馏分油

  • 费托合成减压馏分油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及结晶形貌
    线油(简称减压馏分油,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煤制油分公司提供);甲苯,丁酮,甲基异丁基酮,乙酸乙酯,异丙醇,正己烷,环己烷,乙醇(均为分析纯,购自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试验用水为实验室自制去离子水。1.3 试验装置和方法1.3.1 减压馏分油元素组成与化学组成的测定所谓盈利能力,通常来讲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一般用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和资本收益率六项。由前文分析可知

    洁净煤技术 2023年8期2023-09-01

  • 氢气在馏分油中溶解度的模拟研究
    方向发展,提高馏分油加氢效率是必经之路。在传统加氢工艺中,反应氢耗来自进料馏分油中溶解的氢气。因此,如何提高氢气在馏分油中的溶解度,对实现加氢工艺升级和提高燃油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氢气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是热力学参数[2],溶解过程的温度、压力及溶剂的组成、性质都会极大影响氢气的溶解度。朱天星等[3-4]利用实验和建模的方法研究了氢气在柴油中的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增大。罗化峰等[5-7]分析了氢气在几种烃中的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氢气

    石油化工 2023年2期2023-03-15

  •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煤直接液化深度加氢馏分油中特殊气味的分子组分
    为煤直接液化全馏分油,全馏分油继续加氢可生产出合格的汽、柴油产品[3]。它是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短缺、平衡能源结构及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煤直接液化深度加氢馏分油,具有硫、氮及多环芳烃含量低、环烷烃含量高、凝点低等特点[3],是生产轻质白油的优良原料[4,5]。煤直接液化油属于清洁燃料,其溴指数、铜片腐蚀等指标均满足现有轻质白油标准,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要求,也开发出低芳甚至无芳的环保型油品。这种深度加氢的馏分油为大中型企业生产合成

    分析仪器 2022年5期2022-10-14

  • 青海混合原油评价与加工方案的选择
    油切割成不同的馏分油,原油及其馏分油性质的测定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方法进行实验[1]。2 实验结果2.1 青海混合原油的一般性质青海混合原油的性质(见表1)。由表1 可知,青海混合原油的密度是846.3 kg/m3、沥青质的含量为0.2%、硫含量为0.47%、氮含量为0.17%、蜡含量为19.05%,具有密度小,氮、硫含量较低,凝点低的特点,沥青质的含量较低,蜡含量较高,属于优质轻质原油。表1 青海混合原油性质根据我国原油的分类方法[2],将青海原油按常压

    石油化工应用 2021年8期2021-09-17

  • 润滑油加氢装置生产变压器油基础油技术研究与工业生产
    常二线和减一线馏分油进行了性质分析,详见表1。表1 常二线和减一线馏分油性质分析通过表1数据我们可知:①减一线馏分油,倾点为-42℃,CN值较高,硫含量和氮含量均不高,馏程范围合适,是生产变压器油基础油的优质原料。②常二线馏分油,其40℃运动黏度仅为4.723mm2/s,闪点为100℃,所产变压器油基础油的收率将偏低。根据常二线和减一线馏分油的产量及润滑油加氢装置的剩余负荷计算,任意单一进料已能实现装置满负荷运行,因此基于上述数据分析选择减一线馏分油作为生

    商品与质量 2021年7期2021-04-02

  • 关于沥青蜡含量馏分油取样方法的探讨
    沥青;蜡含量;馏分油;取样方法蜡含量是评价道路石油沥青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的测定结果可以指导沥青的生产操作、工艺改进和优化。眼下中国应用的沥青蜡含量测定方法有很多,行业通用的是交通部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T0615-2011沥青蜡含量实验(蒸馏法),该标准采用的是蒸馏法。即以蒸馏馏出油后,去除妨碍蜡含量测定的胶质和沥青质,将蜡在规定的溶剂用冷冻过滤的办法分离出来,最终以质量%表示。蒸馏法测定沥青蜡含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10期2020-11-19

  • 焦化轻蜡油掺炼加氢柴油试验研究
    的原料油为焦化馏分油, 其中加氢改质原料油中的氮含量在3 500~4 000 μg/g,受装置压力等级限制与高氨分压的影响, 加氢石脑油的收率不能满足下游重整装置的需求,且加氢柴油销路受困。舟山石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将过剩的加氢柴油进行回炼以多产重整原料。为了更为经济高效地将加氢柴油转化为重整原料, 本文通过分析舟山石化加氢柴油窄馏分油收率分布与烃类组成分布特点, 选用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院)自主研发的THHN-1加氢预处理催化

    无机盐工业 2020年7期2020-07-09

  • 影响蜡油多产中间馏分油加氢裂化催化剂因素的规律研究
    液体收率、中间馏分油选择性和>350℃馏分油转化率。综合表1和图1可知,以NNY分子筛为酸性组分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优的脱硫脱氮效果,尤其是脱氮效果明显优于以其他两种分子筛为酸性组分制备的催化剂。因此,选择以NNY分子筛作为以蜡油为原料多产中间馏分油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的酸性组分。2.2 分子筛含量对加氢性能的影响NNY分子筛含量不同的催化剂加氢性能评价结果如表2、图2和图3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随催化剂中分子筛含量的增加,液体收率、中间馏分油收率均呈下降趋势,

