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合作体系建设研究

2019-03-19 12:10□李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社科社会科学人文

□李 江

未来复合型人才、社会跨领域合作发展的需求促使工科院校逐步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并尽力融合自身背景,整合教学资源,完善科研管理,促进成果产出与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成为了衔接高校工科领域、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桥梁,研究成果是影响科研工作者探索真理,转变社会观念,促进工科、人文社会科学与思想相互指导、启发,寻求共同规律的基础;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管理体系,建设合作管理体制,将使得工科院校及其重点研究领域进一步强化社会效益,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研究观念转变的必要过程。

一、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跨学科融合研究与综合性发展趋势

(一)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融合将成为未来社会多元化、集成化、体系化综合发展的总体导向。自然科学发展基于领域从业者对自然科学、真理与规律的掌握;而促进人、社会群体对社会发展、自然资源与生态合理利用、改造过程正确认知的基础性影响则由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理论研究与人类行为、生活方式探索而来;两个宏观领域需要融合一致,相互引导,充分借鉴共性研究思路、研究思维方式与思维行动进行组合,发掘研究资源与学科潜力,以适应新信息化、科技化、全球化时代到来时日趋复杂与整体化的产业、社会竞争。

(二)跨学科研究与综合性研究发展,将成为引导人文社会科学,衔接自然科学的主要动力。在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进入至信息化、全球化,以高科技、高集成技术与区域管理为主导的今天,学科间与门类间问题将充分联系,通过大数据进行重新定义,并被时代赋予更为复杂、交错性强与认知能力;对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在差异性较大,知识、资源、技术等在领域中充分流动的现实结合而言,高校作为培养未来复合型、一专多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与平台,需通过相对科学、理性,同时可依循不同领域间可供衔接的多元研究方式与方法进行管理、引导、启发与借鉴,才可构建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宏观体系间的思维桥梁,指引更为精准的研究行动。

(三)学科发展与管理体系的精细化、整体化模式将进一步为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融合提供更大潜力与可能。自然科学的跨学科融合研究,将着重于复合型人才发展的属性定义、技术运用、思维启示和战略规划等,充分运用当代技术进步和新管理、服务理论,强化学科间、理论间关联性创新与系统研究,调动人文社科领域资源、研究平台与管理群体同自然科学领域进行等向对应。对于学科领域间跨界合作研究,对人文社会科研的管理体系、服务体制建设要求也进一步强化。

二、工科背景下人文社科科研需改善自身较弱势地位,高校管理体系需相应提升

由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具备具体组织、实施与学术研究、科研成果管理为主导,强化了研究任务的关联性、创造性与复杂性;对于以工科为主的高校而言,是发展战略、全局部署、统筹整体规划、完善管理治理、政策修订、科研资源配置等重要任务的核心平台[1],也是提升学校科研管理水准,发展科研管理整体体制的基础。

目前,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学院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视,使之配套、专业性设置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体系、人员与资源运行,但在主体工科院校中,受学科偏向影响,人文社会科学处于弱势,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配套管理、体制设计、人文配置等略显不足,较难以形成充分合作、衔接的整体模式;同时,社会科学管理与主体工科、理科间的内容比重,引导性作用等,相当部分高校教师、学生对此认知不足,对人文社会科学主动了解意识不够、研究理论欠缺,致使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管理部门与其他从事工科为主学院交流较少,学科、理论发展研究除讲座、碎片化学科互动以外,并未有实质性深度研究合作。综上因素使人文社会科学处于弱势,在相对完善的自然科学科研管理基础上,则更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的普及与适度支持。

