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改革进程中新生研讨课的创新探索与效果评估

2019-03-18 11:58曹阳郑伦楚
中国大学教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效果评估大学教育通识教育

曹阳 郑伦楚

摘 要:随着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探索的不断深入,在当下中国高等教育普遍重视专业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二者的有效融合已成為亟须解决的问题。华中师范大学于2015年开始开设新生研讨课,其后利用问卷调查方法从角色转换、学习能力、专业认知、学业规划、研讨课的开设情况及满意度等维度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连续三年跟踪研究课程教学情况。研究发现:新生研讨课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本科一年级学生实现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大学教育;效果评估

一、通识教育改革新探索:开设新生研讨课

基于苏联教育模式发展起来的传统专业教育模式,强调以专业化人才为培养目标。该教育模式尽管为当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专业化人才,然而所体现的弊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日益凸显,所强调的实用性指导思想导致了人才培养的功利主义趋向,弱化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1]。而通识教育作为革新传统教育模式背景下的产物,其中蕴含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培养与时俱进的现代公民奠定了坚实的素质基础。

通识教育一词最初发端于美国[2],后被引入我国高校,并实行了一系列本土化改造。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在通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内各高校对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成一致的认识。然而随着通识教育改革探索的日渐深入,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难以实现融合的深层次问题也日益突出,集中体现在:一方面,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无法摆脱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存在严重的封闭性;同时,课程的培养目标与体系架构仍然无法契合学生的现实需求,导致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脱节;通过长期观察,大学新生入校以后,对大学学习生活难以适应,面对大学的学习生活,不知所措;大学的学习失去了中学的清晰目标和监督,大学新生对专业的了解和对未来的学业、职业规划均显得比较茫然;针对大学新生面临的上述问题,通过通识教育改革,探索在通识教育改革中引入先导式课程——新生研讨课——已经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有益选择。

华中师范大学对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提出实施四个转变:教学方式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教学内容从以专业教育为主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转变,教学空间从以课堂为主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变,教学评价从以结果评价为主向以数据驱动的过程评价为主转变。面对这些改变,针对大学新生面临的学习、生活问题,从2015年起,学校探索对全体大学新生第一学期开设2个学分新生研讨课的方式,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全面引导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开启全面发展的新征程。

二、专业认知、学会学习、规划未来:新生研讨课课程教学的目标

新生研讨课作为深化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是大学“回归本位,以生为本,以师为先”的全员育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其实施为推进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解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的冲突、实现二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在打通教育和生活之间的通道,引导学校教育最终回归到生活教育的层面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每年的大学生学习情况、新生转专业情况和课程教学评估等专项调查,我们发现大学新生面临选课困难、学习茫然、专业思想不稳定、不适应大学阶段生活等具体问题,迫切需要开设一门指导大学学习生活的通识类课程,经过专项研究和学习其他大学经验,我校设计了新生研讨课这门通识性质的课程,在大学第一学期对全体新生开设,以引导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生活、学会学习、了解专业、规划四年大学学习生活乃至规划未来的发展。

新生研讨课属于通识性方法论领域的课程,课程内容围绕专业认知、发展规划、学会学习、通识能力、大学生活指导等方面展开。教学的总体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通识性的研究方法;了解专业的概貌,促进学生的专业认知;指导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学生角色转变;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生活和未来发展。课程目标的制定集中体现了大学生活与专业学习相融合的教育理念,这有利于实现高中学习生活和大学校园生活的无缝连接,进一步提升大学新生专业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三、“三个结合”:新生研讨课教学改革的创新举措

作为一门以解决学生学习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研究兴趣、激发学生学术激情的综合培养类课程,新生研讨课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专业课或实践课[3],它是开展优质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基石,是提升本科新生校园生活质量的关键。在对新生研讨课特有价值深刻认知的基础上,我校采用了“三个结合”的教学创新举措,分别是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过程和结果相结合,以打造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1.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研讨课的班级规模和地点突破时空局限

