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呵呵”会伤人

2019-03-16 05:45李梦茹
特别文摘 2019年2期
关键词:性焦虑镜面共情

李梦茹

汉语言博大精深,拟声词何其之多,在日常的网络聊天里,我们常用“哈哈”、“嘻嘻”、“嘿嘿”表达心情,均能令双方皆大欢喜,但唯有一个词是大家公认的“冷场利器”——“呵呵”。網友们表示这个词意味深长,能让人憋出内伤,甚至有人这么评价“呵呵”——这个词只有一个用处,就是用来以最大的效果激怒对方,践踏对方全部的热情——一个词的杀伤力,竟然可以大到如此程度!

你我是不是都有被“呵呵”的经历?记得有一次和朋友在QQ上说起一件趣事,我兴致勃勃地发表了一大通观点,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呵呵”两个词跳出来,顿时语塞,仿佛轻描淡写地被狠狠摁下了个句号,想说的话都被掐断在半空中,那种感觉难受憋屈极了。“呵呵”看似笑面佛般无害,却好像都藏匿着这样一种情绪:不感兴趣,拒绝深入,冷淡漠视,到此为止。一句“呵呵”,凉飕飕又冷冰冰的,漫不经心地就让人陷入一种被动的心理困境。

为什么“呵呵”会伤人?我觉得可以归结于,这个词代表了一次被击溃的互动。稳定平衡的互动如同清晰的镜面,让人能看到自己的位置,而一旦互动发生倾斜,或者干脆一方停止回应,那么镜面就扭曲了,让人彷徨而迷惑,存在感也岌岌可危。

“互动”对我们的意义如此重要,因为正是“互动”产生的边界,勾勒出了世界的样子。通过互动,我们感到世界和“我”是有联系的。

在婴幼儿自我发展的时期,他们的思维逻辑是和成年人不一样的。在他们的世界里,万事万物都不是以客观事实,而是以自我的感知为前提而存在的。如果妈妈在他面前躲到了他看不到的地方,他会害怕得哇哇大哭,因为他担心妈妈就此消失了。他们是如此的不安,要花很长很长时间才会明白,外界的事物不会因为他一时感知不到而消亡,而这个过程,需要长久稳定的互动关系,才能把幼儿和世界紧紧联结起来,让他对自己和外物的存在有十足的把握。

因此,最理想的互动情况是,母亲以幼儿的感受为中心,给予他们共振一般的积极回应与关注。

在亲子互动中得到充分满足的孩子是幸运的,他们长大之后比较容易和周围的人产生共鸣,具有良好的同理心,存在感十足。如果在亲子互动中,妈妈的反应与孩子所关注的完全不相关,比如孩子说“妈妈你来看这朵玫瑰花”,妈妈却说“你的手真脏”,这种反应被存在主义精神病学家莱因称为“无关反应”,如果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反应,甚至是漠然对待,会产生巨大的虚无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自我支离破碎,用莱因的名词叫作“存在性焦虑”。长大成人之后,“存在性焦虑”或多或少地藏在许多人的内心深处,成为隐秘的患处。

想想那些热恋中的人们,是不是都在一次次呼唤对方,强烈渴望得到肯定和共情,若是恋人的回应迟来,轻者要一次次查看电话和短信,重者则陷入恐慌和失落之中。

普通成年人如你我,总是佯装若无其事,但内心深处其实也沉睡着这样的愿望:问有所答,目有所视,听有所闻,我所有的感觉都会被对方深深地接纳,不被忽略,永不挫败。一句“呵呵”,大概都是对这种幻象的破败吧。

之所以有人为它拍案有人为它掀桌,甚至引发分手大战,都是因为它戳中了我们心中隐匿的恐惧——堕入“我不存在”的虚无世界。愤怒本身就是一种追逐存在感的方式,它的潜台词是:“我都如此生气了,你该晓得我的存在了吧。”而富有共情能力的人,也绝不会轻易用“呵呵”来让所爱的人产生挫败感的。

专注让人满足,淡漠带来伤害,这就是聊天止于“呵呵”的原因。语言的魔力在于,它们是打开心灵隐秘的钥匙,爱与伤害一线之隔,心灵的强大坚韧与纤细敏感都超乎人们的想象。存在感是人一生寻求的课题,也绝非充沛的语言就可以安抚的,能被一句“呵呵”击溃的安全感和存在感需要警醒。集体被“呵呵”的时代,一方面折射出对肯定和接纳的渴望,另一方面则足够映射出时代的焦虑和对共情的质疑。

在你不想被“呵呵”的同时,是否又“呵呵”了别人呢?但愿语言背后的肯定和善意,能代替忽略与蔑视,找到你我应在的位置,内心安稳强大,勾勒出世界和彼此的清晰模样。

猜你喜欢
性焦虑镜面共情
怎样克服 期待性焦虑
怎样克服期待性焦虑
计算镜面时间“三法”
神奇的镜面成画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几何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