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工具性、人文性与综合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2019-03-18 09:53付瑶
考试周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语文

摘 要:高中语文课程作为一门主要为中国人设置的母语课程,针对的主要是已经顺利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本国高中学生。对于这个群体来说,如果他们没有在以后的大学阶段选择中文专业的话,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是他们在学校集中接受的最后阶段的母语课程(《大学语文》目前还没有在全国范围的高校内成为各个专业的必修课程)。而且高中学生在进入高中前,一般已经经历了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的语文教育,高中语文教育应该在其之前受到的语文教育上有所延伸和发展。

关键词:语文;科学;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界定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P1),同时强调,“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并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标准》代表了现阶段对语文课程比较先进的认识,《标准》的颁布,对现阶段的高中语文课程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但正如《当代语文教育论争》一书中所提到的,“清末学堂章程的颁布,标志着语文学科教育的独立。从此,对于语文教育的批评和论争也随之经常发生”,而且“从论争的发展趋势来看,可以发现最近几十年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论争和批评越来越频繁,而且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参与的群体在扩大”。对语文课程的思考、探讨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真正停止过。笔者只是一个普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但仍然希望围绕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谈谈自己对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这个问题的一点思考。

一般来说,从语言学角度阐释“语文”有“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等几种不同的界说。段双全在《三种不同性质的语文界说》一文中认为,这几种阐释“只概括了语文的部分属性。即使把这些属性都整合起来,解释为‘语文是汉字、语言、文章、文学和文化的和谐统一,也只是较完整地概括出了语文这个词语本体的含义,并不能概括语文作为一种教育学分支课程的完整含义”,并且他给出了他在教育学视野下的“全息性语文课程定义”:“语文课程,是一种在基础教育学校中实施的、以各种形式的文字文本为学习资源的、以言语的工具性为本质属性人文性为重要属性的、以读写听说为基本任务的、以提高语文素养为终极目标的人文学科课程”。这个定义很明显地脱胎于《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不过他给出的界定更加详细具体。

笔者认为,语文作为一门语言课程,言语的工具性为其本质属性是毫无疑义的,但怎样将之区别于英语等其他语言课程呢?还有,怎样理解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人文性呢?人文性又是怎样体现在语文课程当中的?这些都有进一步研究探讨的空间。

在笔者看来,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实施中需体现和贯穿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综合实践性这三性,实际也就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几个方面。

一、 工具性:“祖国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和语言运用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语文课程不同于英语等其他外语课程,它首先是一门母语课程,“母语课程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是基础课程的基础。这门课程不仅为社会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也决定着社会群体的整体素质”。中国的母语,也就是《标准》中提到的“祖国语言”,是汉语。具体来说,语文课程的任务首先就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汉语,培养其对汉语的内化感悟和外化运用的综合能力,即包括听、说、读、写运用汉语把握生活交际的能力,在这些语言运用中,学生同时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P4)我们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器”就是工具的意思,可以说,自从人类产生了语言,个体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都在相当的程度上仰赖于语言这个工具,并且你将这个工具掌握得熟练流利,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你拥有了更多的成功机会与发展空间。

高中语文课程作为一门主要为中国人设置的母语课程,针对的主要是已经顺利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本国高中学生。对于这个群体来说,如果他们没有在以后的大学阶段选择中文专业的话,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是他们在学校集中接受的最后阶段的母语课程(《大学语文》目前还没有在全国范围的高校内成为各个专业的必修课程)。而且高中学生在进入高中前,一般已经经历了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的语文教育,高中语文教育应该在其之前受到的语文教育上有所延伸和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就是语文学科核心素養的第一、二个方面,“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具体来说,通过三年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汉语的掌握程度应该达到母语的程度,即针对不同情境,能够开动脑筋,比较熟练流利地运用汉语听、说、读、写,传情达意。对于相对比较复杂的汉语阅读和写作来说,学生应该不仅能够阅读和写作比较简单、模式化的实用文体,而且能够阅读、并初步欣赏与尝试写作比较复杂、多变化的文学体裁。而我现在教授的一些高一学生,他们已经上高中了还不会写请假条,做自我介绍时也不流利,这是相当可悲可怕的:作为我们母语的汉语,如果学生通过这么多年专门设立的语文课程学习后,对汉语的掌握运用程度还没有达到外语的水平,不能不让我们反思我们教育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无论如何,工具性依然应该首先是高中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二、 人文性:汉语“审美鉴赏与创造”和中华“文化传承与理解”

