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作品在文化传递过程中的信息遗失

2019-03-18 11:49熊菊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信息传递视觉艺术跨文化

熊菊

摘要:本文以一个在德学习的艺术者的身份,从德国汉堡的“中国月”视觉艺术作品的传播,去尝试思考德国现行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品所显现的历史性和文化性,同时对“中国月”跨文化交流和视觉艺术作品的传播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关键词:跨文化;中国月;视觉艺术;信息传递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6-0241-02

在德国学习生活的2014—2016年的两年,我观看了几乎所有与视觉艺术相关的“中国月”展览。这些作品离我越近,我眼中的中国却离我越远。我开始质问我自己,我在这些作品里看到了什么?这些作品要向我展示什么?这些作品在进行中国文化交流中遗失了什么?我所见到的在德国当下的中国主体文化是真实的吗?这是我全部的、真实的中国吗?当我不停地问自己时,我决定以一个在德学习的艺术家的身份,从“中国月”展示的视觉艺术作品的传播,去尝试思考在德国现行中国文化传播的历史性和文化性。

一、我的跨文化交流起源

2005年9月,我负责到上海接待德国汉堡美术学院的Matthias Lehnhardt教授。教授俯瞰上海的夜景后说:“我不是在中国,我是在美国。”教授从前对中国的印象又是怎样的呢?是否表示教授彻底地否定了自己曾有的中国景象?“我是在美国”是否传递出教授重建了的中国美好印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原有的中国景象和自己看到的中国景象的差异呢?我开始充满了疑惑并开始对中国以外的那个“中国”充满好奇,我开始试着想去言说……

二、我看到:2014年及2016年“中国月”活动中跨文化传播视觉艺术作品——“我们身在哪儿?”

“中国月”(China time)活动源自1988年,当时汉堡和上海已经结成了“姐妹城市”,汉堡市政府决定于九月至十月期间举办一场大型的“中国文化月“活动。直至2005年,关愚谦教授受汉堡市市长封·博埃斯特的邀请,负责举办2006年中国与德国交流的文化活动:中国时代2006—“和谐之夜”。2006年的“中国月”活动办得空前成功,成为了“中国月”发展历史上的转折点。至此“中国月”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由汉堡市政府办公厅发起与负责。丰富多彩的节目和活动涵盖艺术与文化、政治、法律与经济及教育与保健等领域,众多区域性和跨地区的机构、企业、基金会、促进会、协会和联合会举办各种讲座、专家论坛、文化项目和实践活动参与系列活动。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月”成功地被打造成了中德跨文化交流极其重要的一扇窗口,也是汉堡的民众认识中国及中国文化最重要的途径,同时对生活在德国的华人华侨也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化、艺术影响力。

2014年,“中国月”系列活动围绕着“神秘字符”的主题开展,以“神秘字符”为载体,描述中国文字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力量,同时提出质疑:汉字体系在新媒体引入之后的未来发展之路在哪?作为视觉艺术部分,此次活动最大的展区在Harburg的“Sammlung Falckenberg”,展出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希克的艺术珍藏,包括徐冰、谷文达、邱志杰、张洹、单凡等30多位著名中国当代艺术家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代表作品,以书法、绘画、影像、装置、招贴、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

2016年的“中国月”以“神秘音韵”为主题,旨在用听觉来感受中国,共举办了160多项活动。此次最主要的视觉艺术作品的展览是一场名为“眼见为实”作品展。此次“中国月”活动中还有其他视觉艺术作品展大约8场,异性相吸—传统和现代中国画;静静的中国—来自佛国的摄影;走来走去—刘涛摄影展等。

三、我感受到:这不是我全部的真实的中国文化——“我们要去哪儿?”

