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不可译性及应对策略探究

2019-03-15 06:30常培丽
北方文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翻译策略

常培丽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中英两种语言形式的固有差异是最难逾越的翻译障碍,虽然形式结构差异导致的不可译现象固然存在,但是正视和解决翻译难题才是时下所需,而采用范畴错位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有望消解语言的不可译性问题。

关键词:不可译性;范畴错位;翻译策略

中国腾飞之际,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历史必然,翻译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译者时常会遇到一些“不可译文本”,即无法找到合适的对等词句翻译的文本。语言的不可译性指在语言形式方面,译语没有与源语文本相对应的形式特征。例如典型的文化负载词就是传译过程中的极大障碍,所谓文化负载词又称词汇空缺,即原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应语(王银泉,2006)像拜年、福如东海、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负载词或俚语等在英语中就没有对等词句;反之亦然,英语中的red tape、blue color、white elephant中文里也没有对应语,这些在译文中缺乏对应语的词句在翻译中就成为了难点。

文化负载词难以传译是译界公认的难题,不少学者针对不同语言文字本身存在差异这个特征,对特定语言文化的不可译性的观点纷纷表示赞同。所谓“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不是泛指两种语言之间能否互相传译的问题,指的是某些感情和艺术色彩以及文化特色比较浓厚的作品,在传译时由于语言的差别而所能达到的译文确切性的程度问题。”(乔曾锐,2000)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因此译界应摒弃语言可译与不可译之争,共同探索解决翻译难点之道,这才是当前中华文化复兴之际重中之重。本文针对语言不可译现象进行剖析,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以期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难题提出解决之道。

一、语言的不可译性浅析

陈永国认为“可译性”是指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之间,通过翻译将源语文本或单位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实现使用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群对同一个事物的理解。反之,一种源语文本或单位不能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或单位,实现不了使用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群之间沟通或理解的,即为不可译性。

汉英两种语言具有各自的语言形式结构及一些特定的修辞方法的运用,要把它们译成另一种语言就相当困难。语言的不可译性是指语言文字的本质特征和物理形式所造成的不可译性。汉英两种语言主要有以下差别:首先,从字形结构上,汉字是表意的方块字,具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功能。而英语则属于表音文字;其次,在遣词造句上,汉语注重语义的表达,而英语注重结构上的完整性;汉语善用短句,英语善用长句;汉语分句用的多,英语从句用的多;汉语善用动词,英语善用名词及代词;汉语多用主动,英语多用被动;英语注重词的变换使用和长短句交错,汉语多用重复表强调,增强句子韵律感;英语先要点后陈述,汉语先铺垫后要点。汉语象行的特点使其具备同形异义、同音异义、谐音双关、谜语、连珠联、绕口令、押韵、对仗等语用现象,这种种差异使译语与源语总是存在某些差异,在语音层、词汇层和语法层难以实现对等。

奈达在《对等的原则》一文中说“在语言间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对等,因此也没有完全准确的翻译。译文的总体影响只会接近原文,而不可能在具体内容上一致。”(奈达,2004)汉语和英语的“不可译性”是语言文化的独特性在翻译领域的体现,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可译性”导致了“不可译现象”,但并不否认语言是可译的。(吴二超,2017)因为这些语言文字也属于文化的一部分,从长期来看,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译人语读者对背景材料的认识加深,英汉互译中的文化不可译性将会更多地、在更大程度上朝可译性方向发展,因此文化是可译的。而语言的不可译性由语言的物理属性所决定,很难直接翻译成译入语,有时只能通过注释的方法进行解决。在此,本文重点讨论的是语言的不可性及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之道。

正如美国著名学者Emily Apter曾论述道,“谈论不可译性,并非意味着一些术语、表达、句法或者语法特征不要翻译或者不能翻译:它绝不仅仅关乎“译或者不译?”,不可译性意指,翻譯在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这一过程中所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有时创造新的词(义)(neologism)或者把新的含义强加到原有词身上。当下,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翻译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当下,在认清两种语言差异的基础上,译者最主要的任务是为不可译性文本探索可译之道,以更好地肩负起文化交流的使命。