    工业催化 2020年3期2020-04-21

  • 渤海环烷基轻质馏分油的综合利用
    -6环烷基轻质馏分油为原料,采用蒸馏切割、白土精制工艺,制备系列润滑油产品。试验结果表明:以QHD32-6常二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蒸馏切割工艺制得的馏分油,经白土精制可以得到符合GB/T 23971-2009要求的L-QB 280型导热油基础油;以QHD 32-6减一线馏分油为原料,经蒸馏切割工艺可以得到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市场要求的环保橡胶油产品;以SZ36-1减二线馏分油为原料,经白土精制工艺制得的金属切削液基础油与原料油相比,氮含量、颜色明显变浅,同时

    当代化工 2019年4期2019-12-03

  • 煤焦油中含氧化合物类型及赋存形态研究
    50 ℃该4个馏分油,并对各馏分油进行了N、S和O含量的分析,尤其针对酚类组分及其它含氧化物的特点进行了定量或定性分析。元素分析参考方法标准SN/T 3005,酚类化合物的分析采用CCRI专利方法。3 结果与讨论3.1 煤焦油的基本性质对选取的4种煤焦油进行基本物理化学性质的分析,其分析结果见表1。表1 煤焦油的基本性质分析结果由表1可知,1号和2号CDO属于较为典型的高温煤焦油,3号CDO和4号CDO属于较为典型的中低温煤焦油。从氧含量可看出,中低温煤焦

    煤质技术 2019年4期2019-08-28

  • 基于预加氢的煤焦油重质馏分油供氢性能研究
    ]。煤焦油重质馏分油是煤焦化的副产物,具有多环芳烃含量高,硫、氮、氧含量高,机械杂质含量高等特点,是一种劣质油,经预加氢处理后与煤共同加氢时和煤粉的相容性好,适合作为煤油共炼的溶剂油[12-13]。本课题对煤焦油重质馏分油进行预加氢处理,探讨煤焦油重质馏分油预处理前后的供氢性能变化,深入研究煤焦油重质馏分油的供氢性能变化机理,为重质油在煤油共炼工艺中的高效清洁转化提供理论指导。1 实 验1.1 原 料原料油为陕西榆林某兰炭厂煤热解装置副产的中低温煤焦油经蒸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9年3期2019-03-15

  • 降低生产成本的中馏分油氧化脱硫新技术
    司已开发一种中馏分油氧化脱硫新技术(称为Sulfex),能在接近常压和常温条件下脱除中馏分油中所含的硫,与常规加氢脱硫技术相比能降低50%生产成本。在Sulfex工艺中,含硫的中馏分油首先用过氧化氢氧化生成砜,然后将油与砜分离。APT公司还开发了一种在Sulfex工艺中的专用方法,使氧化反应和砜分离按周期重复完成。过氧化氢和其他试剂快速与油形成乳化液,使被氧化的硫化合物容易分离,用液体或固体吸收/吸附材料从工艺过程中除去,然后循环。APT公司已在小型装置上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19年1期2019-02-14

  • 高含氯馏分油中有机氯的酸洗法脱除研究*
    的高含氯原油的馏分油展开,根据其中主要有机氯化物的碱性特点,考察了酸洗脱氯方法的脱氯效果。1 方 法根据有机氯含量及主要有机氯化物存在形态的分析结果可知:高含氯原油及其馏分油中有机氯含量较高,主要集中在煤油、柴油馏分段内,氯质量分数可超过1 000 μg/g。有机氯化物的主要存在形态为5-氯-2-甲基苯胺及其异构体和二氯甲基苯胺,且氯代苯胺类有机氯约占总有机氯的80%,其次是一些氯代甲苯等氯代芳烃。由于氯代苯胺类物质化学结构的碳氯键较稳定,很难通过亲核取代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2018年1期2018-03-23

  • 中国首次向美国出口汽油
    从中国进口中间馏分油的数量一直在增加。2016年11月中旬,美国PADD Ⅴ地区从中国进口的中间馏分油(柴油和喷气燃料)已比2015年平均水平翻了一番,达1.16×104bbl/d(1 bbl≈159 L),占该地区中间馏分油进口总量的9.6%。美国西海岸增加从中国进口中间馏分油被认为是中国柴油需求下降导致产品结构性过剩从而需要出口的结果。中国向地方炼油厂发放原油进口配额据说会进一步加剧中间馏分油供应过剩。[许建耘摘译自Worldwide Refining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7年3期2017-04-07