三、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与合作体系的必要性

(一)高校跨学科研究、领域融合需要建设对应性跨领域科研管理模式。在理工科、自然科学为主导的高校内,由于对自然社会科学的偏重、投入较大且管理体系更适应于程式性强、较为固定科研模式,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实践性、灵活性等配置不足,研究科目、理论深度不足,因而对应的管理资源、管理岗位、配置规则等预估不足,对于科研管理的合作体系尚未进行体系化构建;相对片面、单一或破碎的管理资源、管理模式与非体系化基础上的人文社科管理模式与多元发展、综合关联、体系化配置、研究的领域联合逐步形成差距;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所指引的管理模式、体系与理论发展,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前沿研究理论、追踪目标应在理论与行动体系整体间,形成充分契合,但工科高校受限于研究领域、体系化配置与理论研究的资源、平台偏重,较难以有集群性研究、目标性研究与科研体系内的整体化研究模式,对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领域融合缺乏整体平台、制度支撑和合作体系的必要条件。工科院校内部管理资源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旧倾斜于科技集成、制造业发展、高新理论研究和相应人才管理、培养事务中,相对弱势的人文社会科学不足以在尝试合作体系构建中占据平衡与优势,使得“重理轻文”的现象与管理行动较难以通过人才创新与创造能力、培养流动、管理人才培养等环节得到根本性解决。在相对科学与合理的合作管理与协调体制建立起来之前,合作体系与科研管理间的领域融入、理论研究与平台、机构建设依旧需要长远规划和筹备。

(二)人文社会科学逐步强化发展的综合性需求与管理方式发展的科学导向。在社会发展、各类群体交往的综合交错态势下,社会工业与信息产业发展的体系化影响力也将对人文伦理、社会思潮、管理思路、群体生活方式等进行充分辐射,逐步对社会整体运行结构、活动与运作整体产生转变和渐进变革。人文社会科学,对于科学的联系与强化影响将会对整体社会思潮、思维方式产生引领与思想导向,尤其对管理体系、合作管理和体系衔接的整体过程,人文社会科学的哲学、思想方式与思维方法逐步进入到工科、工程学、制造业等实体性强的学科思维体系与整体引导中,形成互动作用,相互启发渗透,推动多元领域融合与挂钩。基于人文社会科学在理工科高校、研究平台综合性偏重与资源分配不够平衡的现实,人文社会科学唯有将自身管理与科研体系整体性衔接于理工科学科、领域体系中,才可逐步实现多领域、多维度间的资源互联互通,形成教育、研究、产业发展等集群式研究的整体效应与重点产业,运用现代性整体思维、思路强化集群与产业发展,结合人文社会科学思想与关怀,明确新时代工业、技术发展对人文社会的宏观认知。当下,国家、政府与社会各群体开始逐步重视科学的人文精神与认知传承,而人文社会科学也在逐步借助科学、数据与网络等先进科技手段使调研更为精准,但基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起步相对较晚,理工科院校“偏科”严重,资源与制度设计尚有欠缺的现象还需要在管理导向与综合需求相对契合,各领域与理论研究顺意才可得到缓解与弥补。

(三)人文社科所处较弱势态势亟需集中资源,建设管理平台统筹。目前,绝大部分理工类高校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管理、统筹与整合,更多程度上以自然科学、工业科技等平台为主,通过部门挂靠、平台共享与资源指令性分配进行统一管理与驱动,缺乏相对独立的教育资源供给,也缺乏充足的专业管理人员、理论研究者参与平台的独立运营或独立机构的支撑,使得人文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领域诸多理论与学科差异无法体现在不同维度的管理思维与行动中,也使人文社会科学逐步忽略了自身所处的较弱态势,较难以再次集中资源进行平台建设,使得在复合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社会学、管理科学、心理学与人类学等综合性强、关联性明显的学科无法形成属于自身、契合于自身学业与学科特征的配套管理模式、体制进行运行,致使部分学科、理论与材料进行整合、申请与评审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资源弱势,无法突破社会对人文社会科学“不实用”等印象,进一步加深了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资源投入持续偏弱的态势。在平台缺乏、机构弱势的前提下,人文社会学科弱势态势急需通过集中决策、将本已经分散的教学与管理资源通过弱势态势进行充分集中,强化管理平台构建与管理制度、体系整合,形成教学、科研部门的横向合作与纵向行政联络,为争取更多科研机遇、科研资源提供更多渠道。