进步主义教育代表人物约翰·杜威曾说:“学校即社会。”作为社会生活的缩影,学校教育应打破学生专业学习与生活相脱节的坚冰,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与相互促进。基于此,我校新生研讨课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形态。基于研讨课互动性和参与性的两大特点,教学场所多为会议室、实验室、咖啡厅、图书馆以及能围成圆桌讨论的智慧教室,创设便于交流互动的学习环境,班级规模按照小班研讨型教学组织形式展开,人数控制在30人以下,给予学生在课堂中参与话题讨论的机会,保证师生双向信息传输的有效性。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间接经验外,还依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课外活动场所,拓宽渠道,如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地质馆等,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局限性,实现专业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相互渗透。

小班规模,研讨式教学,让大学新生体会大学的学习与中学学习的不同,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体验式学习等不同于中学的学习方式,专题的人才培养方案解读,为大学新生了解专业、合理安排四年学习生活、规划未来提供了较好支持,帮助大学新生在学习方法上进行转型。

2.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与学习模式

在混合式学习理念的指导下,为满足新生研讨课课程面向要广、课程要内容精、教学方式要活的课程需求[4],我校新生研讨课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课程组织形式,将传统面对面学习与网络虚拟学习进行有机整合,教师在线下讲解专业知识并给予适当辅导,线上为学生提供课程拓展资源,并辅助社交平台对学生疑问进行及时解答。作为我校新生研讨课教学改革创新举措之一,“双线”优势的结合,既充分利用面对面学习机会发挥了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监控的主导作用,给了教师课程内容讲解与学生认知理解足够的时间,又使得在线丰富的学习资源、便捷高效的交互软件功能得以充分利用,深刻而全面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习效果与效率最优化。

线上讨论与答疑平台,为师生之间的课外互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学生在线上提出各种问题,教师通过总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其效果更好。特别是通过这一平台,学生生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能及时得到指导,如选课问题,学分均匀分配问题、专业问题、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等都能得到专业的指导,为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提供了专业的指导。

3.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立体、开放、多元的学业成就评价体系

为全面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复杂关系,新生研讨课采取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交叉的方式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全方位、多视角、开放、包容的评估和考察。过程性评价是在课程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给予的阶段性评价,能够帮助学习者对现阶段学习状况形成清晰而具体的认识,总结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这学期综合表现做出的整体性评价,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学习形成整体的认知与判断。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除了教师和助教对学生上课过程中的表现与学习态度进行评判外,还要求学生依据一定的评分标准,对自身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其实是自我反思的过程,通过对学习表现进行评判,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以供日后改进,学会学习的系列问题都能得到有效

指导。

四、满意度高:新生研讨课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估

为了解新生研讨课课程教学效果,在课程开始之初(前测)与课程结束之际(后測)分别向本科一年级学生发布电子版调查问卷。问卷从角色转换、学习能力、专业认知、学业规划、研讨课的开设情况及满意度等维度进行设计,试图从课程概况、开展效果、特点与问题三个方向解析课程的实际情况。2016年,前测问卷共收到有效问卷4 848份,后测问卷共收到有效问卷4 397份;2017年,前测问卷共收到4 238份,后测问卷收到4 552份。总体情况如下。

1.学生对新生研讨课的开设总体上比较满意

通过对2016年新生研讨课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新生在学习专业能力提升情况、专业认知、学习规划和对课程总体的满意度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在学习能力提升维度,发现自己学习能力有所提升的学生超过60%,如表所示。其中,认为符合“主动寻求解决困难的方法”题项的学生占65.61%,半数以上学生认为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协作能力(65.36%)、掌握资源检索的技术和资源获得的途径(62.20%)、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54.13%),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具备自主学习以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在专业认知维度,认为加深了自己专业认知的学生超过65%,证明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后,大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概貌和理论知识有所了解,另外课程的开展也促进了新生对专业学习兴趣的培养、确立了专业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认识本专业的相关要求,更好地对自己进行定位,但客观上依然存在对专业学习的要点和方法掌握不足的现象。

在学习规划维度,学生更偏向考研,这一项所占据的百分比为47.94%,另外就业和出国留学的百分比分别为43.84%和9.67%,只有极少学生对未来比较茫然,没有任何计划;在研讨课程开展效果的评价维度,新生对研讨课满意的比例达到67.78%,而不满意的比例为5.5%。综上可知,大部分学生对研讨课的开展效果较为满意。

