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升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调查分析
——以河套学院为例

2019-03-19 12:10宋晓晴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应用型学院人才

□李 刚 宋晓晴

目前我国高校的各类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趋势严重,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不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完善的模式。隋姗姗提出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结合办学特色制定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河套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学校,如何准确定位,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作为新升本院校人才培养亦是摆在新升本院校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基于此,笔者选择了河套学院教师作为调查对象,目的是提供可靠的第一手研究资料,提出改进新升本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合理有序的教学计划。

一、调查研究

(一)调查目的。本文从人才培养、专业课程结构和实践教学三个方面了解河套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状况。通过分析,提出改进新升本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二)调查对象。调查的对象是河套学院的教师,这些教师分别来自汉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蒙语系等12个系部。调查对象的职称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因此,调查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普遍性。

(三)调查形式和内容。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方式。问卷调查采用的题型是单选和多项选择题,题目涉及面较广,主要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及课程结构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四)问卷的设计。阅读了大量有关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资料,针对新专升本院校教学的特点,综合设计了调查问卷。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调查数据显示,对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情况来看,88.6%的教师表示了解,11.4%的教师表示不了解。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对于学院的培养目标比较了解。学院经历了专科向本科,再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变,学院的大部分教师对学校未来的人才培养比较清楚;但是仍有些教师对于学院发展定位不了解,势必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

2.应用型本科人才具备的素质能力。调查数据显示,71.4%的教师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具备的素质;67.9%的教师认为沟通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具备的素质;87.2%的教师认为实践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具备的素质;65.6%的教师认为创新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具备的素质;65.0%的教师认为合作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具备的素质。可以看出,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具备的素质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这些素质能力既是本科型人才具备的素质,也是当今社会人才具备的要求,因而需要加强该方面的素质能力培养。

3.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师资队伍的关系。调查数据显示,91.3%的教师认为关系非常密切,8.7%的教师认为没有关系。从数据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了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高素质的教师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有利于毕业生的就业。因而,对应用型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3+1”人才培养模式。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河套学院“3+1”人才培养模式,有74.3%的教师认同,有25.7%的教师不认同。从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对于学院的培养目标是认同的。其中的“3”是指学生的学习时间为三年,“1”是指学生的实习、实训时间。河套学院“3+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具有创造性,充分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式和过程,使学生有时间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河套学院由原来的“3.5+0.5”变为现在的“3+1”,学生在一年的实习、实训过程中如何得到有效地开展,切实提高实习、实训效果。对此,一部分教师存有疑问。这也说明“3+1”模式的具体开展形式有待进一步细化、明确。

(二)专业设置及课程结构方面。

1.开设的专业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查数据显示,89.5%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系部开设的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10.5%的教师认为不合适。从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认为所在部系开设的专业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但也有一部分教师持有相反的观点。这说明有的系部开设的专业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需要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师介入的方式也可分为情感性鼓励和技艺性帮助。情感性鼓励指介入时教师多用欣赏、鼓励、暗示、引导、启发等方法(如:教师的一个眼神肯定、一个点头、一个微笑等)。技艺性帮助指教师通过动作模仿、操作示范和实物提供直接给予幼儿的帮助,解决问题。

2.课程体系能否满足市场需求。调查数据显示,74.1%的教师认为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吻合;25.9%的教师认为与市场需求不吻合。从数据可以看出,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满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才能够更好地就业。

3.专业课程结构是否合理。调查数据显示,85.4%的教师认为课程结构合理;14.6%的教师认为课程结构不合理。从数据可以看出,课程结构存在着不合理情况,只有科学的课程结构,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培养学生的质量。

4.课程体系所培养的学生最为欠缺的知识或能力。调查数据显示,55.3%的教师认为学生最为欠缺的是综合素质;24.8%的教师认为学生最为欠缺的是人文基础知识;30.3%的教师认为学生最为欠缺的是专业知识;65.0%的教师认为学生最为欠缺的是实践能力;56.2%的教师认为学生最为欠缺的是创新创业能力;33.9%的教师认为学生最为欠缺的是创造能力。从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的课程体系所培养的学生既有知识方面的欠缺,也有能力方面的欠缺。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势必会影响培养的学生质量和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值得引起各位任课教师的深思。

(三)实践教学方面。

1.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别。调查数据显示,24.2%的教师认为差异明显;75.8%的教师认为差异不明显。从数据可以看出,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这说明培养的学生与现实需求有一定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和今后的办学。

