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下摘除十二指肠Brunner腺错构瘤 (附3例报告)*

2019-03-13 09:12秦榕孙桂芳高建鹏杨芳陈思瑾黄芸王辉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球部圈套肿物

秦榕,孙桂芳,高建鹏,杨芳,陈思瑾,黄芸,王辉

(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 1.消化内科;2.影像科;3.病理科,云南 昆明 650051)

十二指肠 Brunner腺错构瘤(Brunner gland's hamartoma,BGH),又称为十二指肠腺瘤,是罕见的十二指肠良性肿瘤。迄今为止,国内外文献对其报道较少,不超过200例[1],且多为个案报道。本文结合本院2010年1月-2017年11月收集的3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7年11月诊治的3例病例。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为19、54和60岁。症状分别为黑便、腹痛和呕吐。

1.2 方法

3例均行腹部CT检查、胃镜检查及胃镜下病变摘除,组织标本均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

2 结果

2.1 CT 检查

腹部双源CT增强扫描示:十二指肠见向肠腔内突起软组织密度影,与十二指肠壁有蒂相连,增强扫描后明显均匀强化。见图1。

图1 腹部双源CT增强扫描见十二指肠软组织密度影Fig.1 Imaging of duodenal soft tissue density by abdominal dual-source CT enhancement

2.2 胃镜检查

3例均表现为带蒂肿物。其中,2例在十二指肠球部,1例在十二指肠降段,大小2.0~4.0 cm× 3.0~5.0 cm,1例肿物由十二指肠球部突入胃窦。镜下未见其他病变。见图2。

2.3 胃镜下治疗

3例均行胃镜下摘除。先予2枚钛夹夹闭肿物长蒂的根部后,将圈套器置于肿物基底部,收紧圈套钢丝,通以高频电流,电凝电切完整切除,再用钛夹夹闭根部。为避免肿物切除过程中损伤十二指肠壁,圈套器收紧肿物后,尽量向十二指肠腔内提拉。同时向十二指肠腔内适量充气,使圈套器及被切除肿物尽可能游离于十二指肠腔内[2]。见图3。

图2 胃镜检查示带蒂肿物 Fig.2 Imaging of the pedicle neoplasm by gastroscopy

图3 胃镜下电凝切除肿物Fig.3 Imaging of tumor resection by electrocoagulation under gastroscopy

2.4 病理检查

镜检所示3例瘤体表面均被覆正常十二指肠黏膜,黏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Brunner腺结节状增生,粗细不一的平滑肌束将其分隔为小叶状,间质内见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图4)。病理诊断:十二指肠BGH。

图4 病理检查示十二指肠 BGH(HE×100)Fig.4 Imaging of duodenal Brunner's gland hamartoma b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HE×100)

3 讨论

十二指肠BGH通常大于5 mm,占十二指肠所有良性肿瘤的10.60%,在215 000例尸检中发现占0.08‰[3-4]。多见于50~60岁人群,男女发病率相似[5]。病变部位常见于十二指肠球部(57.00%),其次是十二指肠降部(27.00%)和十二指肠水平部(7.00%)[6],病变可由球腔脱入胃窦[2,7]。依据病变形态将其分为3型:①弥漫结节样增生型;②结节状增生型;③单发瘤样增生型,其中后者最常见,包括有蒂或无蒂两种分型[8]。肿物大小不同,患者临床表现也不同,较小时,患者可无临床症状,只在行胃镜检查时发现;较大时,患者可有消化道出血或梗阻症状,如黑便、呕吐、腹胀和腹痛等。带蒂肿物可引起肠梗阻和肠套叠[9-10]。而出血和病变发生部位与BGH大小有关,位于十二指肠降部或水平部的病变容易出血[11]。

BGH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有3个假说,分别是过度胃酸假说、胰腺炎相关假说和炎症假说[11]。文献[11]提到,有一项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在BGH发病中影响的研究,7例BGH中有5例同时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由于普通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发病率高和这种病变的罕见程度,所以并未证实两者存在相 关性。

因病变组织在黏膜下,故常规的胃镜下活检无法确定组织的性质,其诊断往往需要大块组织活检或切除病变组织后进行病理检查才能确定。目前,很少有病例报告中报道通过CT增强扫描可以判断BGH病变的性质,但其作为二线检查方法,可以明确BGH的发病部位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对于无症状的BGH患者,尽管存在一些争议,仍有文献报道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保守治疗是适宜的[12]。也有文献[13]报道,对于大于2.0 cm的肿瘤,即使无症状,也建议进行治疗,可根据情况采用内镜或手术治疗。内镜治疗优先用于有蒂病变,一般应用内镜下圈套器高频电切除术。但有些瘤体较大、蒂部较粗的病变,为避免出血,可使用金属钛夹对称结扎蒂部阻断血供后,再行高频电圈套切除。如果内镜治疗失败,特别是在怀疑恶性肿瘤的情况下,可进行手术治疗[2,14]。

本研究中的3例患者均行胃镜下电凝电切除病变,行病理检查证实为BGH,术后无并发症,预后较好。

综上所述,胃镜下摘除BGH因创伤小、安全有效,应作为BGH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球部圈套肿物
横切面与纵切面联合定位法在乳腺肿物微创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狼的圈套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激惹型脂溢性角化病的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表现
小小数迷泽西之时间圈套
篮球
一饿就胃痛其实也是病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铋剂四联疗法联用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温度计为何能显示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