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与炼金术士之门》中的时间观

2019-03-13 10:31梁童童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期
关键词:自由意志特德时空观念

梁童童

摘 要:《商人与炼金术士之门》是美籍华裔作家特德·姜(Ted Chiang)的一则中篇小说。小说以时间旅行为主题,采用几个故事相互嵌套的模式构成一个整体,结构精巧,寓意深远。故事情节展开的关键物品——时间之门,以“虫洞”这一物理学上的概念为理论基础,各个情节之间的衔接也严密地合乎逻辑,然而在过去、现在、未来交织成一体的背后,那个推动这一切开始的最原初的力,指向的却是“安拉”。本文将从其叙事的时空结构出发,剖析作者在其中呈现的时间观念,并进一步探寻故事背后深远的哲思。

关键词:特德·姜;时空观念;宿命论;自由意志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2

一、回环交错的时空结构

《商人与炼金术士之门》的叙述模式是一种大故事嵌套小故事的模式。小说分为几个事件发生层,最表层为讲述者——商人福瓦德,向巴格达的皇帝哈里发讲述他自己的经历,是最表层的故事;在他自己的经历里,又嵌套着炼金术士巴沙拉特向他讲述的另外几个故事,这些故事在小说结构中位于第二层。而巴沙拉特讲述的哈桑、阿吉布和拉尼娅三个故事中间,又涉及到同一人物在二十年前后两个时空的分支故事,这又构成了整个体系的第三层。在这篇小说中,几个层级的故事通过巴沙拉特和时间之门纠缠在一起,各个人物,甚至同一人物在不同时空的“分身”都参与着彼此的人生,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共同构成一个故事整体。

读者进入文本的时候,就位于第一层级的故事的最新进度,也就是说,事件和叙述保持着同步的发展速度,人物对自己接下来的境遇,也和读者一样是无知的状态。但是,当故事快要结束时,真正的时间线才浮出水面——对于福瓦德自己来讲,当前的时间确实是人生的“最新进度”,但宇宙的时间进程却是在二十年之前。福瓦德先从真正的“现在时态”的巴格达去往开罗,然后在开罗利用时间之门穿越回到了二十年前,又从开罗一路辗转最终来到了二十年前的巴格达——这个二十年前的巴格达,就是“现在时态”的福瓦德给读者(其实是给皇帝)讲述故事的地方。

我们不妨来做一个想象:时间轴是一棵大树,同一时间的无数个地点,坐落在大树的同一高度生长出的树枝之上;有无数根这样的树枝生长在大树的不同高度。福瓦德在其树枝上往一个方向走一段距离,借助藤蔓落到下方的树枝上,再往相反的方向走,最终到达本来位于他正下方的那个点。他的运动轨迹,正好构成了一个回环的形状。

然而,福瓦德从“现在”穿越回到“过去”完成自己的心愿之后,因为身无分文又路途遥远,并不能立即返回开罗,通过时间之门回到他本来应该在的时空,所以,这意味着并不属于这个时空的他要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二十年前的世界,会出现两个福瓦德,都在过着自己全新的生活;与此同时,“现在”的世界,没有福瓦德这个人存在。

然后,这存在于过去的现在,受到现在纠缠的过去,会像事先安排好一样,有条不紊、恰如其分地,共同融合成早已注定的未来。在这里,时间的火光不再是顺着丝线单向度地燃烧,它可以从其中的任何一点开始,向两头蔓延;或者,干脆时间就不再是线性的,莫若把它比作一个球体,无所谓始于终,从任何一点出发都可以到达另一点,然而,无论个体在其中如何荒唐地行进,其轨迹都是与这个整体完美契合的零件而已。时间,永远孤傲地自持着。

二、宿命论的证明题

我们一般认为,世界之中发生的事件之间是因果关系,前后相继;并且,由于时间既不可超越也不可回溯的特性,每个生命体、每个物件真正拥有的其实也只有“此刻”。于是,当我们的哲学家开始探讨宿命论和自由意志的时候,发现很难从逻辑上去证明到底哪一方更站得住脚——时间的这个特性决定了此类命题是不可证伪的。

只有当一个命题有可能被证明为错,但还未被证明为错的时候,它才可以暂时被视作真命题[1]。

我昨晚做出一个决定,我想证明,我做出这个决定完全是出于我的自由意志,而不是上天的决定。我要证明这个命题是真的,我就必须要证明它是能够被证伪的。我要做的便是:找出这个决定存在被某种类似于“绝对精神”支配的可能。然后我发现,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做出决定的时刻已经过去,我再也没有机会去探寻过去某一事件的发生到底是必然还是偶然。[2]

但是,如果擁有时间机器,那是否意味着,宿命论和自由意志之间的争论可以有一个结果了呢?

《商人与炼金术师之门》其中的时间像是一个澄澈的球体,空灵、完美又从容。整篇小说,三个层级的故事建构,都没有离开对“宿命”的探讨。时间机器的设定,实际上就是为宿命论者和自由意志者提供了一个解决论争的可能。如果我能够回到过去,在某些“偶然”的时刻做出一点与已经发生的“过去”不同的选择,从而发生某些改变,是否就可以证明宿命论和自由意志哪个才是真实?

