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与恭王府萃锦园造园要素浅析

2019-03-15 04:14霍蕾曾祥余段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安徽建筑 2019年2期
关键词:拙政园假山水体

霍蕾 ,曾祥余 ,段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中国园林滥觞于商、周、秦、汉时期,早先以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要目的,后来逐渐转化为游憩观赏;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转折,开始形成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等类型;盛于隋唐时期,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有所提高;在宋、元、明、清时期趋于成熟。就地域来说,园林可分为南方园林和北方园林。总体风格上,南方园林活泼、淡雅小巧、精致,北方园林庄严、富丽崇高、气势硬朗。

1 拙政园与萃锦园概述

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东北隅,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拙政园分东园、中园、西园三个部分。东园山池相间,尽显开阔疏朗;西园水面迂回绵延,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各具特色;中园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其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临水而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全园山水环绕,花木繁茂,建筑精美,浓缩了江南园林艺术的精华,是南方园林艺术特征的集中体现。

恭王府萃锦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王府前身为和珅府邸,后咸丰皇帝将府邸收回改赐给恭亲王奕,后世称恭王府。王府被后罩楼隔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南侧府邸堂皇庄重,北侧花园优美繁华。萃锦园分为三条轴线和府邸内中、东、西三组院落相对应,其东、南、西三面被马蹄形的土山环抱。全园整体以山体地形为骨架,东部和北部建筑为主,西部和南部以自然景观为主,既有私家园林的委婉曲折,亦不乏皇家园林的宏大气势。

2 异同分析

2.1 规模布局

由于地域、政治和文化等差异,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在规模上不尽相同。拙政园总面积约5.2万m2,恭王府占地约3.5万m2,其北花园“萃锦园”的面积2.8万m2,与拙政园核心部分相当。南方园林多受文人思想影响,追求小巧精致的空间意境,加之南方地区细腻灵秀的地域特点,因此在规模上也相对较小。北方私家园林多为官僚贵族所建,虽受南方造园手法的影响,不过因其地理、政治、文化等原因,多追求庄严大气,具有开阔疏朗的特点。

园区的划分上,两园都划分成东、中、西三个部分,讲究“以小见大,咫尺山林”。两者都按照一定的序列进行空间的引导和展示,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萃锦园东路利用地形的高低韵律引起感官和内心上的起伏变化;拙政园入口空间和园林主体建筑远香堂的障景——黄石假山,形成欲扬先抑的空间转换。在平面组织上,萃锦园采用中轴对称的方式,分为东、中、西的三路景观层层递进;而拙政园无工整轴线,而是用多变自由的山水形态模糊三个园区的边界,将景点错落、分散布置,创造出参差自然的空间关系。

萃锦园所代表的北方园林与拙政园所代表的南方园林,总体布局都追求以小见大、循序渐进的意境和空间营造。由于山水、建筑等造园元素的不同面积占比、对称工整与不拘定式的不同平面组织方式,北方园林更显严谨高贵,南方园林更为自由活泼。

2.2 建筑营造

萃锦园和拙政园的建筑都具有使用和观赏的双重作用,一方面满足园主人游赏休息、宴请宾客等需求,另一方面作为景观的一部分。在整体布局、建筑形体、建筑色彩方面两园建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反映出北方园林建筑的大气端庄,南方园林建筑含蓄内向的特点。

整体布局上,萃锦园的建筑骨架沿南北轴线对称,院落与连廊形成的四合院型制的围合空间;拙政园建筑布置并无定法,依托灵活的山水布局,建筑散布于园林之中,互为因借,使得空间层次变化丰富。建筑形体上,萃锦园内的建筑类型有厅堂、戏楼、祭祀性建筑等,规模宏大、端正沉稳;拙政园的主要园区则以亭、榭、楼、阁等观赏性的建筑为主,体量相比厅堂和院落明显较小,秀气灵动。建筑色彩上,萃锦园建筑色彩错彩镂金,鲜艳夺目,凸显王孙气质;拙政园淡雅朴素,几乎所有建筑色彩都以白粉墙、青灰瓦、深棕色或深绿色的木构装修组成,颇有江南民居的娟秀。

