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在,就会有千山万水

2019-03-17 09:36郇岩
时代报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睢县初心报告

郇岩

又是一个明媚的早晨。

还是那趟熟悉的班车,还是那条熟悉的街道,一切不曾改变,一切又似有变化,唯有四季,唯有行走的十年,初心难忘,终也没走出心的半径。

一转眼,我来《时代报告》杂志社已近十年。

十年前的今天,《时代报告》杂志社社长张富领的那句话仍清晰如昨。他问选择这儿目的,我没加思索地回答:是初心。

他说:“想做记者,一不要想当官,二不要想发财,否则就做不了好记者。”

初心已定,又何必在意功名利禄!

时光的渡船穿越3000多个日子,今日又回到岁末终点。十年,我们追逐着《时代报告》应有的初心,报告时代声音,记录时代,影响时代;十年,我们站在民意的泥土上,打开身上的每个毛孔,打开身上的每一个器官去倾听、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去记录这十年的中国潮起潮落,去记录那些在遭逢灾祸、贫病交加、依旧笑对人生的弱势群体。

十年,是一个数字,是一个标志,也是一段故事。十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就好比青藏高原可以等来火车;十年可以做成很多事:就好比刘洋从一个普通女孩成长为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如果这些变化都是很大、很不可思议的话,那普通人的十年又是怎样走过来的?有过怎样的努力?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翻看十年来的一本本《时代报告》,那些人、那些事,如同一部部电影,流动的镜头在我脑海里一一回放……

时光倏忽,十年间,无论是寒来暑往,还是白昼夜晚,进企业、入车间、走村庄、访农家,感动过、悲伤过,哭过、笑过。十年,从广袤的乡村田野到偏远的扶贫一线。见证了太多有温度的瞬间,这温度,来自舍己救人的水上义务救援队、来自舍小家为大家的驻村书记、来自“牺牲我一人、换来城市净”的环卫工人……

十年,我们始终秉承“内容为王”理念,采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稿件,当听到一朵花开的声响,当看到涟漪泛起的细纹,欢喜油然而生,内心更加坚定,一切坎坷,皆为风景。

2014年7月,一位正值青春年少的男孩,因不识水性而溺水身亡消息让我泪水直流,由此我采访了睢县水上义务救援队,望着那一张张生死状,泪水再一次模糊双眼,这群用大爱、大义托起一条条生命的群体,我没有理由不报道、没有理由不弘扬,《用大爱托起生命之舟》的文章刊发在我们的《时代报告》杂志上,此报道也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的关注。睢县中医院发起了“为救援队员献爱心活动”,并免费为他们做了一次全身体检;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睢县分公司给每一位救援人员投了一份人身保险。

2017年5月,在映山红满山遍野开放的季节,我来到全国道德模范、“将门布衣”许世友长子许光的墓前鞠躬凭吊。为什么他的形象像漫山遍野的映山红那样牢牢扎根在百姓心中?为什么他的事迹会刻在了大别山巅?在老人家生前的故居、在老人家生前亲朋好友心与心的交流中,我找到了答案。

一个共产党人,不管走多远,只要心系群众,就有了方向和力量。多年来,生活极其简朴的许光先后“挤”出近10万元,关心资助红军后代,并为9名老红军遗孀养老送终。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心里惦记的还是他一生挚爱的故里热土,他把一生的积蓄20万元,全部捐献给了家乡的慈善事业。

生于大别山、又归于大别山的许光,把一切为民的情怀融入了血脉,就这样写在了群众心中,刻在了大别山巅。

当面对两岁的小女孩身患绝症时那无助的眼神,当小女孩的父母跪在医生的面前求救时,在这个时刻,媒体人的良知及责任让无力者有力,因为他们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对此,我写了一篇报道,向社会各界求援,让人人献出一份爱心,最终,令孩子摆脱病痛,看到了希望。

脱贫攻坚战是三大攻坚战之一,整个国家上下一盘棋,全民一条心,迎战2020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时代报告》顺势而上开设“特稿”栏目关注第一书记。

睢县是我的故乡,我的身上流淌着故土的血脉。2018年8月,由睢县起,我走进一线,深入田间地头,与驻村书记像兄妹拉家常似的聊他们背后的辛酸与泪水……短短的两个月,我采写了《王志杰:百姓谁不爱好官》《赵红珍:郭庄村的编外村民》《张克功:造福百姓,向梦想出发》《龚广涛:用真心赢得民心》等奋战在一线最为优秀的第一驻村书记系列报道。

多年来,我已记不清楚多少次半夜时分从床上爬起来,把白天采访的人与事统统记录下来,也记不清多少次踏著泥泞与当事人走在田间地头,更记不清自己多少次下班回家已是万家灯火。

十年,人生曰幼,一切皆可学也。

十年,薪火相传,一直坚持。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对于《时代报告》而言,却是一段从无到有、厚积薄发的成长历程。十年的岁月静静淌过,当年种下的嫩芽已经成长为大树,《时代报告》也在读者心中深深扎根。一期期饱含心血的刊物、一篇篇或犀利或温暖的报道、一帧帧凝聚着思想与内容的图片,无不展现出时代人精益求精的办刊理念和《时代报告》一步一步坚实前行的发展历程。来自读者的每一个鼓励、每一条建议、每一句批评,都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十年,不懈追求,铸就了《时代报告》发行量大、覆盖面广、品牌价值高、影响力强的主流媒体地位,也赢得了审读员对《时代报告》的一致赞赏。

初心在,就会有千山万水;初心在,就能照亮远方。

十年,我采访的对象不下百人。

十年,我采写的文章不下百篇。

十年,我收获了许多奖状,也荣获了一些荣誉,但同时伴随着遗憾。

十年,你温暖了我,我也温暖了你。

走过这十年,我们不仅仅记录,而且感同身受,当文字变为铅字,自己的心也一点点沉淀,那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和成功的厚重感。

十年芳华,重新出发。新媒体传播格局既成,我们不再局限于“纸”形态,公众号、信息流、小视频,已从“纸端”升级为“指端”。这是读者的陪伴,也是我们的骄傲。

十年,是一个中间站,更是一个起点。无论走多远,我们都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坚信,新闻在身边,温暖在路上;贴心的《时代报告》,就一定会再次点亮万家灯火,成为您的掌中密友,纸上家人。

好作品源自生活,好记者扎根基层,十年来,我们用“脚力”丈量、用“眼力”观察、用“脑力”思考、用“笔力”抒写,常人的悲欢日益成为我们悲欢,常人的力量日益成为我们的力量。《时代报告》的十年历程不容易,也不简单,更是不平凡的作为!

猜你喜欢
睢县初心报告
不灭的初心(节选)
商丘市关工委到睢县 慰问基层“五老”代表
商丘好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关于红色根据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报告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