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2019-03-19 12:10□何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贵州问卷

□何 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五四青年节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生力军,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是中国梦主要依靠力量与实践主体。他们对中国梦高度认同,才能自觉地去追寻、践行和成就中国梦,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加强青年大学生中国梦的认同教育,提升其对中国梦的认同感,使他们自觉成为中国梦的践行者,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为此,展开了贵州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现状的调研,通过设计问卷并辅以访谈法了解掌握贵州大学生对于中国梦的认同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提升贵州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调查问卷设计

调查以贵州高校大学生为系统调查对象,选取了贵州师范大学、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铜仁学院这四所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由四部分组成:基本信息(包括性别、民族、专业、文化程度等不同因素)、贵州大学生对中国梦相关理论认知情况、对中国梦情感认同情况及对中国梦行为践行情况。调查和了解贵州高校大学生对中国梦认同现状,与访谈获得的资料,构成了本实证研究的主要依据。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700份,收回695份,有效问卷655份,有效率达94.2%。调研以发放问卷为主,并通过个体访谈的形式辅助调查。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资料,了解贵州大学生中国梦的认同情况。

(一)认知认同方面:对中国梦基本内容认识清晰,但认知深度及主动性不够。对于中国梦认知程度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中寻找答案,对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这一问题时,约有92.9%的人能够完整说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及人民幸福”,对于“中国梦的战略意义应该是什么?”约有82.3%人能够正确答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梦提出背景”这一问题上能够正确回答的概率也达到78.6%,这说明贵州大学生对于中国梦基本内容认识较为清晰,能够很好掌握。但在对“中国梦依靠力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体内容”这两个问题的访谈中,统计结果不甚满意,完全回答正确的分别仅占15.5%、26.1%,还有少数学生表示没听过。关于“个人是否会主动了解中国梦相关信息”,仅20.3%的被调查者选择“会积极主动了解”,40.8%的被调查者表明,“会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一些中国梦相关知识”,32.4%的被调查者选择“不会主动了解”,还有6.5%的大学生表明,“感兴趣的才会主动了解”。这说明了贵州高校大学生对于中国梦相关论述虽有一定的认知,但存在认知不全面、不系统及不主动的问题。

(二)情感认同方面:对中国梦的实现有着积极的信任感认同,但情感认同稳定性不够。随着改革开放迈入新天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当下大学生来说,亲身感受到家乡的巨变,大大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执政信心[2]。在问卷中认为“中国梦要依靠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以此作为时代的方向”占96.4%,不认同的仅占3.6%。在关于“执政领导人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举措满意度”调查中,96.5%的被调查者“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在“中国梦实现的信心程度”这一问题上,“完全有信心或比较有信心”的被调查者占80.2%,但仍有12.2%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对此给出了“不是非常信任”的选择,甚至有7.6%的被调查者给出“完全没有信心”的答案。进一步对中国梦的实现持怀疑态度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到这部分人认为中国梦离自己生活很远,所以不关心、不重视,一旦社会负面新闻较多,就会动摇其对中国梦的心理偏好,认为中国梦不过是一种空想或是掩盖矛盾的口号。这一结果说明了部分贵州大学生对中国梦情感认同不够深厚,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缺乏稳定性。

(三)行为践行方面:对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感较强,但存在行知脱节现象。中国梦认同行为是中国梦认同责任感的外在表现,责任感影响行为的强度[3]。调研发现,绝大多数贵州大学生对于中国梦持高度责任感。“在实现中国梦中自己该怎么做”一访谈中,超过90.2%的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及专业技能等方面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使自己在中国梦的实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说明了贵州大学生在中国梦实现的进程中希望通过个人的不断成长进步来为社会发展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凸显了贵州大学生在中国梦的实现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贵州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与否关键是要看其能否自觉践行中国梦。根据调查,贵州大学生对于“学校是否有必要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看法,近85%的被调查者选择“非常有必要或有必要”。但在同一张问卷中关于“您是否愿意参加中国梦实践活动”一题中,有32.3%的大学生表示“在老师的要求下才会参加”,而选择“会主动参与”或“感兴趣才会参加”的被调查者比例分别是30.4%、25.1%,其中有12.2%的大学生表示“不会主动参与”。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贵州大学生出现了理性认知与具体行为的矛盾,导致了认知与践行相脱节的问题。

三、促进贵州大学生中国梦认同提升的对策

(一)发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增强对中国梦的理论认知。从问卷调查可知,贵州大学生对于中国梦的理论认知主渠道是通过“课堂教学”,课堂作为中国梦宣传教育主阵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贵州大学生对中国梦认知现状来看,对于中国梦理论学习存在不系统、不深入、自觉能动性差等问题。鉴于此,可以借助课堂这一重要的平台,将中国梦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来,强化中国梦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灵活变通教学方式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从而达到自觉加深对中国梦内涵深度和广度的理解。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第一,在课程设置上,应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公共课程,增加关于中国梦理论内容的比重,丰富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系统全面把握中国梦理论内涵和实践体系,注重详解中国梦形成历程、时代内涵、实践体系等内容,引导大学生系统全面把握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第二,在教学体系上,根据各学科专业自身特点,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中国梦教育内容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中国梦教育与课程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融会贯通;第三,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的“灌输式”教学,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来发挥个人引导作用及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师生交流,提升教学效果。如可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教学形式开展教学,以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时代性,结合相关鲜活案例,并辅以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将中国梦理论趣味化、生动化、立体化,吸引学生的关注度,提高他们对中国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深对中国梦理论的认知认同。

(二)强化以人为本对象性意识,自觉生成中国梦的情感认同。调查结果表明,约20%的大学生在中国梦实现的态度上还存有疑惑,情感稳定性不够,亟待强化他们对中国梦的情感认同。可以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及思想问题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相关工作:一是学校与学生之间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把中国梦教育融入到解决大学生实际困难上来,使其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从情感关怀方面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感;二是重视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在授课及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时,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强化对祖国和中国梦的情感认同意识;三是营造有利于践行中国梦的良好校园环境。可通过利用校园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强中国梦的宣传和学习交流,通过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思想情感认同。

(三)实践育人求落实,增强对中国梦的行为认同。从调研结果来看,贵州大学生当前自觉践行中国梦状况不尽满意。对中国梦的认同最终要落到行为上的认同,大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对中国梦的思想认识和感性理解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因此高校要加强实践育人,通过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反复印证中强化对中国梦的认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丰富实践载体,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可鼓励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形式深入群众、深入农村、深入西部,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中国梦的理性认同。如高校可带领学生去考察学习地方红色文化,或开展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和体悟中国梦的历史基础和重大价值;二是使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将该工程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高校来说,应该以校园各种载体、各项活动为依托,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使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常态化,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对中国梦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层面,从而达到行动认同,进而形成完善的中国梦认同体系。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贵州问卷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
你为何不能幸福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