二、文化负载词常用翻译策略

翻译就是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语言的文化信息。王佐良先生曾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也就是说在翻译的时候,译者把源语看作一个由各个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构成的整体,译文要在质上和量上的加和状态和原文整体达成守恒关系,这才是理想的对等翻译。语言形式的差异的存在使完美的翻译处于一种理想的状态,那么译者要做的就是使译文尽可能地与原文守恒,尽可能地接近理想状态。语言的传译是种运动转换过程,语言是可译的,翻译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针对有文化内涵的词句的翻译策略:直译法,例如前怕狼,后怕虎译为Fear the wolf in front and the tiger behind;一国两制译为One country,two systems;意译法,纸上谈兵Be an armchair strategist;音译法,功夫kungfu、豆腐toufu、关系guanxi;翻译加注释法,东施效颦Tungshih imitating Hsi shih,which is not original but rather tiresome.(Note: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Tung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s.);零译法(zero-translation),像中文文本中的IQ EQ UFO iphone Wi-Fi等词汇。

这些翻译方法的综合交错使用,使文化得以部分或原汁原味地传达到另一种语言使用者当中。诚然任何一种翻译策略都有其局限性,例如过分强调直译会使目的语读者不知所云,过分强调意译又会失去源语的文化特色,使用音译难免会使读者不了解其文化内涵,加注又使失去原文言语形式之美,零翻译使译文文本看起来参差不齐。译语与源语相比终会有所失,在传译过程中会磨蚀掉一些东西。当然,磨蚀得越少,翻译效果越好。那么如何衡量磨蚀程度,怎样使译文尽可能地传达原文意思,笔者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概念加以阐释。

三、翻译中的范畴错位

“范畴化”是指人们可从不同事体中发现相同类别的能力。范畴化就是对事物分类,这种分类法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认识世界的工具。进行延伸,可以用于解释翻译现象和指导翻译。通过基本层次及其延伸层次认识世界符合人们的认知观。

首先,基本层次可以体现出范畴成员之间最大的家族相似性,它也是人们认识事体、理解世界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出发点,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范畴化的最有力的工具。基本层次向上可以概括出上义层次,向下可以其切分出更细的下义层次。(王寅,2006)例如:树是基本层次词,而植物是上义层次词,柳树、松树、杨树则属于下义层次词。

下义词具备的属性和功能,与此对应的上义词都具备。例如桌子椅子具备的功能属于家具的功能,但我们不能说家具具备的功能桌子椅子也都具备,因为家具包括除桌子椅子外的东西。换言之,上义词的特点下义词不一定具备,因为上义词是一个更具概括性的概念。

英汉互译中,译文和原文范畴错位的现象屡见不鲜:从方向上来讲,错位主要分为上义词译下义词和下义词译上义词这两种情况。译者要在若干个可能中做出一个决定——用最小的努力达到最大的效果。也就是说,译者下意识地采用所谓的“极大极小策略”(Minimax Strategy)来解决问题。(Levy,1967/2000)

译者常用上义层次词来代替下义层次词,主要是为了突显一般属性,最具代表性的功能。

例1原文:What a piece of work is a man!…The beauty of the world!The paragon of animals!(From Hamlet,by Shakespeare)

朱生豪译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解析:译文用人类这个上义词指代原文中的a man,用宇宙这个上位词指代the world—世界,用万物这个上位词指代animals。

有时译者也常用下义层次词来代替基本或上义层次词,主要是为了使概念具体化,便于人们认知和理解。

例2原文:笨鸟先飞 译文:A slow sparrow should make an early start.

解析:译文中用下义词A slow sparrow指代原文的笨鸟,主要是为了传达原文中的信息,使意象具体可感。

例3原文: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From Of Studies

by Francis Bacon)

王佐良译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论读书》

解析:以读书下义词指代学习整个过程,因为在读者看来,读书时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学习的过程。翻译成读书,读者读到此文,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个人拿着书摇头晃脑非常投入的情景,画面感极强。

例4原文:He saw many new faces in the club.

