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

2019-03-20 10:58孙汝文刘衣楠西藏广播电视台
传播力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传统媒体质量

孙汝文 刘衣楠 西藏广播电视台

在过去的社会发展中,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一直是我国人民最主要的新闻信息接收渠道。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之中,人们接收新闻信息的渠道变得非常广泛,这直接导致了广播电视新闻的收视率不复从前。除此之外,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会影响其新闻播报的质量,这对于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对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改善新闻采编质量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新媒体时代做好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面临着非常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如何更好的提升收听、收视率已经成为行业工作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提升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可以有效的提升广播电视播报新闻的质量,以此来更好的吸引观众,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证广播电视新闻的持续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广播电视行业的从业人员应该提升对于新闻采编的重视程度,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反思不足,以此来更好的提升采编工作的质量。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中存在的不足

(一)过于重视经济效益

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无论任何企业对于自身的经济效益都是非常关心的,广播电视行业也不例外。但是目前我国有部分广播电视台对于成本支出与利润回馈的重视度过高,使得其单纯为了节约成本而忽视了节目制作质量,甚至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而放弃了一些高质量的节目,这使得广播电视行业陷入了由于没有高质量节目而盈利不足和为了节约成本而放弃高质量节目的恶性循环。这对于广播电视行业的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新闻不贴近群众

与一些新媒体不同的是,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具有非常强的舆论导向作用,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必须更加贴近生活和群众,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其舆论导向的作用,并将群众与政府更好的联系在一起。但是,在很多广播电视台之中,为了能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力,恶意编排一些虚假夸大的内容,大大降低了群众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的信任感,这对于广播电视行业的长期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提升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质量的建议

(一)坚持发展传统媒体,加强与新媒体合作

在如今的时代发展中,媒体行业想要持续稳定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缺一不可。广播电视行业的新闻采编人员应该深刻的认识这一道理,并以此为理念对新事物新媒体进行积极的发现和学习,以此来更好学习其中的长处,并应用在自身的工作之中。在如今,新媒体信息量巨大、传播广以及较强的互动性是广播电视新闻无法比拟的。因此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过程中应该科学的对采访形式和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以此来更好的提升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更好的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新闻信息内容的深度

随着媒体行业的开放性逐渐提升,出现了很多为吸引眼球而刻意夸大的“标题党”,其新闻内容粗制滥造,使得很多观众对其有很大的不满。在这一方面,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也应该引以为戒。广播电视行业的新闻采编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保证立足于真实新闻事件的基础上,对新闻相关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并整理成为客观真实的新闻稿件,这样才可以更好提升新闻的内涵和公信力,从而吸引更多忠实的观众和粉丝。

(三)提升新闻从业者对新闻的主观能动性

除了前文中提到的深入挖掘新闻信息和客观公正的新闻采编之外,新闻采编的工作人员还需要保持高度的职业敏感度。在面对新闻事件的时候,用更加专业和更加高水平的视角来对其进行分析,以此来更好的捕捉到各种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新闻采编工作者应该在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对新闻的第一首资料和素材进行收集,并充分参与到采访以及新闻的制作之中。同时,新闻采编工作者也需要对生活中的各种素材进行细致的观察,以此来更好的发现新闻和发现问题,进而提升新闻采编的整体质量。

四、结语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在新闻采编过程中不断学习新媒体的优势和长处,提升新闻信息内容的深度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可以更好的提升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为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传统媒体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