  • 环烷基侧线馏分油制备混装乳化炸药复合油❋
    0)环烷基侧线馏分油制备混装乳化炸药复合油❋牛 毓 吴 嫡 李 娜 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500)以环烷基原油S的侧线馏分油A、B、C为原料制备一种现场混装乳化炸药复合油产品,通过稳定性试验以及爆炸性能测试考察复合油产品的性能,并与国内同类型产品从性能及成本两方面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原油S的减压侧线馏分油可以制得合格的混装乳化炸药复合油,m(馏分油A)∶m(馏分油C)在9∶1~7∶3之间、m(馏分油B):

    爆破器材 2016年4期2016-09-10

  • 绥中36-1常二线馏分油脱酸工艺分析
    36-1常二线馏分油脱酸工艺分析郭莎莎,许海龙,张海洪,曹逸飞(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第三实验室,山东青岛266555)中海油渤海湾原油基本都属于高酸原油,高酸原油在加工的过程中会对设备管线造成严重的腐蚀,而且对石油产品的使用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解决高酸原油脱酸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以自制催化剂,采用绥中36-1常二线馏分油为原料考察其脱酸工艺条件。在试验考察的范围内,得出催化剂加入量(16w%)、反应温度(300℃)、反应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8-17

  • 中海油130亿元馏分油综合利用项目投产
    海油130亿元馏分油综合利用项目投产2016年7月4日中海油总投资达130亿元的大榭石化馏分油综合利用项目在浙江宁波正式投产。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生产近20种化工产品及柴油、喷气燃料等油品,可满足浙江省及周边地区石油化工品市场的增长需求,带动地方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向多元化、精细化、一体化发展。大榭石化馏分油综合利用项目拥有15套国内领先的生产装置,年产量达7 Mt。其中,芳烃类产品1.5 Mt、丙烷80 kt、丙烯420 kt。以原有的常减压蒸馏装置生产的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6年10期2016-04-06

  • 抽中间馏分油增产航煤的工业应用
    540)抽中间馏分油增产航煤的工业应用吴海生 黄小波(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炼油部,上海 200540)根据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拥有800 kt/a航煤临氢脱硫醇装置与1 500 kt/a中压加氢裂化装置的现状,通过抽出中压加氢裂化装置中间馏分油送到航煤临氢脱硫醇装置汽提塔汽提,达到增加航煤产量、降低柴汽比的目的。工业应用表明:中压加氢裂化装置调整切割出中间馏分油,航煤临氢脱硫醇装置汽提塔通过控制汽液相平衡和轻油馏分抽出量,可以确保在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16年6期2016-02-17

  • 馏分油氢转移能力的测定与分析
    710065)馏分油氢转移能力的测定与分析李凤绪1,王成林1,杨梅1,郭磊2,王利强1,孙丽娜1,姜坤1,秦玉洁1(1.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分公司,河北 任丘 062550; 2.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采用管式反应器考察了三种馏分油的受热氢转移能力,用气相色谱分析反应产物,并根据实验结果改进了氢转移能力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不同的馏分油/探针比,测得的馏分油氢转移能力不同,随着馏分油/探针比的增大,氢转移能

    当代化工 2015年3期2015-12-29

  • 蓬莱19-3原油的环烷酸腐蚀研究
    20G2.2 馏分油腐蚀性的影响温度的高低对环烷酸腐蚀性影响较大。图2,图3,图4分别为235~360℃馏分油,360~450℃馏分油,450~524℃馏分油的腐蚀速率。从图中可以看到温度从260℃升高到280℃,材质的腐蚀速率加快,环烷酸的腐蚀性增强,这是由于小分子量的环烷酸与金属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较低,在较低的温度下活性较高;在这段温度中馏分油中的环烷酸对材质的腐蚀属于活化控制,腐蚀速率随温度升高增大,并在280℃处出现腐蚀速率的极值。随着馏分油中的温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2012年6期2012-10-25

  • 馏分油烃类碳数分布的气相色谱-场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定
    00083)重馏分油烃类碳数分布的气相色谱-场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定祝馨怡,刘泽龙,田松柏,刘颖荣(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将重馏分油分离为饱和烃和芳烃组分,并通过气相色谱-场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C-FI TOF MS)分别进行分析。根据分子离子峰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可实现化合物的定性分析,根据分子离子峰强度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到重馏分油饱和烃和芳烃的碳数分布信息。与现有的ASTM D 2786和D 3239烃类组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2年3期2012-09-01

  • “兼产中间馏分油和尾油的加氢裂化技术开发”通过技术评议
    的 “兼产中间馏分油和尾油的加氢裂化技术开发”项目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组织的技术评议。石科院通过活性组分及配比的优化、载体孔结构和酸性组分的优化,开发出了兼产中间馏分油和优质尾油的第三代尾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RHC-131。与第二代尾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RHC-3相比,在相同转化深度下,RHC-131催化剂中间馏分油选择性提高4.9百分点,产品尾油链烷烃含量提高5.1百分点,尾油BMCI值降低0.8个单位;催化剂活性、中间馏分油选择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2年12期2012-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