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浆改质沥青与其SBS改性沥青性质关联研究

2019-03-15 08:57周晶晶王凤武胡云虎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9年3期
关键词:改质油浆馏分油

周晶晶,程 健,王凤武,向 丽,胡云虎

(1.淮南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3.武汉工程大学绿色化工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催化裂化油浆目前主要作为廉价燃料油使用,但其富含芳烃,若作为道路沥青的调合组分,则可提高其附加值[1-3]。同时,原油重质化的加剧,导致减压渣油的产量越来越多,从原油深度利用的角度考虑,需加强对减压渣油的合理利用。为满足我国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可利用催化裂化油浆掺兑减压渣油制备道路沥青。但由于普通道路沥青性能很难达到较高标准的要求,因此可以采用现已广泛研究和应用的聚合物SBS对其改性,制备SBS改性油浆改质沥青[4]。

本课题将预处理后的催化裂化油浆掺兑配制沥青原料(由减压渣油按一定比例与70号沥青调合)制备油浆改质沥青,再用掺量(w)为4.5%的SBS对其改性制得SBS改性油浆改质沥青。通过分析配制原料和油浆改质沥青的族组成,结合SBS改性油浆改质沥青的性质,以及通过荧光显微照片分析SBS在不同油浆改质沥青中的分散状态和微观结构,研究油浆改质沥青性质与SBS改性油浆改质沥青性质的对应关系。

1 实 验

1.1 试验原料

催化裂化油浆、减压渣油和70号沥青,均由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提供,基本性质见表1;YH-791线型SBS,由湖南岳阳炼化公司提供;稳定剂,实验室自制。

表1 原料的基本性质

1.2 配制沥青原料

将70号沥青(Ⅰ)和减压渣油(Ⅳ)按质量比75∶25(Ⅱ)和50∶50(Ⅲ)调合制备配制沥青原料,性质见表2。

表2 配制沥青原料的性质

1.3 改质沥青的制备

将催化裂化油浆通过原油实沸点蒸馏仪进行减压蒸馏,切割成轻馏分油、重馏分油和剩余残油。将重馏分油与残油按1.5∶1质量比混合后得到预处理油浆,按预处理油浆与配制沥青原料的质量比为20∶80分别加入配制沥青原料Ⅰ,Ⅱ,Ⅲ,Ⅳ,调合制成油浆改质沥青A,B,C,D。

在温度为150 ℃下,将掺量(w)为4.5%的SBS加入重馏分油中溶胀1 h(SBS掺量按照油浆改质沥青总质量计算),然后按重馏分油与残油质量比为1.5∶1加入残油,按(重馏分油+残油)与配制沥青原料质量比为20∶80分别加入配制沥青原料Ⅰ,Ⅱ,Ⅲ,Ⅳ,稍作搅拌后,在温度为170 ℃下剪切1 h;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占SBS掺量的15%),在温度为170 ℃下发育1 h,即制得SBS改性油浆改质沥青SMA,SMB,SMC,SMD。

对制备的SBS改性油浆改质沥青,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JTJ 052—2000》进行性质分析和评价。

2 结果与讨论

2.1 油浆改质沥青的性质

4种油浆改质沥青的性质见表3。由表2和表3可知,配制沥青原料与油浆改质沥青的饱和分相当,芳香分和沥青质的含量明显增加,胶质含量减少。由表3可知:4种油浆改质沥青的饱和分含量相当;随着配制沥青原料中减压渣油含量的增加,油浆改质的沥青芳香分和沥青质含量减少,胶质含量增加,软化点相当,10 ℃延度明显下降,25 ℃针入度略有增加,针入度指数降低,说明油浆改质沥青的低温性能变差,且温度敏感性增强。

表3 油浆改质沥青的性质

2.2 SBS改性油浆改质沥青的性质

4种SBS改性油浆改质沥青的性质见表4。

表4 SBS改性油浆改质沥青的性质

由表3和表4可知:随着油浆改质沥青(由A到D)芳香分含量的减少,SBS改性油浆改质沥青(由SMA到SMD)的软化点和25 ℃针入度略有变化;针入度指数和5 ℃延度明显减小。由表4可知:SBS改性油浆改质沥青经薄膜烘箱老化后的质量损失均比较小;老化后延度衰减严重,均远低于I-D级标准,说明老化后低温性能很差。老化过程中,沥青中的轻组分挥发,且各组分按照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的方向转化,使饱和分、芳香分含量降低,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增加,沥青的柔韧性变差,低温抗变形能力变弱[5]。此外,由于聚合物SBS存在一定程度的降解,使其黏弹性降低,也会导致沥青老化后低温性能变差。