2.大学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方面的最突出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34.1%的教师认为大学毕业生综合能力不强;11.4%的教师认为学生缺乏个性化人格特征;19.8%的教师认为学生沟通协调能力较弱;7.0%的教师认为学生不能适应职业需求。从数据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方面存在多种问题。其中,综合能力问题最为突出。当今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能力尤为明显。

3.实践性课程和教学环节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影响。调查数据显示,90.7%的教师认为有重要影响;9.3%的教师认为不重要。从数据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教师认为在学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践性课程和教学环节影响明显。因此,在教学中实践性环节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4.各专业实践性教学课程开设情况。调查数据显示,45.2%的教师认为与人才培养方案完全一致;12.8%的教师认为超过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6.4%的教师认为未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从数据可以看出,实践性课程的开设没有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会影响到培养的学生质量,可能会对学生的就业造成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三、新升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从调查结果分析可看出,新升本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状况有待改善。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一)熟悉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教师的本科教育意识。一方面,所有的教师不仅要熟悉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更要在实际教学中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意识也要从升本前的专科教育转变为升本后的本科教育。河套学院自从2012年升本以来,出现了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共生存现象。学院在专科升格为本科之前,学院的教育模式是专科教育。因而学院升本之后,从事本科教育的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意识,要转变为本科教育模式,不可将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模式混淆。

(二)强调实践能力培养。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学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种培养方式,培养各类人才[2]。对于新升本科应用型院校而言,培养的人才就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其中的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将所学的知识、方法等内容有效应用在生产、生活的实际中的实践能力,要着重培养学生通过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既要包括理论知识目标又要包括实践能力目标。这种实践能力需要得到突出,融于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理念之中。

(三)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由于河套学院的本科教育时间较短,学院在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时,不可避免会遇到问题。正如李玉珠等学者认为地方高校要定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让培养方案满足实际需求[3]。因而,从长远规划的角度来看,河套学院可以建立一种有效的调控机制,使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不断得到优化。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安排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起草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改;二是成立专业委员会和聘请行业专家,由委员会成员和邀请到的行业专家一起审核制定出的人才培养方案;三是向企、事业用人单位听取反馈和调查对人才的需求;四是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通过多渠道的方式,不断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四)优化课程结构,满足市场需求。高校开设的课程既要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要满足市场需求。黄琳等学者认为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关键要改变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不一致,产教融合是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关键[4]。要想使毕业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就需要从知识结构方面着手。谢健认为高校要改变单一的教育模式和专业面狭窄的状况,将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出复合型人才[5]。只有满足市场需求的课程结构,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毕业生才能够更好地就业。

(五)坚持办学特色。对于河套学院而言,各个专业以自己的专业为基础,凝练各自的特色。以河套学院的师范类专业为例,要从“师范性”着手。李俊认为要坚持“师范性”办学特色,坚持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6]。为此,师范性专业应当坚持“师范性”办学特色,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在培养师范生的方法上下力度,摸索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模式。另外,在设置课程结构时,要考虑将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的途径,把理论真正应用到实践课堂中,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利于毕业后就业。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资队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也要有灵活的教学方法,更要有赴企业、行业的实际经验,要扩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第一,定期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或参加相关会议的学术交流,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视野。第二,聘请行业专家定期到学校开展讲座或教授课程,使学生体验真实的实践经验[7]。第三,让教师赴行业进行实践锻炼。比如让师范类的教师去实习学校进行锻炼,帮助教师获得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利于在教学中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第四,大力培养或引进“双师型”人才,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和训练。

(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谢健认为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积极推进与实践教学相关的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经费及保障措施等,并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第二,在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和实践教学的学分都要有所突出;第三,充分利用好校内实验室设备,教学实验不仅可以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发现新问题的学习积极性;第四,学生进行的实验不仅是验证性实验,更多的是创造性实验;第五,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要积极利用校外的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检验所学知识、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为将来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牢固基础。

(八)明确“3+1”人才培养模式中“1”的具体实施方案。在“1”的实施过程中,并不是“0.5”的简单延长,而是要针对实习、实训的内容做系统的调整,如实习、实训教学大纲的调整,实习、实训的各个阶段的任务要具体明确化。由于实习、实训的时间延长了,管理的力度也要加大。比如学生的出勤,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管理和监督,实时掌握学生的动向;管理部门的领导要加大巡查力度,保障学生的实习到位。更重要的是安全管理方面要特别加强,让学生的安全得到保障。总之,实习生在一年的实习、实训时间里,要切实达到预期的效果,避免流于形式。

猜你喜欢
应用型学院人才
初等教育学院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