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安阳市智慧养老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2019-03-19 12:10付轶雯朱登雷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安阳市子女养老

□付轶雯 朱登雷

一、发展安阳市智慧养老模式的背景与意义

通过对安阳市曙光小区、义乌城、德馨苑等几大小区存在养老问题的家庭的走访调查发现,目前安阳市老人大多以传统方式养老,即采用家庭养老模式。其中,55~75岁老人部分采取独自居住,周末与子女相聚的方式生活;也有部分老人与子女共同居住,但工作日子女通常需要上班,老人需独自生活。75岁以上老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也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老人独自居住,一是因为已经习惯了长期的居住模式与居住环境,二是因为子女在外地生活,无法与父母共同居住;另一类是老人与子女共同居住,这类老人的子女大多已经退休,平时有较多时间可以照顾老人。

从上述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大多数老年人而言,他们生活中的多数时间是无人陪伴的,而对于75岁以上跟子女同住的老人而言,他们的子女实际上也存在养老问题,其实也就是子女与父母的“共同养老”。从这样的结果可以得知,在生活方面,绝大多数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照料,或在突发状况发生时,缺乏紧急处理能力;在心理方面,老人们缺乏安全感,同时由于生活范围较窄,交际圈较小,老人们普遍存在社会孤独感。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的逐步发展,家庭结构、人们的工作模式、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家庭更趋近于小型化,家与家的距离也更远,导致子女不能为老人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家庭养老功能趋于退化[1]。传统的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亟待解决。

所谓“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而智慧城市则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2]。“互联网+”也被看做为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它的存在为构建不断突破创新的新型智慧城市打下基础,智慧城市的应用能够使得城市的管理与运行功能更加完备,从而令公共服务项目能够变得更加便利、更好地服务百姓,使百姓的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得到改善。

基于智慧城市的发展,智慧健康养老这一名词应运而生。智慧健康养老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设备等有机结合,能够将个人、家庭及社会等多方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3],提升老人养老品质的同时,减轻子女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在安阳市发展智慧养老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智慧养老现状分析

纵观全球智慧养老的发展情况,大多还处在探索和发展初始时期,成熟度不够。但对于部分发达国家而言,智慧养老模式的前期探索阶段已经结束,相关技术及法规已经完善,目前正将智慧养老进行大规模运用,属于发展的成熟阶段。国外智慧养老偏向于智能居家养老模式,即通过给老人使用先进的智能设备,完成对老人的日常疾病及突发情况的监控、帮助改善老人生活环境等,让老年人获得更加舒适、安全的居家体验。目前国外主要用到的智能设备有:第一,机器人。英国、美国、日本出产的机器人可以实现为老人提供日常护理、帮助改善家居环境、协助老人日常生活的功能;第二,音频检测。通过信号的检测与互通向老年人发出报警提醒信号或在老人遇到突发状况时协助老人进行求助;第三,全方位智慧养老服务。以色列、新加坡等通过制定整套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包括智能养老服务系统、相关规范、法律法规,来帮助老人养老[4]。

我国的智慧养老兴起于2012年,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主要有智慧居家养老模式和智慧社区养老模式等,但相关技术及系统还不够完善。部分省份及城市正在积极推进智慧养老的发展与实施,目前发展较好的有杭州、成都、常熟等城市。国内重点将“互联网+”、“智慧城市”与智能养老相结合,及将大数据、物联网等与智能养老有机结合。通过小型的智能化硬件设备监测反馈老人的健康状况、家庭设备安全状况;设置智慧养老热线,通过社会与老年人互通互联,让老年人面对突发情况时可以第一时间寻求帮助并及时获得帮助;联合部分平台,为老人提供生活服务、生活帮助等:第一,提供智能穿戴式设备,帮助老人智慧居家养老;第二,建立相关的平台及系统,社区、社会、政府辅助养老;第三,城市建立养老服务热线、养老网络服务中心、联合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推进个性化的智能养老模式。

三、安阳市智能养老模式的探索

通过对安阳市老人的走访调查,得知大多数老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模式。结合对国内外各种智能养老模式的分析,对于安阳市的老人而言,采取智能居家养老模式与智能社区养老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智慧养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在社区建立相应网络平台。通过给老人佩戴智能设备如智能腕表、智能芯片等,或在家中安装传感器等来监控老人的健康状况、家中的安全情况,如遇突发状况,能够及时预警,发送报警信号给社区,社区安排人员及时处理,即可解决子女无法赶回处理危机事件的状况;同时,通过相关的智能设备,家属也可以远程了解到老人的实时状态,协助老人向社区网络平台发送请求,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保障老人的安全和健康[5]。

(二)开通热线服务、社区网络系统。联合一部分APP,为老人提供如上门送餐送物、家政帮助、健康护理、精神抚慰等多样性的服务。

(三)通过社区网络平台为老人提供帮助或服务。社区网络平台通过对老人的信息掌握、老人的服务反馈,经过数据分析了解老人的个性化需要、老人的群体需求等[6],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每个老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也可以为老人群体设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集体活动,让他们在自己的圈子中收获快乐,丰富老人的生活,减轻老人的社会孤独感。

(四)开设老年课堂。社区通过自己的工作人员、志愿者或联合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开设老年课堂,教会老年人如何使用如智能老年手机、智能腕表等智能设备,提高老年人的自主使用能力。这样,一方面方便老人自己进行如健康信息查看、发送或解除报警信号、向社区或远程向子女发出需求请求或求助信号、网上订餐、网上寻求自己满意的家政服务等[7];另一方面也减轻了社区老人服务中部分基本服务的工作量,方便社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帮助老人健康养老,减轻老人的社会孤独感[8],为老人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提高老人满意度,增强其心理满足感;帮助子女减轻一定的负担[9],提升家庭幸福感;促进社区智能养老服务供需平衡、养老服务适应性强、多样化、质量标准化[10];推动安阳市经济蓬勃发展,公民素质水平提升,城市向现代化、智能化跃进。

四、结语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对家庭而言,能够使安阳市老人享受到准确、细致、保障性强、全面的智能养老服务的同时,减轻子女的养老压力,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工作;对社会而言,社区智能养老体系的建设,将通过培养专业方面人才增加就业率;通过志愿者的征集增强市民尊老、爱老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智能养老体系的建设对安阳市的经济发展、文明城市、现代化智能城市的建设也有很强的助推作用[11]。

猜你喜欢
安阳市子女养老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安阳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途径研究
安阳市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安阳市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