小说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涉及到“已发生的”时空对“未发生的”时空之间的相互纠缠,我们姑且看作是作者借用故事的形式,在进行一次一次的证明。

哈桑的故事里,哈桑这个绳匠的发迹全部归功于未来的自己的指点,现在的哈桑一心想顺利成为未来的哈桑,而未来的哈桑也没有什么遗憾需要现在的哈桑来付出行动做出某些改变,“现在”循着“未来”留下的轨迹,发展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人生。

阿吉布的故事就不一样了。现在的阿吉布不满其未来的生活状态,竟然从未来的自己手里偷走了一笔财富挪到现在来大肆挥霍,结局竟然是挥霍殆尽之后,阿吉布再一次勤勤恳恳地打工攒钱,就是为了在某一天,过去的自己前来偷走它,因为只有这样,他才算是偿赎了自己贪婪的罪过。明明是想改变,却阴差阳错地走上了相同的道路。

拉尼娅的故事则更具戏剧性,她的过去、现在、未来交织在一起,不仅决定了她自己的命运,也决定了丈夫哈桑的命运。但是,纵览这三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就算有了时间机器,人可以自由地穿梭于过去、现在、未来,去参与、行动,而因果律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依然那么严谨地发挥着作用,将事件连接起来;但是与此同时,它又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因即是果,果就是因——永恒的循环。

我们仿佛又看到了福瓦德那个故事里的“时间”,它依然那么透亮,优美,却让人心生出莫名的恐惧:它告诉我们,一切的一切,个体的行动,无论是顺从还是叛逆,从始至终业已注定。

难道宿命论才是真的?我们引以为豪的自由意志当真是个笑话吗?

三、“一张壁毯的两面”

“偶然事件和有意安排,尊敬的先生,它们是同一张壁毯的两面。您或许觉得某一面更好看,但您不能说只有这一面才是真的,另一面是假的。”[3]

所谓的必然和偶然,本就是不能够分得特别清楚的,因为人用于体验世界的方式,除了逻辑分析,还有名为"感觉"之物;我们之所以不愿意放弃自由意志存在的可能,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种令人心生向往的价值,更是因为它确确实实存在于个人的生存体验当中。

我们这几位“受困”于命运的轮回之中的人物,福瓦德想要探寻妻子命运的真相,哈桑想要成为富翁,阿吉布是为了惩罚自己并偿还罪孽,拉尼娅是为了生活的幸福,有目的,有行动,如果这不算是自由意志,那么什么才是?

这样的话,《商人与炼金术士之门》这篇小说不仅证明了宿命论为真的同时,也证明了自由意志也是真实存在的,就像一张壁毯的两面。

听上去似乎有点耸人听闻,但其实我们只要稍微回溯一下上一节关于命题证伪的部分,这个结论其实已经昭然若揭。宿命论和自由意志之间一定要二选一的话,那么如果两个都非真,岂不是也可以说两个都非假?

我们也可以暂时不理睬这个强盗逻辑,关注一下“自由”这个概念。自由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感觉;只要一个人,他说他感觉自己不受拘束,十分的自在、轻松、愉快,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感觉自己是自由的;只要他感觉自己是自由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确实就是自由的。

回到小说中来。即便是有可能要重新经历一遍世界已经过去的二十年的福瓦德,对于他个人来讲,也是新的二十年,因为“虽说过去无法改变,回到过去时,你仍旧可以遇到出乎预料的事件。”而一直处于故事中心的炼金术士巴沙拉特,他本人其实就是宿命和自由为一体的化身:他早在二十年前就遭遇了今天的福瓦德,并且很可能知道了他这次回到过去的旅行是否实现了他的心愿。二十年过去,当他离开开罗,来到巴格达开张第一家分店的时候,他早已预料到了和福瓦德的“第一次相遇”是何種情形。然而,一切的发生又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顺理成章。

这样相似的情形在特德·姜的另一篇小说《你一生的故事》里表现得更明显,也更观念化。在那篇小说里,女主人公获得了和一种能同时“回忆”过去和未来的外星生物相似的能力。一方面,未来的片段不时在她的“记忆”中闪现,有些事情她早已知晓;另一方面,她还是生活在因果线性的世界中,每一个判断,每一次行动,每一种情绪又在当下自然而然地发生着。已知的世界和未发生的世界,俨然是完美而圆融的一个整体。

所谓宿命,就是自由。

《商人与炼金术士之门》里的人物,对循环的命运那平和的心态之下,是对于安拉虔诚的信仰。他们甘愿成为安拉安排世间万物的工具,甘愿成为这宇宙大舞台上的一个人偶,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一切循环的命运,从故事的发生逻辑里找不到其起点——哈桑的“第一次”发财是从何而来?阿吉布的“第一箱”财宝从何而来?跨越时间的穿梭没有起点,一切都是为了另一个时空的存在而存在。

作者把唯一可以解释的可能给了神。其意下如何,值得玩味。

注释:

[1]举个例子,假设命题A“椰子都是甜的”,如果我能找出一只不是甜味的椰子,那么这个命题就是假命题。这就说明命题A是可以被证伪的,只要我还没找出不甜的椰子,这个命题就可以暂时被接受为是真命题。

[2]如果我要证明“我的决定是受命运的支配”,结果也是同样的:无法证明。

[3][美]特德·姜.软件体的生命周期.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年第一版,201页。

参考文献:

[1]曹天元.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北京:北京联合出版中心,2013年9月.

[2][美]特德·姜.软件体的生命周期.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年5月.

[3][美]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年10月.

猜你喜欢
自由意志特德时空观念
最好的老师
实验室里的“自由意志”
伊壁鸠鲁眼中的快乐
探析秘书之独立人格
镜头中的组诗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参考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