南)、莲花峰(西)、玉女峰(中)。朝阳、落雁、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其余 36 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随着风云变幻,华山千姿万态,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人间仙境一般。华山有72个半悬空洞,20余座道观。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是全国重点道观。华山的动植物资源颇有特点,以华山松、油松、栓皮栎、辽东栎、锐齿槲栎、槲栎、椴树、山杨等树种为主,其间有金雕、豹、黑鹳等20余种国家保护动物。

华山的东邻居是“小秦岭”,也有“小华山”之名。小秦岭的主体在豫陕两省交界的灵宝市境内,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西临潼关,东据崤函。最高峰老鸦岔,海拔2413.8米。山地坡度多在45°以上,山峰尖峭,山脊陡峭,险、奇、峻堪比华山。在此设小秦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分布有红豆杉、银杏等国家保护植物13种,金钱豹、金雕、金猫、林麝、黑鹳等国家保护动物27种。

小华山的东部边界为弘农涧,其东南皆是崤山。崤山位于陕西洛南县,河南灵宝市、卢氏县、陕县、渑池、洛宁县接合部,其大部分在三门峡市辖内。《水经注》:“崤有盘崤、石崤、千崤之山,故名三崤,又分东崤山、西崤山,故名二崤。”卢氏县官道口之西南崤山海拔1300-1500米,最高点冠云山海拔1866.1米。河流切割,山体破碎,呈现波状起伏中山地貌。卢氏县官道口东北至陕县硖石一段,海拔在1300米以上,崤山主峰青岗峰(甘山、千山),海拔1902.6米。硖石东北是崤山尾闾,至渑池被大面积黄土覆盖,呈低缓山地分布,山坡西北坡陡峻、东南坡和缓,现单斜山地态。

崤山向东延伸即是邙山,在义马、新安、孟津、偃师、巩义境内。古时,邙山树木森列,苍翠如云,山川绚丽,风光宜人。如今原始植被无存,海拔250-300米,呈黄土丘陵状。邙山在洛阳市北,为古代帝王埋骨处。邙山上的大小土包,尽是历代帝王将相、达官显贵墓冢。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朝帝王陵墓及皇族、大臣陪葬墓总数千座以上。秦相吕不韦、南朝陈后主、南唐李后主、西晋司马氏、汉光武帝原陵、汉献帝陵、诗人杜甫、书法家颜真卿、王铎等名人墓葬。俗谚:生在苏杭,死葬北邙。白居易“北邙冢墓高嵯峨”。沈佺期《北邙山》:“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惟闻松柏声。”唐代张籍:“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现有中国第一座古墓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

华山山脉是渭河与洛河、黄河与洛河的分水岭。其中,草链岭-少华山-华山一段,是渭河与洛河的分水岭;小华山(小秦岭)-崤山-邙山一段,是黄河与洛河的分水岭。由华山山脉与渭河、黄河、洛河构建的“一山三河”地带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在“一山三河”地带,有渭河、洛河塑造的两大平原,滋养了西安、洛阳两大闻名世界的古都。西安建城史3000余年,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朝代以西安为都,西安的都城史1100年;洛阳建城史达4000余年,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以洛阳为都,洛阳的都城史达1500年。两者合起来,先后21个王朝在华山脚下建都。在2000余年间,帝国都城在西安、洛阳之间转换反复,在周代,是西周与东周;在汉代,是西汉与东汉,西京与东京;在唐代,是京师与东都。人们常用西都、西京指代西安,用东都、东京指代洛阳。在“一山三河”地带,在西安、洛阳两大古都之间,由黄河与华山夹峙形成一个狭长地带,形成往来于帝国两大都城之间的天然走廊,堪称中华“帝国走廊”或“中华廊道”。“中华廊道”亘古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写就中华民族壮丽史诗的光辉篇章。

少华山

游客排队通过华山“长空栈道”

函谷关位于弘农涧西岸,刚好处在“中华廊道”的中央,向来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辞海》解释: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函谷关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谷底蜿蜒道路相通,崎岖狭窄,空谷幽深,人行其中,如入函中,关道两侧,绝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势险恶,地貌森然。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太平寰宇记》称“其城北带河南依山,周回五里余四十步,高二丈”。《读史方舆纪要》:“自新安以西,历渑池、硖石、陕州、灵宝、阌乡而至于潼关,凡四百八十里。其北皆河流,翼岸巍峰插天,约谷深委。终日走硖中,无方轨列骑处。”

在“中华廊道”潼关与秦函谷关之间,有一狭长地带,史称“桃林”“桃林塞”。《辞源》:“桃林,地名。又名桃林塞、桃原、桃园……其地约相当于今河南灵宝县以西、陕西潼关县以东地区。”在这里,流传着“夸父逐日”的故事。《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述:“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死后,其身躯化作了一座山——夸父山,也就是小华山(小秦岭)。夸父的手杖化作“邓林”,也就是“桃林”。因桃林地势险要,后人称“桃林塞”。桃林塞在函谷关的“关内”,在潼关的“关外”。

从长安(西安)来看,“中华廊道”是“东方大道”;从洛阳来看,“中华廊道”是“西方大道”。千百年来,在“中华廊道”上,抑或是“东方大道”“西方大道”上,人们不仅听到了铿锵的战马嘶鸣声,也听到了悠扬的商队驼铃声。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廊道”是中华帝国的“京畿大道”“中央大道”,也是“黄金大道”。

黄河与秦岭(华山)相交汇形成的“中华廊道”是古代中国,也是当代中国的东西“大动脉”。从江苏省连云港市至甘肃省天水市的310国道(G310)经过“中华廊道”,连接江苏连云港市和新疆霍尔果斯市的连霍高速(G30)经过“中华廊道”,陇海铁路、兰新铁路与哈萨克斯坦铁路接轨的“新亚欧大陆桥”,以及连接东西部的高速铁路,均经过“中华廊道”。

华山——中华圣山,永久镌刻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印记。

猜你喜欢
廊道桃林华山
最美城市“绿化带”
多彩的华山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藏在华山中的美
己亥清明祭
桃林沟见闻(外一首)
工业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
坐华山索道
华山旅店盗窃案
北京市将引风除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