四、构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管理合作体系的手段

(一)建设社科独立管理制度,强化社科合作行动。人文社会科学在理工科高校所处于科研管理、协调与资源配置弱势一方,若盲目地同自然科学、工业制造等领域套用管理模式、思路,将会产生资源配置、经费、人员调整、申报思路等诸多不适应,需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与规则,体现人文社会科学同其他领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设计管理模式。诸如社会科学管理与合作体系,将逐步完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人才沟通、课题组织、科研申报、评估与课题研讨等学术活动,通过较为主要的一至两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院,增进各研究部门、学术部门间科研行动的规范性与统一,结合人文社会科学较强的调研需求、实践与案例研究需求,人文社会科学管理合作手段逐步会形成不同于占主导的理工科管理模式,将独立的管理制度引导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群体、教师与学生层次,使得社学科学合作行动间的藩篱被打破,形成更为宏大、整体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整体;配置相关专业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人员,逐步在每一个环节上进行复合学科特征、研究特色与方法的管理、疏导和引领模式建设;例如,定期召开人文与社会科学项目建设与评估大会,明确研究与申报规则,强调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特色研究方法与研究管理模式,逐步在实践中以行动模式的建立再次组建多维度、多元属性研究模式,促进各部门、研究群体横向合作,把交流与管理平台延伸至学校外,弥补学科与资源的不足;同时,校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资源与人才,也通过管理制度建设,把自身影响力进行充分辐射,取长补短。

(二)组建社科管理与评估小组,形成社科管理与决策智库。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与制度,很大程度上将决定该领域科研发展程度与决策效果、效应。从本质上看,社会科学在相异于自然科学研究体系、研究法则与研究导向的基础上,将更多倾向于研究成果的社会性研究指向与应用,也在课题研究、申报与组织的过程中,对科研管理人员、群体提出了较强的预先性要求,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潮、研究理念与思路的判断力、思辩力等,不亚于正式、专业从事人文社会科学与科研调研的研究者;社科管理服务于研究者、研究对象与社会发展,更需要对研究、管理、决策等一系列逻辑过程进行全面充分评估,作出适合人文社会科学思潮,明确研究导向、战略与思路的精细决策,从而确保社科管理与制度设计可以在更多层面上形成管理与决策的群体群力,保证科研管理决策、决议与管理模式、行动方法符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行文与研究规律。学校可以在理工科基础上开辟专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与评估机构,成立管理与评估小组,将评审专家、科研权威对较为核心的内容和课题、研究项目进行审议,根据社会科学研究情况进行社科管理模式、方式、方法的改进,形成决策智库与智囊群体,保证决策群力性,充分考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多重情况,并随时发布智库研究报告,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进行参考,保证研究发展的质量提升与理论深度,强化研究者间横向沟通、社会科学管理、评估小组的充分合作、评估,也通过政策公开,明确管理规则,提升透明度。

(三)构建“商议-决策-行动”社科管理合作体。工科院校中,人文社会科学的资源匮乏使得各人文社会科学系、部研究各自为战,资源分散且管理系统破碎,横向合作极少,同时也产生了各类资源发展的拖延与浪费。在社会科学发展逐步走向同理工科产生信息交集、价值判断与意识变革的趋势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可产生信息、专业与研究理论的集群与群体发展方式,更为侧重于促进各研究者、研究机构、研究项目和论题的组合化与整体化,打破个人与部门间的隔阂并形成社会科学合作研究体,逐步将本可以集中形成、共享资源与数据,强化案例与量化研究的研究小组及其影响力通过某一个核心研究部门形成辐射,在不同的维度上与其他的合作体进行契合与关联;形成多个研究中心,针对不同议题、研究课题合作,逐步符合多层级、多元化、多中心联合管理与合作方式,通过不同研究中心、评估小组的交流、研究合作,巩固管理合作体、研究联合体,先行商议,明确制度人文社会科学的决议,再进行研究资源的整体性配置与整合,完成社科管理合作体构建并付诸运行,形成“商议-决策-行动”综合社会科学管理与研究合作体。理工科高校依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与管理平台,运用该类合作体与行动体系,组建人文社会科学智库并进行跨校合作,扭转偏弱势资源;在决策相对理性,社会管理合作体系已形成的局面下,商议与决策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的行动、思考主体,使管理人员加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与科研发展的进程中,不仅可以起到监督、管理与规范人文社会科学独立管理模式的作用,也在合作体中形成“智囊团”,将科研过程与人文社会科学管理过程相互组合,逐步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合作体系。

猜你喜欢
社科社会科学人文
社科成果展示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