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农业龙头企业的“生”和“死”

2019-03-17 19:51覃刚
长江蔬菜 2019年16期
关键词:借款贷款情况

覃刚

近日,笔者随某某银行某省分行一起,到各地开展尽职调查,以核实借款企业名下还有多少资产,为银行下一步对借款企业的资产开展批量转让作准备。通俗一点来说,即这些企业现在运转不下去,银行对其的贷款暂时(也可能是永远)收不回来了,那么银行就要把其资产卖掉变现,以抵偿贷款损失。目前的工作就是要摸清借款企业及其保证人还有哪些 “家当”可变卖,这些“家当”主要包括借款企业和保证人的动产、不动产、知识产权等。我们选取其中的一家企业,简单勾画一下它的 “生”和“死”,也简单探讨一下企业和银行在互动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1 尽职调查的内容

律师接受银行委托,为其提供尽职调查服务,要搞清楚的问题主要有:①贷款信息(包括贷款类型,剩多少贷款未还清,目前贷款是什么形态,按银行的提法,是“可疑”还是“不良”);②借款人基本情况(包括成立时间、经营范围、企业现在状态,是吊销、注销、停产还是经营异常等,企业有没有失信信息,有没有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即通常所说的“黑名单”);③借款人有哪些关联企企(主要看借款企业对外投资的企业情况,要看持股比例,关联企业经营状态,同样要看关联企业有没有失信信息);④企业当初跟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情况;⑥企业的保证人情况及保证合同情况,抵押人情况及抵押合同情况,抵押财产状况(是否被法院查封或拍卖),质押人情况及质押合同情况,质押物状况;⑥银行对企业诉讼情况(有没有起诉?有没有申请对企业进行财产保全?有没有进入执行阶段);⑦调查借款企业及其保证人的资产状况,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动产又分为车辆、机器设备等,不动产分为土地、房产及林地等;⑧调查借款企业及其保证人的知识产权情况(有没有商标、专利,以及这些知识产权是否被质押、查封、拍卖等情况);⑨调查借款企业及其保证人是否有存款。

2 尽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在尽职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问题,其中,最让人感慨的是,这些被调查对象,曾是政府和银行眼中的宠儿,很多曾是当地的明星企业,甚至是农业龙头企业,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和银行贷款关照,如今风光不再,陷入倒闭困境,一旦无法归还银行贷款,资产将被处置。我们抽取调查中的一个粮油企业,从它成立、壮大、拐点、落幕的一系列进程中,考察农业龙头企业是如何在插上资本的翅膀后折翼的。

Z公司成立于2005年,法定代表人陈某某早年毕业于省粮校,曾在粮食局粮食批发市场工作,下岗后从事粮食加工行业,后接手倒闭的粮油加工厂,凭着自身能力逐渐将加工厂盘活,并组建了现在的Z公司。Z公司在陈某某的带领下发展壮大,直到登上粮油加工龙头企业的舞台并成为主角。

Z公司先后在2010年、2011年、2017年向某某银行某省分行位于当地的支行 (以下简称支行)贷款超过4000万元。同时,某融资担保公司、Z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几大股东分别对这几笔贷款作了担保。经数次展期后,Z公司仍不能按期偿还借款,在催收无果的情况下,支行将Z公司及其保证人告上法庭,获得胜诉判决。同时,Z公司因涉及多起诉讼,且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确定的还款义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其向法院提交了破产申请,就此,Z公司头上曾经耀眼的光环慢慢褪去。

3 曾经红火的Z公司为什么会资不抵债,濒临破产?

一家企业开始走下坡路,拐点往往不在它缺钱之时,而恰恰是在它手上有大把资金之时。

Z公司作为当地甚至是省内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可享受很多政策补贴,有了政策关照,就能扩大生产,购置更先进的设备,随之生产力增强,便顺理成章获得银行青睐,于是巨额贷款纷纷飘来。有了这些贷款,又进入下一轮扩大生产循环,于是,厂房越来越大,设备越来越先进,产品类型也开始扩张,Z公司便将目光放到了其并不十分擅长的油脂产品上,并成立了油脂公司。同时,Z公司着力成为某国际品牌啤酒的原料供应商,最后虽如愿以偿,但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高。投资行动并未划上句号,Z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陈某某还进军新能源行业,成立新能源公司,产业结构出现巨大跨越。这一连串的扩大生产、扩大投资的“组合拳”打下来,Z公司渐渐力不从心。因为油脂产品已进入几个大的品牌分割市场时代,Z公司的油脂产品市场占有率并不理想。核心的粮食加工产品虽有可观收入,但不足以解决扩大生产和盲目投资带来的资金紧张问题。到了还款日,自然是无法按期偿还借款,于是开始一次次展期,随着债务清偿日后延,利息使债务雪球越滚越大。内部生产能力并未达到预期,无法消化债务。这时,银行开始收紧贷款,Z公司面临内部生产乏力,外部资金紧缩的双重困境,最后,就进入了资产被批量转让的局面。

4 一点思考

4.1 企业不要盲目扩张

企业起步之初,各方面都需花钱,在资金使用上往往能精打细算,生产经营上也能紧紧围绕自己最擅长的主业去做,这个阶段通常不会出事。随生产能力增强,企业积累了一定资本,便会有更多选择。为了生产销售便利,企业会有打造整个产业链的想法,如将上游的材料供应,中游的生产和下游的销售整个包揽进来,自己组建物流。同时企业主开始将眼光放在一些看上去市场行情火爆而企业往往并不擅长的领域,抵不过利润诱惑,想在这些领域捞上一把,赚个快钱。我们在尽职调查的过程中就经常发现这个现象,这些被调查的企业常会投资当时的热门行业,如放贷业、房地产业等,总之,都是当时看上去能赚钱的行业。

要进入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捞一把快钱,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企业要面对新的竞争对手,把握新的市场行情,这些都不是易事。更为糟糕的是,企业主一旦朝秦暮楚,就会变得浮躁,逐渐迷失方向,最后失去主业竞争力。

4.2 银行要注意借款企业的一些迹象

银行在选择借款企业前,一般都会对其进行调查,审核企业是否满足放贷条件,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预估企业将来的还款能力,这是所有的银行都有的风控机制。但问题是在放款之初,企业的各项指标都符合放款条件,而企业获得贷款之后,往往会有一些新的动作,从事后来看,这些都可看作是企业开始出现不确定性的迹象。

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后,这些大量的外部资金必然会有去处,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甚至影响企业的产品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向。在企业有大投资、大人事变动、大扩张建设时往往就是拐点将出现的时候。由盛转衰的历史拐点通常在这些时刻已埋下伏笔。对于银行而言,需在签订借款协议之初就详细设定一些合同条款,如要求借款企业在出现前述大投资、大扩建、人事大变动等时,及时对银行进行披露。此外,银行可派人对企业进行后续跟踪,以实时评估企业经营风险,从而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猜你喜欢
借款贷款情况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借款捆绑婚姻关系致诉讼
不一样的借款保证人
中东铁路与三喇嘛借款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旧信封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