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情度理,评赏诗歌

2019-03-16 03:22陆有富
文苑 2019年6期
关键词:江头及时行乐曲江

文/陆有富

/名片夹/

陆有富

南开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发表论文40余篇,在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著述3部。

吴小如先生在《我是怎样讲析古典诗词的》一文中谈到了自己评赏诗歌的四条原则:一曰“通训诂”、二曰“明典故”、三曰“察背景”、四曰“考身世”,最后归结到“揆情度理”这一总原则。我们以杜甫的《曲江二首》为例:

曲江二首

唐·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诗作于乾元元年暮春。杜甫随肃宗回到长安,时任左拾遗。适逢宦官李辅国擅权,杜甫被视为异己受到排挤,心情一度失落,于暮春游览曲江时写下这两首诗。

第一首,安史之乱的浩劫给曲江带来的创伤仍然历历在目。诗人描绘了暮春时节曲江之景象以及诗人强作旷达之情态,发抒心中的愁绪,其中有对自身的反省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反思。首联诗人就将自己的内心情意投注进落花之中,一片飞花就象征春光逝去,如今却是飞红万点,更使诗人增添了无限的伤感。飘扬的花瓣象征着诗人的愁情,诗人欲借酒浇愁,故而也不嫌酒多伤身,情不自禁地要多饮。第三联由所见景物写人事,江上曾经住人的小堂,如今翡翠鸟在那里筑巢,苑边高大雄伟的陵墓,石雕麒麟墓饰倒卧在墓前,荒无人烟的景象可想而知,也反映出安史之乱后长安城凋敝残败的景象。尾联中,诗人由所见之景想到万事万物生灭变化的道理,还不如“沉饮聊自遣”,何必让浮名束缚自身?全诗开篇写落花,反复勾勒,精绝奇妙,颈联由伤春写到人事,更添一层悲凉,而结尾诗人纵身跳出,表面上写“及时行乐”,实际上反映出诗人意欲为国效力而报国无门的悲慨。

第二首紧承上一首“何用浮名绊此身”而来。诗人每日朝回后都要典当春衣,其目的又是什么呢?于是第二句就说“每日江头尽醉归”,原来是用典卖的钱来换酒喝,“朝回”和“尽醉”形成强烈的对比。以杜甫“致君尧舜”和“窃比稷契”的理想,以他“许身”的执着,若不是极度失望,何至如此?而上一首的“及时行乐”只不过是强为自解之词而已。颔联写衣服典尽后,喝酒的钱便没有了,于是赊酒而饮,这样一来便欠下许多酒账。此一联表面上写时光易逝,背后却暗含着沉重的悲痛之情。颈联将目光投射到春景之上,“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句的好处不在它的技巧和形式,而在于以乐景衬哀情。这些花中飞舞的蝴蝶和点水的蜻蜓,好像知道他的悲哀而特意用美好的姿态安慰他。但是诗人和它们又能共处多久呢?所以尾联说“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诗人希望传话给春天的风光,请它们不要急速地离开,哪怕是短暂的欣赏,可别连这点心愿也违背了啊!全诗深婉含蓄,感发强烈,在暮春之景、自解之词的背后蕴含着诗人无限的伤感。

猜你喜欢
江头及时行乐曲江
那拉提
江头河社区的巨变
曲江春晓
《诗经·唐风·山有枢》研究
电子烟鼻祖Juul:一个“及时行乐”的公司
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中“及时行乐”主题
曲江花生分段收获试验成功
游曲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