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新乡高校开展校园招聘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019-03-16 07:54王学胜时水利王立奎
人才资源开发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乡招聘会用人单位

□王学胜 时水利 王立奎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广大学生及其家庭切身利益,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社会和谐稳定。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820万人,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教育部专门下发《关于做好2018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十七条措施。那么,究竟落实效果如何?我们对驻新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等9所高校开展校园招聘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就业形势进行综合分析。

一、基本情况

2018年驻新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工学院等9所高校毕业生共有44789人,总体就业率90%以上,其中:留新就业创业5830人,占13%。全年组织校园招聘会614场,参加招聘企业8476家,提供就业岗位220947个(人均岗位约5个),达成就业意向25658人。其中:新乡市辖区企业2212家,提供就业岗位34574个,校园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二、主要做法

1.组织大型招聘会,面对面选择就业岗位。各高校在2018年3月份、9月份前后,利用学生毕业未离校和返校办手续期间,组织召开两场大型的招聘会,这是全年最主要的招聘会,参会单位和求职学生也最为集中,普遍达到1个学生平均有8-10个岗位选择,招聘效果也最为显著。河南工学院举行的大型招聘会用人单位到校1190家,提供招聘岗位44241个,每个学生平均有9-10个岗位可以选择;河南师范大学承办“河南省2018届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两场,全国153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8000余名学生初步达成就业意向;新乡医学院分别举办了春季和秋季“河南省医学卫生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共吸引省内外1.6万余人次医学类毕业生参加,来自全国18个省份的12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4万多个,其中,新乡市的用人单位163家,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占总岗位数的3.75%。新乡职业技术学院5月、11月组织两场大型招聘会,共吸引用人单位800家,提供岗位3万余个,参会企业有不少是世界500强、央企、上市公司等省内外知名企业,还有金龙铜管、中航工业新航集团、心连心、卫华集团、立白集团、华兰生物工程、科隆集团等新乡企业,招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组织专场招聘会,有针对性地推荐就业。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和所属行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中小型企业的专场招聘会。河师大充分发挥校园就业市场的主渠道作用,组织校内小型行业专场招聘会584场次;积极搭建省外招聘平台,和新疆墨玉县教育局签订“实习+就业”合作协议,和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初步达成就业服务平台合作协议。河南工学院组织了浙江金华百家名企专场招聘会,电缆专业专场、制造类专业专场、商科类专业专场招聘会;河南科技学院组织了农化类、工科类、营销管理类、动物科技类、师范艺体类大型专项招聘会5场,中小型专场招聘会227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8600多个;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名优用人单位专场招聘会近百场,特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卫生计生委、深圳市卫计委、珠海市卫计委、南阳市卫计委、许昌市卫计委、漯河市卫计委等多个政府机构特地组建招聘团队专程来新乡医学院招聘相关专业毕业生;该校还举办了以“搭建平台帮就业·真情帮扶助脱贫”为主题的原阳县卫计委专场招聘会,解决了临床医学、护理、影像等多个急需专业和紧缺岗位人才需求,此次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签约数10人。

3.开展网络招聘,实现供需匹配就业。各高校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辐射面广、互动性强等特点,发挥网络招聘平台的补充性作用。每所高校都运用了“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结合各高校自己的招聘软件、微信平台、公众号等,将岗位、人才相互推送,利用网络提供岗位达到现场招聘岗位的2倍以上,提高了招聘效率。河师大新联学院创建就业创业服务微信公众号“就业创业妙潭谈”,提供就业岗位共13万余个;河南科技学院建成智慧就业信息平台,以“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匹配”理念为指导,将学生就业意愿信息数据库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进行对接,智能化匹配学历、专业、岗位、地域等重要信息,提高招聘的成功率和稳定性。建成半年来,智慧就业平台在线注册用人单位905家,发布招聘公告1152条,提供就业岗位36700余个,网上成功对接专场宣讲会108场。河南师范大学以“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为依托,组织开展了“河南省2018年毕业生暑期网络双选月”活动。

4.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无缝对接选择就业。各高校能够积极主动联系省内外知名企业,收集发布岗位信息,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医学院等院校积极开展调研活动,了解省内外专业需求和用人形势,为招聘会圆满举办打下了良好基础。新乡医学院走访新乡市和河南省内外医疗卫生机构50多家,在确保新乡市医药卫生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维护好省内和国内人才需求,与上海市浦东新区,浙江省杭州、金华、台州,广东省的广州、中山、江门、深圳等地市卫生人才交流中心建立了业务联系,与费森尤斯医药用品有限公司(上海)等多家单位取得人才输送合作共识。河南科技学院发挥校友的作用,借助校友资源推荐学生,创造对外合作条件,与吉利汽车、中铁隧道集团等知名大型企业建立联系,并来校组织专场招聘会。各高校在招聘中都能够严格审核用人单位资质、岗位信息,重点审核就业中介机构和境外用人单位,严密防范招聘陷阱、就业欺诈、培训贷、传销等不法行为,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还对2018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就业质量追踪调查,分析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情况,为下一步招聘工作提供依据。