提到高中语文课程中体现的“人文性”,这主要是指在高中语文课程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由汉语写成的经典文学作品并将在文学经典阅读中获得的审美体验和方法技能在写作中模仿运用。如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尝试写作文学文体。人文性,首先体现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三个方面,“审美鉴赏与创造”。

我们经常会在文学理论之类的书籍和课堂上,听到“语言的最高艺术是文学”这样类似的话。在一门语言中,最能体现该门语言的复杂变化和深刻意蕴的语言作品必然出自文学文本,尤其是文学经典。所以母语教育必然要强调用母语写成的经典文学文本的学习。

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即人学。“文学教学一方面使学生精神愉快、得到美的享受;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得到理智的满足、思想的教育、情感的陶冶”“文学是人类想象的语言表达,也是人类文化赖以流传下来的基本方式之一。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给学生生活开辟了特殊的领域,扩大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体验从别处得不到的场景、人物和事件,引起他们的共鸣,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增加欢乐和情趣。”也就是说,高中语文课程中的文学文本学习,实际上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课标》中提到的“人文性”,主要承担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进行心灵培育和审美濡化从而构建起学生完整人格的任务。

任何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都强调母语课程的重要性,母语课程承担了民族文化传承的任务,中国的语文课程也不例外。对用汉语写成的经典文学文本的学习,除了有汉语语言技能培养的意义之外,还有母语教育任务的另一面的重大意义,即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进行心灵培育和审美濡化从而构建起学生完整人格的重大意义,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第四个方面,“文化传承与理解”。

正如陈振峰在《语文:言语艺术表现语言文化》一文中谈到的,语言“普遍地运用于每个人不用的言语方式之中,构成不同话语形态的文化作品,反映着人们不同思维方式,表达着人们不同的思想情感,传承着人类社会不同的文化信息,并最终形成文化”。也可以这样理解说,语言既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任务。

所以,要真正地掌握好一门语言,必然要深入地了解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反过来说,也只有真正地掌握好了某国或某个民族的语言,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文化。

语文课程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也是如此。在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中,要注意汉语背后的文化因素,注意其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联系和区别,注意汉语文化的古今演变对汉语的影响等等。

三、 综合实践性:语文素养的核心

如果将17年版的《课标》和实验版的《课标》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而综合实践性是17年版《课标》的重心,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

我们认真阅读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会发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汉语的工具性课程,但这其中又贯穿对思维能力和品质的训练、审美趣味的陶冶和文化的传承理解,所以语文课程实际也是一门综合实践性的课程。

比如说在给学生讲课时,我喜欢举一个关于“狗”的例子:在英语中,“幸运儿”的原文是lucky dog,把人比成狗,幸运儿变成了幸运狗,这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是不可想象的;在我们汉语中,狗东西、狗腿子、狼心狗肺……包含“狗”这个概念却带贬义的词语比比皆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语言比较中显而易见。反过来说,如果不留心这种文化差异,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就容易闹笑话甚至犯错误。

除了不同空间的文化差异在语言中有所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适当引起注意外,更重要的是同一语言比如我们的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也会由于历史文化的演变差异产生变化。比如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古今异义词,古今的汉语差别很大程度上就是古今文化差异的体现。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这是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对东西方学术文化问题的精辟论述。对于语文学习中遇到的文化性问题,我觉得也是如此:尽可能将汉语文化与其他语言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尝试打通不同语言间的绝对界限,站在世界语言的高度上再回头看我们学习的汉语,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汉语。在这个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只是学习了汉语这门语言,我们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等都有所加深。

当然,这些我们不可能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全部完成,事实上,语言的学习,尤其是母語的学习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情。高中语文课程既然极可能是中国学生最后阶段的在学校的汉语学习,那我们就应该在课堂上多方位、多角度地给学生以熏陶启迪,不只是语言技能的训练,还有审美品位的提升、思维能力的训练、高尚情感的熏陶等。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让学生把握语言学习、特别是汉语学习的精义,基本具备汉语的自我学习能力,为其以后的自我拓展和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郑国民,张毅,季雪娟,黄显涵.当代语文教育论证[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3]段双全.三种不同性质的语文界说.高中语文教与学[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10(11).

[4]陈振峰.语文:言语艺术表现语言文化.中学语文教学参考[D].中华人民教育部,2010(10).

作者简介:

付瑶,广东省深圳市,深圳艺术学校。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拔牙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