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思维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2019-03-18 11:50曹雨森
中文信息 2019年2期
关键词:法律思维经济生活法律

曹雨森

摘 要:法治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思维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重要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重要体现。然而由于当前中国国内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公民在日常经济生活中运用法律思维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因此现阶段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思维显得尤为关键。因此本文以法律思维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为切入点,着重分析当前居民,尤其是我们高中生在日常经济生活中该如何使用法律的方式和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法律 法律思维 经济生活

中图分类号:D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2-0-01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将将“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要发挥“法治”在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助力作用。实际上也只有当人们从内心深处敬畏法律、遵守法律时,法律才能够发挥其作用。于是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思维也就成为了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的深切呼唤。而法治意识和法律思维的培养不应该只是按照课本照本宣科,而是应当强调其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性,因此有必要对法律思维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法律思维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应用的具体表现

法律思维指的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进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习惯与价值取向。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法律思维应用的具体表现会有差异。就我们我们高中生而言,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有诸多方面可以运用法律思维进行问题分析。例如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思维分析当前影响我们消费方式的主要因素,从而进一步了解生活消费方式的分类及其内在变化规律,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居民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分配与消费水平的关系。在日常经济生活中运用法律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更有效地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法律思维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法律知识,去掌握法律方法,从而在日常经济生活中逐渐养成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在众多法律当中,《经济法》是与我们日常经济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一部法律,它实际上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一部法律条文。它如同一张无形的大手,如果不去加以注意,我们很难察觉到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调整作用。实际上不管是房地产市场、国家财政税收,还是商家之间的不正当竞争都会受到《经济法》的规范。并且其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对消费者权益保护,这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而言是随处可见的。我们的日常经济生活离不开法律,但是我们不一定能够捕捉到这只无形的手,培养自身的法律思维就是学会看清并逐渐应用法律,来保护好我们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法律思维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应用的障碍

虽然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党和国家号召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特别是我们青少年的法治意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不够重视。

在当前学校教育中,由于法律条文往往晦涩难懂,因此不会作为主课进行教授,往往是与政治课相结合进行教育,然而政治课对于法律知识方面的教育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很难弥补当前人们空缺严重的法律知识需求。

同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行对于对孩子的思想行为是具有榜样示范作用的,其影响也是最直接深刻的,但是实际上家庭对于当前人们法治意识淡薄的现状有着重要的责任。从一方面来看,家长往往大多数只要求孩子追求学习成绩好,认为其懂不懂法不重要,更忽视了法治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部分家长自身法治素养不高,法治意识不强,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甚至违法的行为,这使得家庭教育在培养人们法治意识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对于我们自身而言,培养自身的法律思维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就某一时事政治或社会生活热点问题等去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采用法律的方法进行分析等,靠着点滴积累,逐渐锻炼自身的法律思维并将其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四、综合讨论和分析

综上所述,法律思维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有着多种多样的应用表现,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应用法律思维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国民法律思维和法治意识养成的过程。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在学习政治课法律知识的同时,去更加系统地了解自身生活中的法律知识,去明确自己享有的权利与应履行的义务,不断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把法律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依据,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这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妍妍.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思维融入及现实意义阐述[J].法制博览,2018(16):244+243.

[2]陶小模.思政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法制意识培养方法探究[J].南昌教育學院学报,2017,32(04):45-47.

[3]肖斌.关于高校学生管理法制思维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7(11):192.

[4]冯超方. 法治思维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运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7.

[5]王茂庆,亢霖.法治思维与控权文化[J].时代法学,2016,14(06):17-22.

[6]李瑞生.论中国刑事政策的文化导向[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05):59-74.

[7]呼巍薇.农业类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2):267-268.

[8]陈继先.内容为王 活动为宝 媒体融合借力发力——论法制类节目创新思维和实践[J].电视研究,2016(S1):79-81.

[9]冉令军.法制思维与法制方式管理企业探讨[J].科教导刊(下旬),2016(05):136-137.

猜你喜欢
法律思维经济生活法律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司法改革背景下民法实例研习课程设置构想
浅谈高中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的几点建议
如何提高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能力的探讨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