三、工作成效

校园招聘为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最为直接高效,且学生对学校组织招聘的企业信任度比较高,容易达成就业意向。2018年各高校毕业生近4.5万人,总体就业率在90%以上。其中河师大就业率为91.62%,河南工学院就业率为94.53%,新科学院年终就业率达到96.25%,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二次就业率达95.70%。对河南师范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开展招聘活动的情况满意度达到90.59%,河南工学院2018届毕业生转正后薪资水平5000元以上占18.1%,转正薪资3000元以上的占70.53%,学生对招聘就业满意度达到85.42%。据了解,2018年驻新高校毕业生中有5830人留新就业创业,为新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2537人,留新1033人,占44%,河南工学院留新1800余人,占毕业生37.5%,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医学院等高校留新就业毕业生在10%~15%。

四、就业形势与问题分析

据悉,2015年到2019年连续五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749万、765万、795万、820万、843万,2019年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新高,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比2015年多94万,也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外加往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可以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远远高于843万这个数字。在当下国内化解过剩产能造成一部分职工下岗、经济下行压力及企业用工不足等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1.高校专业设置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有些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市场意识不强,专业设置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脱节,且高校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与用人单位需求的专业不相匹配,导致高校毕业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用人单位招聘不到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加上经济增速放缓所带来的就业岗位不足,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远远超过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岗位数量,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长期存在。

2.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苛刻,影响大学生就业。用人单位选人挑剔,只是对“985、211、双一流”及学历高、专业人才看好,还有很多用人单位动辄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2至3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高校毕业生往往没有工作经历或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被拒之门外。行政事业单位招聘条件高,大多数岗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才能报考,而大量的大专学历学生都失去了报考行政事业单位的机会。

3.大学生就业薪水偏低,与期望值有一定差距。多数企业工资待遇偏低,社会保险参保率不够高,“五险两金”难以得到保障,而高校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就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就对一些企业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他们期望找到体面的工作、极高的薪水、住房有补助、交通有补贴。据了解,到北上广就业的大学生月薪都在8000元以上,甚至有的专业技能人才年薪在30万以上,有的还提供住房补助、交通补贴、生活费补贴,甚至还提供免费公寓;而在新乡就业的大学生月薪只有3000~5000元,住房、交通、社保等待遇也没有保障,与想留新就业的大学生期望的薪金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相比较而言,新乡的工资水平远远低于北上广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也没有北上广的优厚,这是难以留住大学生在新乡就业的主要原因。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与建议

1.高校要深化教学改革。一是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引导高校构建与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增设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急需专业,更新升级传统专业,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建立专业设置、学生就业与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相衔接的预测机制。二是加快教育与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重点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激发大学生创业创新动力。三是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学生,做好每个学生的职业规划。

2.大学生要转变思想观念。一是要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勤奋工作,平凡岗位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二是提高自身素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3.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由政府筛选一批新乡的优秀企业,搭建高校和企业联系沟通平台,使这些企业提前介入高校宣传发动,让学生对这些企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提升招聘效果,提高学生留新就业人数。政府要加强与驻新各高校的沟通联系,建立高校毕业生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究留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让高校围绕新乡市经济发展需求去培养人才,为新乡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当前,人社部门对高校毕业生有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开业补贴以及创业园内的房租水电补贴、创业项目扶持资金等扶持政策,工商部门也取消了工商注册登记费用,都有效降低了大学生的创业成本。但是,目前大学生创业还需要缴纳公章刻制费(大学生创办一个企业需要刻制企业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发票章、法人章等五个章支付费用800元),还有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收费1000元左右,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建议政府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大补贴扶持力度,减少直至免除相关费用,实现零成本创业,助力学生创业成功;政府还要为大学生提供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生活费补贴、免费公寓等补贴政策,实施人才引进,让大学生留得住、安心工作;用人单位要降低招聘门槛,相应提高工资福利待遇,营造大学生留新就业的良好环境,解除大学生留新就业的后顾之忧。(作者分别为:王学胜,新乡市人社局局长;时水利,新乡市人社局副局长;王立奎,新乡市人社局就业局书记。)

猜你喜欢
新乡招聘会用人单位
“列车”招聘会可以有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The Class Differences in the View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立法为新乡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这32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为新乡教育均衡发展上一道“法律保险”
阳春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
签订了三方协议,不等于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