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课教学策略及注意事项

2019-03-15 02:00王登乔世红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策略教学

王登 乔世红

摘 要:数学习题课类似于复习课,但又不同于复习课。相比之下,复习课知识回顾较多,而习题课知识回顾较少,是以练习为主的课型。主要梳理一个单元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性质、基本公式,基本方法。让学生形成知识链,画出知识树。习题课在回顾知识的呈现方式上,可采用问题诱导或以题带点、顺藤摸瓜式诱导、知识框架图式呈现、表格式呈现等。呈现方式要以内容实际、学生实际而定。如教学设计,采用问题诱导、知识框架图式与表格式联合呈现。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形式呈现,都要能够引起学生开动脑筋思维,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要注重逐步训练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建构知识框架图,连线织“网”,从而掌握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关系,整体把握知识。要坚决克服知识填空式呈现方式,导致学生不假思索地照搬照抄;要坚决制止只回顾知识点不勾画知识框架的现象,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一盘散沙。

关键词:数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一、基础训练,辨析概念

通过设计安排基本的题组,让学生经历说理、判断、改错、计算等基础闯关过程,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在交流中矫正,明晰概念,夯实基础。在选题设计上应体现基础性、针对性、典型性,主要是基础知识型、基本方法型,不宜贪多求繁。要让习题体现主要知识点的运用,体现通解通法,以起到强化基础的作用。在习题编排上由易到难,体现层次性。也可以以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解答题)归类成题组。在处理方式上拟以考代练,通过强化时效性、独立性来增强练习的有效性。在反馈交流上注重让学生发表见解,自觉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变式开放,灵活运用

习题课作为一種重要的教学补偿手段,其课型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进行解决问题的学习,也就是把已经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的公式、法则、定理,迁移到不同情境下加以应用,找出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并加以比较、择优。因此要给学生精选一些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习题展开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具有灵活性和综合性问题的能力。灵活地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一题多解、结论延拓、背景复杂化、赋予现代元素等,巧妙地把一个题目化成一组要求不同或难度不断变化的题组,引领学生展开发散探究,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聚敛性。习题选择设计成变式题组。要通过适当的变式引申、变式训练,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习题的编排要呈阶梯性。本环节的习题一般应是综合提高型、创新应用型题,在难度上可设易、中、难三级题组,形成小坡度布局拾级而上,有利于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解题,树立必胜的信心。安排综合提高型和创新应用型习题,有利于程度较好的学生的提高发展。如习题的数量要适度适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控制习题数量,以保证所设习题能够有时间让学生去消化。要坚决克服盲目追求课堂容量大而全,但半生不熟、难得消化的现象。处理方式上要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先独立,再合作,切忌教师唱独角戏,要体现教学解题方法的训练和解题技能的培养,要揭示解题规律和数学思想,形成一定的解题经验。在选题上体现了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方程思想。

三、综合归纳,延展深化

通过回顾与反思,让学生对本节知识脉络有一个清晰的把握,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教师答疑解惑,给予补充,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逐步建立学习自信心。在程序上应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小结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小结,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表现,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情况、情绪状况等。在学生自主小结交流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同伴意见,反思梳理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共享,在反思中提升。小结最终是呈现给学生的是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四、推荐作业,补充升华

为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作业分层推荐、分类要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选做题的设计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考虑学生力所能及,又要考虑学生发展空间。在形式上可以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学习效果检测。

猜你喜欢
策略教学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