在德国学习的近两年半时间里,自己常常会陷入一种美感经验的空白。我会在德国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面前停顿,总有无法经验到作品情感和灵魂的无力感。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通常包含三个部分的信息:符号、情感和意义。如果艺术作品的这三个部分有一个出现差异,作品最终经验给观众可能大相径庭。也许作品遗失的是情感,亦或是意义,是隐藏在符号底下的文化。

冥思汉堡举办的“中国月”跨文化交流的真正目的,我们在这场跨文化活动中要去到哪里?回到一段中国的政治历史中,抑或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这些跨文化交流的信息接收群体是中国人还是德国人?20世纪,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Benedetto Croce,866-1952)认为:“一切历史的本质就在于它具备的当代性”。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哲学家,都应当从现实文化出发,运用批判精神从历史中选择对于我们今天依然有文化意义的东西。我们对历史的思考,是将之纳入我们当前的精神文化之中。克罗齐并不认为历史事实本身会说话,说话者正是言说者自己的思想或精神活动。

四、我认为:作为一名在德学习的中国艺术者的关注和想法——“我们该做点什么?”

1.艺术作品在被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完成的应该是对中国文化的宣扬,即便艺术是自由的,可是艺术和文化是不可分的。中国在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中,艺术与文化的传承总是一体的。在中德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艺术作品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关注其文化性,仔细斟酌其历史性?被交流的艺术作品不再只是一件简单的艺术家作品,它已经被赋予了跨文化交流的责任,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和功能。作品更多的只是一种交流的符号和承载形式,其真正被传递的应该是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积极的中国文化。就跨文化交流而言,人们所使用的符号是随意的和主观的,如古蒂斯坤斯特金Gudykunst and Kim说:重要的是,符号是约定成俗的,在符号与所指物之间没有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人们主观赋予的,并且因文化而异。

2.跨文化交流的艺术作品应该更多地去克服个体独特性、成见和极易忽视的客观性。“中国月”的诞生和起源与关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关老以及早期和关老具有相同背景和人生经验的中国华侨,让“中国月”的活动在形成初期就带有部分极强个人独特性的判断,慢慢形成了一种约定成俗的文化氛围,进而丢失了部分中国当下的文化璀璨。跨文化交流的文化一般被分为两种,主导文化dominant culture和群体文化co-culture。当我们提到一群人用来代表某种文化,那么我们实际上指的就是这群人所在社会中的主导文化。我们用群体文化来代表那些在交流特征、认识方式、价值观念、信仰和实践方式等方面与其他群体、社区和主导文化不同的团体和社会群体。如果要克服“中国月”视觉艺术作品带有个体独特性的文化交流氛围,是不是可以考虑吸收一部分优质的在德国进行求学和研究的新生代艺术从业者呢?

3.“中国月”活动作为中国跨文化交流的一扇窗口,文化交流的内容和完成过程的主要监控者,是整个活动文化性倾向的重要影响因子。“中国月”活动一直由德国汉堡市政府发起,中国政府的参与和监控力度极其微弱。“中国月”在德国汉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庆祝活动,可是我一直存有疑惑的是:这是一场中国人在德国的庆祝,还是德国人帮中国人庆祝,抑或是德国华侨和商业伙伴的庆祝?2016年“中国月”活动有30多个赞助商,可见,活动的商业性也是降低其文化性的重要原因。

4.对“中国月”活动中文化艺术自由的误读。“中国月”活动内容丰富,崇尚对艺术文化的自由解读和讨论,但是更多的时候借艺术之名,把自由解读和讨论演变成一种对中国文化的误读,难道这种误读就是文化艺术自由表达的全部意义吗?2014年和2016年两届“中国月”活动都举办了对中国女性和女性艺术—“女书”的讨论,讨论话题:拜金、社会地位低下、性开放、独立能力弱、文化艺术修养的匮乏等,这些对中国女性和女性艺术话题的误读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

任何形式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交流文化的主动性是积极文化传播的源头。作为一名艺术从业者,在两届活动的视觉艺术作品中看到更多的是对德国观众的迎合。迎合的近义词还有投其所好,在艺术作品创作中,投其所好又可以理解為人性化设计和创作的部分意思,其实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但是我更加欣赏用投其所好的艺术表现形式去展示和交流、传递中国积极的文化和精神。

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跨文化交流[M].闵惠泉,贺文发,徐培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张浩达.视觉传播——信息 认知 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德国汉堡中国月网站:http://chinatime.hamburg.de

猜你喜欢
信息传递视觉艺术跨文化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电视综艺节目宣传中视觉艺术的创新思考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