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辅导员素养应具备的素养

2019-03-18 11:51马朝兰
卷宗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提升策略素养

马朝兰

摘 要: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導学生的职责,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篇论文从价值、能力、知识三方面对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的素养进行了论述,同时提出了加强高校辅导员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素养;提升策略

1 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定位

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 辅导员,就是要辅助学生成长,引导学生成才,严实工作用心树人,有规有矩、有声有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水滴石穿的效果,循序渐进地改变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辅导员这一职业在大学中承载着不仅教书而且育人的社会功能,辅导员的育人不仅仅在于知识上的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为人处事能力上的传道,在培养学员正确的思想观念上的树立、以及正确的人生态度观的确定。

2 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素养

2.1 价值的素养

价值的素养是高校辅导员素养结构中的“核心素养”,也是高校辅导员素养结构中相对隐性的素养形态。它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两个大方面的素养。思想政治素养可分为四个层面:首先辅导员具有一定的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知识,其次要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较强的政治敏感性,第三具有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崇高的人生追求,第四要具有对是非、善恶、美丑和各种人际关系等正确的价值判断。

2.2 能力的素养

能力素养包括组织管理、沟通、创新、心理教育四方面的能力。1)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组织、管理两个方面:其中组织能力可细分为指挥能力、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可细分为基层组织管理能力、制度管理能力和行为管理能力。2)沟通能力:沟通是辅导员把学生组织起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是辅导员激励学生、实现引导职能的基本途径,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作实践中学生所引发的各种问题。3)创新能力: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带来新的挑战,客观上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不断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以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4)心理教育能力:主要指辅导员应该具有开展心理素质培养、进行心理问题疏导和心理疾病防治的能力。

2.3 知识的素养

知识素养表现为四个方面内容:1)思想政治教育素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直接相关,是辅导员知识素养的核心。2)现代管理学知识素养:辅导员事务性管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管理学知识。具备一定的现代管理学知识是提升辅导员组织管理能力的基础。3)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素养:辅导员的心理教育能力是建立在相关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基础上的。4)法律知识素养: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才能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才能在法律框架下正确地处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3 提升高校辅导员素养的策略

3.1 进修培训

高校辅导员的培训提高工作要坚持“三结合”的原则:第一,坚持业务口径与培训内容相结合。高等学校和相关主管部门应根据辅导员素养的“三维结构”特点,制订具体培训计划,细化培训要求,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尤其要加强辅导员知识维度素养与能力维度素养的培训与提升。第二,坚持在职培训与脱产研修相结合。在职培训方面,可紧密结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阶段性中心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平时不定期聘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传播新信息,介绍新动态,拓宽和增长辅导员的视野和才干,提升辅导员各方面的素养。第三,坚持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学校根据目前辅导员队伍状况,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对有培养前途的辅导员,采取轮训办法,脱产到有关培训机构参加研修或输送到相关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学习,重点培养一批优秀的、有引领作用的辅导员骨干。

3.2 学历提升

鼓励各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报考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生,大力提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充实到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去,使辅导员队伍既有与学生相同或相近的专业知识背景,又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功底和工作特长,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在职辅导员,鼓励其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借以提高其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

3.3 交流研讨

高校可针对辅导员工作定期开展相关的专题性或漫谈性交流研讨,在交流研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达到构建、提升辅导员素养结构的目的,交流研讨的两种形式必不可少:一是专家引领型研讨,即根据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个重要课题开展交流和研讨,交流研讨由相关专家主持、引导,辅导员则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体验展开讨论,最后由专家点评、总结。二是交流互助型研讨,这一类研讨可以在校内不同专业或者不同高校的辅导员之间展开,研讨内容既可以是某一阶段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中心议题,也可以是辅导员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案例,辅导员在无领导出席、无专家引导的自由、平等的沙龙式气氛中展开讨论,互提意见,以达到分享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3.4 实践反思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实践性的特点。高校辅导员素养结构应该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螺旋结构中得到提升,辅导员对自身工作实践的反思有两种形式:第一,经验型反思,这种反思可以用撰写辅导员日记或周记的方式来进行。辅导员通过日记或周记记载工作实践中的点点滴滴,总结经验与心得,并做出相关的分析与反思,以指导新的工作实践。第二,研究型反思,这种反思主要以科学研究,撰写科研论文的方式来进行,研究型反思是一种基于学理层面的更高层次的反思,它指辅导员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焦点为研究对象,将具体实践与理论探讨相结合,这种反思可以是经验型反思的延续与升华,但在高度与深度上都超越经验型反思。总之,辅导员素养结构的整体提升只有将自身工作实践与经验型反思、研究型反思相结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颖.《论高校素质教育中的教师素质》.远程教育论坛,2013年第3期.

[2]刘思琪.《浅谈高校班主任工作》.远程教育论坛,2016第7期.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提升策略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