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的舆论引导对策

2019-03-20 10:58胡玮张宇光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经济频道
传播力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热点新闻舆论群众

胡玮 张宇光 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经济频道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着各式各样的新闻软件层出不穷,人们获取新闻热点的方式愈加多样,如QQ、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等。如何引导人们从正确的角度分析热点话题,并进行理性的讨论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

一、当前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媒体监管不足

新媒体是网络社会下新兴起的不同于报刊、电视、广播的技术型媒体形态,主要包括QQ、微信、微博和各种新闻软件,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大众即是信息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而且成为新媒体作者的方式简单,对于作者的专业水平要求比较低,这种情况下,新媒体作者发表的文章就容易导致社会舆论与事实真出现偏差的现象。在自媒体时代中,不少媒体为了自身利益,对于自媒体作者发表的文章不闻不问,比如某新闻软件,为了达到自己的收益,对于平台作者发表的文章既不审核也不监管,导致很多虚假的新闻发布在新闻平台上,尤其是有社会热点新闻出现时,新媒体作者为了吸取更多关注量,制造虚假的舆论,从而导致读者误解新闻内容。而且很多自媒体软件之间存在互相抄袭的现象,将其他平台的文章只更改几句话或者全篇套用只改变个名字便成为自己的文章,导致热点新闻失真,误导大众舆论的方向,这都是新媒体机构监控不严导致的后果。

(二)人民群众的盲目跟风

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中的热点新闻缺乏自己的主见性。由于网民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是普通的群众,不同的文化知识水平以及不同的社会经历导致对事情的看法也不同,在遇到社会热点新闻时会产生多种不同舆论看法的现象,与此同时新媒体新闻不切实际的言论,会将人民群众的舆论方向引向错误的方向。比如2011年日本福岛地震导致核泄漏现象,网络中出现谣言说核泄漏会污染我们平时所吃的盐,以后的盐都不安全了,所以要在福岛核泄漏还未影响我国盐田之前赶紧囤盐,导致超市出现了人民群众哄抢食盐的现象,在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恐慌。

(三)缺少“把关人”

传统媒体中都存在“把关人”,传统媒体信息流通多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新闻信息要经过层层审批才可以报道出去,一层层审批不仅是对文章是质量的检查,更是对文章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杜绝出现不健康的东西,这就是“把关人”在信息传播中的关键作用。而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渠道“把关人”的缺少以及网络监管的法律不健全,加上手机软件的发达,群众随时随地就可以发布图片视频,导致很多不健康、不真实的信息传播到网上。尤其是对于一些热点新闻,群众缺少对新闻的了解而发表一些极端的、片面的言论,并且这些言论通过网络迅速传播,造成社会舆论中不好的影响。

二、热点话题的舆论引导对策

(一)加强网络媒体建设

为正确引导热点新闻的舆论方向,要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掌握与理论的主动权。有关部门要善于运用主流媒体这一关键平台,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利用主流网站发布信息,引起舆论,宣传正面的、积极的政府政策,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要提高主流网站的质量。主流网站的点击量不是其他网站可以比拟的,人民群众在听闻热点新闻之后习惯性去主流网站搜索检验看新闻内容是否属实,这就要求主流网站的建设水平必须足够高,这样才可以去伪求真,让群众了解事实的真相。

第二,网络媒体要有意识的设计主题。网络上信息错综复杂,要想大众舆论得到统一,就必须有一个能够传播正面信息,宣传正面内容的舆论焦点,从而形成一个积极稳定的舆论现象。平台要通过正确的新闻报道帮助群众了解新闻重点,为群众解答疑惑点,从而引导大众对于社会热点话题的舆论在一个正确的、理性的方向。

第三,要有专门的网络发言人,通过网络平台定期的公布信息,特别是面对突发状况时,要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把国家和党对突发事件的态度、解决方式、以及政策主张第一时间传达给群众,避免小道消息误传、谣言四起的现象发生,同时还要把事态最新的进展公布给大家,以免群众心理出现猜疑,造成错误的舆论。

第四,网络媒体要培养一些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评论员队伍,不仅可以在网络上积极发帖,更能在其他热点话题帖子下进行正确的评论,从而引导群众的舆论方向在正确的道路上。

(二)建立专门机构监控舆情工作

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分析,是了解群众意见以及群众对热点新闻看法的关键方法,建立网络舆情监管机构是掌控大众舆论方向以及对紧急事态进行分析的重要保障。对于社会上出现的各种舆论现象要及时分析,并用事实告诉群众真相,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有关部门要根据监管机构反馈热点新闻的主要舆论内容,采取相应措施,将热点新闻的重点、要点公布给群众,避免群众在网络上讨论时毫无根据,胡乱猜测。

比如不久前的昆山反杀案中,网传刘海龙曾帮助警察抓捕犯罪嫌疑人,并被授予了见义勇为证书,这样正直的人不会做出欺负弱小的事。刘海龙的亲友希望可以借此将社会舆论引入到刘海龙没有错的方向,使群众感觉刘海龙才是受害者。对于这种舆论有关部门要及时获知、分析,并及时回应公众疑问,将警方的通报第一时间公布给大家,使群众明白到底什么是正当防卫,不能拿生死作为判断正确的标准,所有案件的标准都是法律等。将这样正确的舆论方向传递给群众,有助于促进社会正气的形成[1]。

(三)保证群众第一时间了解新闻

政府有关部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由于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软件会在事情发生后将事情传播出去,不明真相的群众就会产生猜测,更有不负责任的新媒体作者,只根据朋友圈中的几个视频或者通过道听途说的一些看法写了一篇不切实际的文章,导致群众之间出现错误的舆论。有关政府部门要在这些社会舆论发酵之前,及时将事态的起因、过程以及可能的结果告诉群众。只有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事情的发展,才能掌控舆论的发展方向,从而提升群众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水平。

(四)积极推行网络实名制,提高公众素养

由于有网民经常在网络上发表虚假新闻或者传播恶意言论误导群众思想,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关部门应加强网络实名制的推广,将各种新媒体平台或者网站中的个人账号与身份证信息绑定,有助于政府对网络舆论进行监控,不仅可以扩大监管范围,更能明确到个人,有利于遏制虚假信息的传播,将谣言消除在萌芽之中。而且网络实名制还可以有效的防治网络诈骗等通过网络虚假信息骗取钱财的现象。

目前的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加入到舆论讨论之中,信息的传播也全凭群众的主观判断,但由于群众的素质良莠不齐,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容易使信息失真。所以提升群众的素质同样至关重要,相关部门要积极打造民意主导者,比如明星、企业家、政府官员,利用其自身的影响力,承担起提高群众素质的责任,从而使热点新闻舆论能够正确的传播[2]。

三、结语

新媒体已经渗入到群众的生活之中,群众对于新闻获取的方式也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迅速。在新媒体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正确引导热点新闻的舆论是政府有关部门主要思考的内容,依靠网络平台,适应自媒体环境,提升群众素质,都是为提高舆论引导保障的主要方法。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舆论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热点新闻事件中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及其传播效应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做精做深热点新闻,提升地方媒体影响力
热点新闻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及其对思政工作的启示研究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