2.3 植物配置

萃锦园和拙政园都利用了植物布置来分隔空间或联系空间。在萃锦园,西洋门入口处利用较高的乔木限制视线,起到分隔和引导空间的作用;在拙政园,笠亭景点和与谁同坐轩景点被多层植物群落分隔开来,海棠春坞与听雨轩小院虽有一墙之隔,却利用园墙两侧的植物联系了两个院落空间,使之相对独立但不完全封闭。在意境的塑造上,两园都充分利用了植物的特性和寓意来营造。例如,萃锦园中的蝠池边上种有榆树,因为榆钱与蝙蝠都有吉祥之意;拙政园中,玉兰堂中的玉兰象征富贵,水池中莲花象征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品德。同时,两园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方面有所差异。萃锦园以柏、榆、槐、松、梅、桃等北方树种为主;拙政园中植物种类相对丰富,除了一些常绿树外,还有各类草本植物、观赏性更强的落叶树等的更多选择。

我国南北气候环境的不同导致了南北园林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两园都利用植物的灵活布置作为空间处理的手段,更是将情怀寄托其中,达到了情景合一的艺术境界。

2.4 假山叠石

计成在《园冶·相地篇》中提到“余七分之地,为垒土者四”,适宜的假山置石在园林艺术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在萃锦园和拙政园中,假山都起到了分隔空间、视觉引导的作用。例如,萃锦园的南山、东山等大体划分花园边界,定下全园整体山体地形,将空间格局进行了区分,视觉上也显得层次丰富;拙政园远香堂南部的黄石假山作为一道屏障将入口区与与中部主体建筑很好的分隔开来,同时也营造欲扬先抑的空间转折体验。其次,假山还都用作了柔化界限的造园手法。萃锦园西洋口东西两侧假山院墙相互融合,柔化了院墙界线;蝠厅周边置石软化建筑边界,使其更好地融入自然。拙政园中、西园分界处的月亮门口台阶模糊边界,与自然接触更加和谐。

在山体占总布局的比例上两者存在着一定差距。拙政园山体所占比例为15.8%,整体显得旷远、疏朗;萃锦园中假山占地面积9.2亩,占总面积的21%,山林气氛相对浓厚。同时,两园的假山形态也有所不同:萃锦园假山是主体,东、南、西三面皆为蜿蜒曲折的假山,同周围建筑、围墙一起将整个园林包围在内;拙政园假山则处于辅助水体的地位,山体或位于水中,或邻水掇山,峰与峰之间相依相望。

假山在两座园林造园中都占据重要地位,起着分配空间、淡化界面的作用。但区别在于,北方园林中假山连绵不断,气势宏大;南方园林山体则是秀美灵动,山水相依,富有生机活力。

2.5 水体分布

萃锦园中,水体占地面积2.67亩,仅占总面积的6%。除了集中布置的方塘,园中还有中轴线上形似蝙蝠的蝠池,连接蝠池与方塘的弯月状的月池,以及滴翠岩下的三仙池。而拙政园位于江南,有利于开池引水,园中水体占到了三分之一,与“开池者三”所差无几。东部水呈带状,将散落的景点联系起来;中部的碧水环山,大面积水面作“画板”,建筑依水而建,丰富空间的韵律感;西部水体变化多样,增加造景的层次感。

水体都是两园的视觉中心,起到连接景点的作用。萃锦园中,西侧方塘、月池、蝠池相连,中间有棣华轩以及小桥遮掩,将南北景观串联一起;拙政园里,中部水体将北寺塔和梧竹幽居联系在一起,成为全园最为深远的视景长廊。水体形状上,恭王府水体规整,西侧池子为规整的方形;拙政园水池边界线灵活变化,形状多变。空间表现上,恭王府水体在西侧方塘无廊桥等分隔视线,同时与周边西山以及建筑的对比,视野开阔;拙政园中,小沧浪建筑北侧有小飞虹廊桥架在水面上,分隔水空间,增加了水景的层次。

3 结语

受到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南北方古典园林在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却有更深刻的文化联系。就拙政园和萃锦园来说,前者清新自然、曲折多变,后者工整端庄、富丽堂皇,但都追求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空间意境以及人、情、景合一的艺术境界,正是这一点,让我们看到南北方园林的不同风格,更能体会中国古典园林对美好的共同向往。

猜你喜欢
拙政园假山水体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苏州拙政园历史沿革与分期考据
苏州—拙政园
简述假山在园林中的功能及应用
书 画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
荷花节
调皮的小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