2.3 油浆改质沥青的组成对SBS改性沥青微观结构的影响

采用荧光显微镜观测SBS在沥青中的分散状态和微观结构,SBS改性油浆改质沥青的荧光显微照片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从SMA到SMD,SBS相与沥青相的界面越来越清晰。在A中SBS的颗粒最小,分散最为均匀,且与沥青的界面最为模糊,这是因为SBS吸收油浆改质沥青中充足的轻组分后溶胀,形成了稳定的三维网状结构,使得两相的界面层厚度较厚,结合更加紧密[6];在B和C中,SBS仍是以小颗粒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沥青中,但颗粒有所增大,相界面逐渐清晰,并且部分SBS颗粒之间以絮状结构连接;在D中SBS的颗粒最大,且多呈连续的絮状。说明油浆改质沥青的组成对SBS在沥青中的分散状态和微观结构有着显著的影响,SBS与A的相容性较好,与D的相容性较差。

图1 SBS改性油浆改质沥青的荧光显微照片

结合表3和表4,分析对比A,B,C,D的组成及其与SBS改性后性质的关联性可知,油浆改质沥青性能较好时,其SBS改性后的性能也较好。油浆改质沥青经SBS改性后,软化点提高、25 ℃针入度明显变小,针入度指数增大。说明经SBS改性后,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减弱,高低温性能得到改善,抗老化性能也有所增强,但老化后5 ℃延度衰减严重,不能满足I-D级标准要求。

2.4 SBS改性缩合油浆改质沥青的制备及其性质

为进一步改善SBS改性油浆改质沥青抗老化性能,调整催化裂化油浆的预处理方式,即:在温度为200 ℃下,将交联剂加入催化裂化油浆中,反应1 h得到缩合油浆。对其进行减压蒸馏,依次得到缩合轻馏分油(收率19.56%)、缩合重馏分油(收率52.79%)以及剩余的残油(收率27.65%)。将(缩合重馏分油+缩合残油)和配制沥青原料Ⅰ按20∶80的质量比调合,制备出缩合油浆改质沥青E,其性质见表5;然后用SBS对其改性,制得SBS改性缩合油浆改质沥青SME,其性质见表6。

由表3和表5可知,与油浆改质沥青A相比,缩合油浆改质沥青E的芳香分和沥青质含量增加,饱和分和胶质含量减少,使沥青组分的配伍性发生改变。SBS吸收轻组分后充分溶胀,且在外部剪切力的作用下,能够被剪切成细小的微粒并均匀分散在沥青中。虽然沥青质含量有所增加,但仍有适当含量的轻组分使吸附有胶质的沥青质分散在其中,使SME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此外,由于E的配伍性很好,减缓了SME性能衰减的速率,使其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

表5 缩合油浆改质沥青E的性质

由表4和表6可知:SME的各项性质均符合I-D级标准要求,且其各项性质均优于SMA与SMA相比,SME的软化点较高,5 ℃延度明显增加,针入度指数略高,热储存后上下端温度差小;薄膜烘箱老化后,质量损失小,25 ℃针入度比相当,5 ℃延度明显提高。说明SME的高低温性能很好,且温度敏感性弱,具备良好的热储存稳定性和薄膜烘箱老化后性质。

表6 SME的性质

2.5 缩合油浆改质沥青的组成对SBS改性沥青微观结构影响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测到SBS在缩合油浆改质沥青E中的分散状态和微观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SME的荧光显微照片

由图1和图2可知,SBS在E中的颗粒小于在A中的颗粒,且SBS相与沥青E相之间的界面模糊,相容性好,这是因为缩合油浆改质沥青配伍性较好,芳香分含量高,SBS吸收轻组分后充分溶胀,在高速剪切机的作用下,更容易分散开来。此外,在相界面上形成了较厚的吸附层,从而使SBS与沥青之间的界面性质得到提高,因此SME的性能较好。

3 结 论

(1)油浆改质沥青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SBS改性油浆改质沥青的性质,即油浆改质沥青的性质较好时,经SBS改性后的沥青性质也较好。

(2)由族组成分析可知,油浆改质沥青中的芳香分含量较高时,SBS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较低,高低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较好。

(3)通过分析荧光显微照片可知,油浆改质沥青中芳香分含量减少时,SBS颗粒增大,且逐渐形成絮状结构,相界面逐渐清晰,易发生聚集,使SBS改性沥青的宏观性质变差。

(4)对比SBS改性油浆改质沥青与SBS改性缩合油浆改质沥青的性质可知,SBS改性缩合油浆改质沥青的性质较好,并满足SBS改性沥青I-D级标准。

猜你喜欢
改质油浆馏分油
一种催化装置分馏塔塔釜回收轻组分的方法
全馏分粗油浆在沥青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沥青蜡含量馏分油取样方法的探讨
催化油浆与脱油沥青制备防水卷材技术研究
煤焦油中含氧化合物类型及赋存形态研究
降低生产成本的中馏分油氧化脱硫新技术
减二线蜡油加氢改质生产白油的研究
燃料改质在铁路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利用催化裂化装置改质常压直馏汽油
浅谈进行稠油降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