译文:他在俱乐部见了不少新人。

解析:原文中new faces面孔指代人整体,是部分指代整体的概念,因此译文是用了上义词代替翻译成新人而不是新面孔。

Unger&Schmid曾将基本层次、上义层次和下义层次做了对比,例如基本层次词animal具有概括性,上义范畴词dog仅具有一个或几个概括性属性,凸显概括属性,而下义范畴词labrador突显具体属性。

范畴化认知方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有效方法,当然也可以指导翻译,并且译者在以往的翻译实践中都也在无意识地运用这个概念去做翻譯。之所以说是无意识,而是因为这种人们认知事物的方式和表达的方式,已经成为习惯,习惯使然的时候就不觉得奇怪了。因此注意到此类现象后,我们可以把它延伸到翻译领域,用来指导翻译,尤其是为文化空缺词的翻译提供了翻译思路。

四、用上义词和下义词翻译文化空缺语

文化空缺语是指在译文中找不到对等词句的有文化负载意义的语言,例如文化负载词,汉语中的成语、典故、俗语、歇后语,英语中的俚语俗语以及运用了特定修辞手法的语言。从奈达的三阶段翻译体系中:原语A(分析)—X(转移)—Y(重构)—B(接受语),很容易看出,翻译前首先译者要对原语进行解码,分析原语的意义以及在文本中的所有内涵意义,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之后再采用合适的策略将原语信息转移到另一种语言,转移过程要尽可能地不丢失原语信息,最后用另一种语言表达。这三个过程都至关重要,分析考验译者对原语地理解程度,重构考验译者对目标语地驾驭能力。而转移这个过程更是重中之重,如果翻译策略选择不当,那翻译就好比竹篮打水——一场空,即转移过程中丢失了要点信息。对于文化空缺词的翻译,笔者建议如下:

(1)上义词指导翻译:对于文化空缺语,首先我们要分析源语中包含的文化概念,翻译的时候使译语尽可能多地保留原语所包含的信息,用上义词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汉语中的文化负载词“女汉子”包含了言行粗鲁、个性豪爽、独立,有男子气概的女性这些内含。但这个词在英语中没有对等语,但译者可以用上义词Tomboy(It means a girl who behaves in a boyish manner.)来翻译。因为Tomboy 的boyish manner就包含甚至多于女汉子所具备的特征。中文谚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直译,外国读者对柴这个概念一般都不了解,翻译成英文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这样读者就一目了然了,就会理解原文中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这层意思。这里就是用了上义词life指代了原文中的青山的概念,用一个含义更广的词来翻译,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就更大,也更能体现谚语哲理性强的特点。

(2)下义词指导翻译:如果文化空缺词没有对应语,且直译或音译仍会使读者不知所云,而读者对与文化空缺词相关的典型事物较熟识时,可以采用用下义词翻译的翻译策略。

下义词翻译策略就是用概念域中最具典型性的概念(最接近原型概念的或者关系最临近的成员)去翻译。像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翻译成Dragon Boat Festival,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活动,能让人联想到端午节纪念屈原、吃粽子以及祭祀祈福等其他活动。如果直接音义成Duan Wu,恐怕读者会感到困惑。中文谚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英语翻译是A thousand mile trip begins with one step.汉语中的“千”在这里的表达类似于“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中”的九字,它们都不是一个确数而是一个概数,是多的意思。译文中翻译是A thousand mile 一千里的确数;汉语中的“足下”实际也没有确切的步数,是形容距离非常短,英文译文中的one step用的是一步;在这里,英文中的概念都是对应汉语原语的下义概念,目的是为了使读者具体可感。翻译出的译文效果也是被普遍认可的,因为译文能传达出原文的隐含义。

由此可见,在对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可以引入范畴的概念,用最接近原文概念的上义词或下义词替换原语,以解决文化负载词以及谚语的翻译难题,使翻译可行,使译文效果尽可能地与原文等值。

五、结语

中华文化走出去,翻译是关键,而文化负载词和文化空缺詞的翻译是难点,故翻译工作者以及语言研究者应克服翻译中存在的困难,多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探索新道路。翻译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译者通过合适的翻译策略,将原语信息重新编码并“原汁原味”地传入另一语言,文化得以传播。在文化空缺词的翻译越来越令译者头疼的当今时代,笔者希望通过认知语言学中隶属范畴概念的上下义词,为翻译文化空缺词提供新的翻译思路,以期为中华文化的复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Nida,E.A.&C.R.Taber.1969.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Leiden:E.J.Brill.

[2]Levy,J.1967.Translation as a decision process.L.Venuti(ed.)(2000)pp.148-159.

[3]乔曾锐.译论[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4]田庆芳.语言的不可译性与文化的不可译性比较[J].上海翻译,2007 (02):47-51.

[5]王银泉.“福娃”英译之争与文化负载词的汉英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6,27 (03):74-76.

[6]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M].2006:137-145.

[7]吴二超.不可译性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
浅析《书剑恩仇录》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原型理论和广告英语的翻译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