2.新生研讨课教学目标总体上基本实现

本研究在对2016级新生研讨课课程实施情况测量的基础上,对2017级全校本科新生再次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通过连续两年测量调查研讨课的实施现状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新生研讨课的实施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专业认知、学习能力、角色转换三个维度对2017级全校新生问卷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知:(1)在角色转换维度,6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越来越独立”“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积极参加各种娱乐、运动项目,享受生活状态”等,数据充分表明研讨课对于新生实现角色转换发挥了重要作用。(2)在

学习能力提升维度,认为自己学习能力有所提升的学生比例超过50%,认为自己学习没有得到提升的学生比率低于10%,证实了新生研讨课有利于促进学习者个人学习能力提升。(3)在专业认知维度,学生认为新生研讨课促进了自己专业认知的比例超过60%,反映了新生研讨课的开展为学生后续专业学习奠定了基础,另外相比去年而言,在“掌握了专业学习的要点与方法”的这一项学生所占比例依然最低,说明学生在对专业学习的要点和方法上,依然存在困难,教师应该在后续课程教学中给予重视。

在未来规划上,考研的学生所占比例最多,为52.78%,其次分别是就业(33.83%)、出国留学(7.42%),仅有5.97%的学生没有任何的规划。由此可见,新生研讨课对学生的未来规划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对课程总体满意效果评价的维度上,22.25%的学生对研讨课表示非常满意,48.31%的学生感到满意;而对研讨课感到不满意以及非常不满意的学生比例仅为4.38%,相对去年来说新生研讨课的满意效果有所提升。

3.新生研讨课课程开展效果总体评估

通过对全校新生研讨课程开展连续三年的教学效果跟踪测评,从收集的数据中可以发现,2016级和2017级新生研讨课开展的平均满意度为69.17%,大部分学生对新生研讨课的开展情况比较满意。综上可知,新生研讨课的开展为新生正确适应大学生角色的转变、加深对本专业的认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对大学生活形成整体认识并做出明确规划,以及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展和四年的生活设计都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初步证实了课程的开设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课程预设目标基本达到,验证了新生研讨课有利于促进本科生成长的观点。

但新生研讨课作为一门在全校新生中开设的必修课程,在教学运行的探索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例如监督管理不是十分到位,授课学院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与考核制度;教师课程内容教学安排缺乏刚性规定,课程的教学形式还有提升的空间;师生沟通还需教师更多付出,教师未能充分利用社交软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等,这些都对新生研讨课的开展效果产生了一定影响。对于以上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在体制特别是机制上进行创新,提高对研讨课的重视,建立健全的教学过程评估与监督机制,支持与鼓励优秀教师深入剖析课程精髓,为学生带来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五、进一步完善新生研讨课的思考

本研究通过对华中师范大學新生研讨课2015年、2016年与2017年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新生研讨课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监测,既从实践的层面上丰富对课程开设的优点与不足的认识,又从理论的层面上为进一步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完善新生研讨课的制定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新生研讨课作为学校加强通识性方法论课程教学的重要举措,不仅为新生的专业认知学习奠定重要基础,同时对提升大学新生的校园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纵观这三年新生研讨课程开展对比情况,可知随着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学生学习效果日益提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得到有效缓解。这说明如何开展优质新生研讨课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提升的过程。由于我校新生研讨课课程开设时间不长,长效的监测机制还需建立,对课程的教学还需不断创新,这将是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亮.我国通识教育改革的成就、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6):80-84,99.

[2] 陆一.从“通识教育在中国”到“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兼论中国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多种可能的结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6(9):17-25.

[3][4] 黄爱华. 新生研讨课的分析与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10(4):58-60.

[5] 田宏杰,刘植萌. 新生研讨课人大模式与研究性教学的践行[J]. 中国大学教学,2016(2):60-63.

[6] 陈方泉,杨辉. 新生研讨课建设的困难与破解之策——基于上海大学的实践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14(6):64-67.

[7] 旋天颖,黄伟.大学本科新生研讨课的经验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4(2):33-36.

[8] 施林淼. 国内一流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本土化初期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南京大学的个案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51-156,172.

[责任编辑:周 杨]

猜你喜欢
效果评估大学教育通识教育
短期海外游学项目实施效果调查和建议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策略探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浅谈不可移动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的清洗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