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探索

2019-03-19 12:10于诗源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支部书记学生党员党组织

□于诗源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模式多样、地点分散等特点,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作为学生培养的重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及老师思想的开放性及多变性日益增加。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因素,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在组织建设、队伍培养等方面不断创新、勇于突破,才能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坚强战斗堡垒[1]。

一、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基层党组织创新是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问题的必然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党的基层组织应因势而谋、因势而动、乘势而为,充分彰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开创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趋向相适应的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新局面。

(二)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是坚持党对高等教育领导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素质。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党组织建设的创新,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对于在青年学生中扩大我党的群众基础,培养出更多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以及高职院校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保障。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承担着教育、服务、引导、团结师生员工,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校党委的各项工作部署,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任。加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有助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维护校园稳定的能力以及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助于高职院校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团结群众、凝聚人心,不断推进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

二、对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结构设置不够合理。就目前形势来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师生会分开设立党支部,这种设立方式导致了教师支部组织生活不严格、各项活动走形式、学生支部组织生活无指导、党员活动无实效等问题的产生。这不利于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培养和思想引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时间短,在入学第三年就离校参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这就造成了学生支部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组织活动。高职院校没有将学生支部的党建工作与学生实习单位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进行对接,使得学生实习阶段的一年时间成为了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盲区。

(二)基层党组织缺乏骨干力量。为了使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适应行业的需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必须同时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所以目前的高职院校都要求教师具有双师资质,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教师们就面临着既要紧跟行业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又要深入企业一线培养实践能力,还要根据个人职业发展参加科研项目的问题。高职院校的这一政策使得大部分教师都面对着很大的工作压力,使他们更加关注与职称评聘密切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而不愿意担任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等工作,即使是被推选任职后也缺乏工作动力和工作热情。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缺乏骨干力量,影响了党建工作的质量。

(三)注重“表面功夫”的盲目创新。在这个大众创新的时代,“创新”两个字成为了各项工作开展时的“必修项目”。但是多数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只是注重表面功夫不注重实效的“花架子”。有些基层党组织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愿开展深入的调研工作,不愿触及问题的根源,愿意开展“好看”的活动,而不是“有效”的活动;有些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空喊口号,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只做表面文章,只在意文字材料的积累却缺乏实际行动和具体措施;有些基层党组织急功近利、脱离实际,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表面上新思路、新办法不断,实则缺乏工作实效。

(四)基层党组织的考评体系不够健全。部分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对考评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刻,没有充分认识到开展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的重要性,导致部分基层党组织的考评工作出现标准不够明晰、方法过于简单、激励作用不明显、考评结果不客观、考评结果运用不合理的现象[2]。在考评的参数上,又比较看重教学工作而不重视党建工作的问题,忽视了党建考核对党员的激励作用;在考评的办法上,很多时候是采取个人汇报总结、集中投票考评等考核方法,考评工作不够深入细致,更注重表面的形式,同时对考评结果也缺乏有效的反馈。

三、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应紧跟时代步伐,以创新发展打开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发挥出基层党组织在促进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对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模式进行创新。高职院校的教学院系基层党组织可根据实际情况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如以专业为单位,将学生与专业教师划归为一个党支部。这样的设置模式,一是有利于增强教师及学生党员与支部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党员们的认同感;二是有利于支部结合组织建设和专业发展前景,针对性地开展符合教师和学生党员个人职业发展的党员活动;三是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管理,这种设置方式拉近了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的距离,便于教师党员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开展专业技能教育;四是支部内的学生党员来自不同年级,便于学生党员帮助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各项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助于高低年级学生间充分发扬团结互助精神。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的特点,高职院校可寻求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与实习单位的基层党组织的携手共建,将学生党员纳入到企业的基层党组织,以托管的方式将学生党员委托给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进行教育管理,或者在学生中设立临时的党支部并由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担任支部书记,带领学生党员在校外实习期间开展组织生活,避免学生党员在实习期间处于组织生活的盲区。

(二)优化基层党组织书记配置。“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支部书记作为基层组织的“车头”,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支部书记的选拔和培养。第一,要坚决落实“双带头人”制度,在支部书记选拔任用过程中,坚持思想政治素质与教学科研能力并重的标准,敢于选拔任用学术骨干和专业带头人,同时鼓励加大支部书记选拔的竞争力度。第二,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应加大对支部书记的业务培训力度,要将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以及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时作为重点,同时加强党务工作者党务知识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要鼓励热爱党务工作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加入到党员干部队伍中来。第三,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目前高职院校已普遍落实支部书记的政治、经济待遇,下一步应继续改善保障机制,将支部书记工作成效作为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标准,为支部书记的思想、工作和生活问题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在党员群众中起到激励和带动的作用。

(三)活动载体要丰富,也要“接地气”。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应充分认识到开展党建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找准自身实际问题和着力点,开展贴近党员群众生活、覆盖面广、辐射力强的创新性活动。一是要给予党建工作高度的重视,严格杜绝重视业务发展,忽视党组织建设想法的产生,要带动广大党员不折不扣、不掺水分地完成上级党组织布置的各项任务,充分了解支部党员思想动态和工作实际设计开展创新活动,避免创新的形式化;二是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等现代化手段,让党建工作不断渗透进党员群众的日常生活,了解各项新设备和新技术,例如党建触控一体机等,紧跟科技发展脚步,开发出更多形式新颖的交流平台,增强党建活动的实践性和吸引力;三是要开展更多服务性的党建活动。活动的创新不是为了成绩单的好看,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应时刻牢记服务师生的宗旨,不断增强党建活动的服务性。基层党组织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联系,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实际问题,将党建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贫困生资助等结合起来[3]。

(四)落实主体责任,完善考评体系。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要落实主题责任,坚持以基础工作为重心,以创新为补充,全面贯彻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党建工作的考评体系,增强党建考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一是要加强考评内容设置的科学性。在考评的过程中,不能所有问题一刀切,应根据不同党员群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激发党员群中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加强监管,确保考评结果的公平性。增加考评形式的多样性,如随机抽查、谈话调研、群众测评等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党员群众积极参与考评工作,并将党员群众的意见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三是要完善激励机制,增加考评工作的时效性。考评的结果并不是考评工作的最终目标,能把考评结果科学合理地运用于党建工作的开展才是考评的根本目的。高职院校应将考评结果看作干部选拔任用的正确导向,将党组织的考评结果与动态的检查结果紧密结合,表彰鼓励党建工作受党员群众拥护、成绩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和个人。对存在履职尽责态度不认真、脱离群众、失职等问题的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猜你喜欢
支部书记学生党员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履职能力提升研究*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党支部书记能否实行招聘?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构建新形势下党支部书记培训课程体系研究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高职学生党员职业价值观的培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