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不同学龄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技巧

2019-03-18 01:33张卫东
甘肃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学技巧小学语文

张卫东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不同学龄段;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2—0109—01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学生各方面思维和行为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呈现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特点也各不相同,学生在各个阶段学习的内容也各不相同。低年級指的是一二年级,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教师可以将侧重点放在基础入门教学;中年级指的是三四年级,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教师可以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上;高年级指的是五六年级,教师可以将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学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

一、小学阶段不同学龄段学生的特点分析

小学阶段可以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不同的学龄阶段。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由于刚接触到各个学科的学习,一时之间难以适应,并且对各个学科的学习方式还不了解。与此同时,他们在课堂上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且在课堂上没有纪律意识,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强,学习的能力比较低。对于中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经过低年级的沉淀,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已经逐步养成,学习能力与低年级相比已经有了一定的提升。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提升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个性比较鲜明,自我意识比较强,并且各方面的知识能力与前面两个阶段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个阶段学生的自尊心较强,已经轻微地出现逆反心理现象。

二、针对不同学龄段学生,实施不同的语文教学技巧

1. 低年级学龄段教学技巧。低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爱动,在课堂上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开小差、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加大了教师的教育难度。与此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科的学习没有太多兴趣,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着手,帮助学生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独特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2. 中年级学龄段教学技巧。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三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同时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已经逐渐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他们的年龄还比较小,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应该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断地帮助学生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挥自身的优点,这样才能够不断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的优美风景图,然后再教学生去品味作者的语言,品味文章优美的句子,可以从修辞方法着手,如,这篇文章通过运用对比的描写方法,让读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学习之后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将这些运用得好的句子运用到日常写作中,提升自身的语文写作能力。

3. 高年级学龄段教学技巧。高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教师可以通过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学习。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当学生想发言的时候不能打断学生的发言,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此同时,还应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通过课堂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从而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教学《晏子使楚》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教学难点是: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由此教师就可以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让学生将讨论的结果展示出来。通过重点难点的突破,给学生更多自由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分析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需求、以及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从而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既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又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教学技巧小学语文
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功能及技巧分析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的方式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