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出镜记者的叙事视角与叙事角色

2019-03-20 11:44杨若晨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全知第三人称出境

杨若晨 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

按照叙事者所获取的信息是否大于本人物所涵盖,可以划分为全知视角以及限知视角;按照叙事者是否亲身参与可以划分为外视角与内视角;按照叙事者数量,可以划分为一元视角与多元视角;按照叙事者在文本中所出现人称,可将其分为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

一、出镜记者的叙事视角类别

(一)全知视角

优势是叙事自由可增加权威感,例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著名新闻文章采用的是全知视角。它具有叙事灵活、自由的特点,可以扩大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在深度上,可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直接融入叙述者的主观观点和情感。对于一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事件,全知视角可以是全方位、全景的扫描,也可以添加叙述者的主观评论和情感表达,从而进一步深化主题。但出镜记者的全知视角也有局限性:使受众亦产生依赖心理,缺少判断思考;说教味太浓,主观性强,受众益友逆反心理;缺少归因信息,模糊事实与评论,超越叙事权力,导致“合理想象”。

(二)限知视角

即为叙事者所掌握的内容与指定人物所掌握的内容相同。叙事者需要利用其中指定人物的情感进行标书,这也是出镜记者常用的视角之一。限知视角在镜头报道中很常见,记者通常作为事件的目击者或亲历者出现,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介入”新闻事件,成为新闻事件或场景的一部分。由于现场的信息不足以呈现事件的整体情况,记者只能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进行报道,告诉观众他所知道和感觉到的。

1.第一人称限知视角

以“我”、“我们”这样的个人化“出场叙述主体”呈现在观众面前。“我看到”、“我了解到”是限知视角叙事者重要的感知维度。例如: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伦敦轰炸期间,默罗亲自站在德军轰炸的主要目标之一、英国广播公司的楼顶上,披着军用的胶布雨衣穿梭在枪林弹雨之中,用平静的语调开始报道:“你好,这里是伦敦……”他也曾乘坐扫雷艇在北海之中航行,深入到扫雷现场做报道,当盟军对柏林空袭的时候,默罗也紧跟其后,在一架飞机上随时播出战况,在这次行动中他们同行的四个记者,有两位死在德军的炮火中,而默罗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跟进,继续参加飞行报道。

2.第三人称限知视角

第三人称限知视角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将出镜记者自己的视角第三人称化,另一种是出镜记者以新闻事件某一人物的视角向受众提供信息

(三)复合视角

复合视角主要是指相同新闻文本中不仅仅使用了全知识视角,还使用了限知识视角。出境记者能够按照叙事需求来调整叙事视角。特定的某一视角仅能让观众获取指定信息,如叙述者在阐述过程中进行了一定的视角转变,以达到相应目的,使得叙事方式与单一视角与限定的信息不同,同时又不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理解,则可以选择复合视角来进行叙事。

二、出镜记者的叙事角色

(一)导游型叙事者

一方面引导受众在所述事物间建立起内在联系,降低受众接受难度;另一方面适时提供新闻背景信息为受众解释疑惑。例如《两个一路车》出镜记者通过在现场,对新一路车公交车和旧一路公交车进行对比,再通过在观光一路公交车上的体验,带领我们认识现场,将信息传递给受众。

(二)亲历型叙事者

将了解到的情况转述给观众,也可能将亲身经历介绍给观众,通常报道正在发生的事件,出境记者出境时知道的并不一定比现场其他人多。

(三)见证型叙事者

由于媒体事件具有强烈的仪式感、距离感、权威感,导致这种叙事者在叙述新闻事件时与亲历型叙事者有所不同。

(四)侦探型叙事者

记者具有敏捷的思维,又必须具有刻意隐藏真相的实力,周旋的智慧。记者不是事件中的当事人,而是就事件中的悬疑点,以第三者的身份凭借肢体语言或动作语言,带领观众去现场去看,去提问去分析。例如柴静《看见》一书,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通过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第一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

(五)评论型叙事者

对某一事件会或某一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了解和独到,深入的认识,即可出现在专门有记者出镜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也可出现在观点较为鲜明的日常出境报道中。例如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焦点访谈》。

(六)干预型叙事者

在立场和身份上与其他记者本质不同,在于一开始出境记者就已经站在了一方、双方或多方立场上思考问题,超越了记录者、报道者的职责范围,而是上升到参与者、干预者。例如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栏目《小莉帮忙》。

三、小结

出镜报道已成为现如今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受到了观众广泛的欢迎。因此,出镜记者要明确自己在所叙事、报道内容中的视角与角色才能够更好的传递叙事内容,降低受众接受难度。

猜你喜欢
全知第三人称出境
谈谈英语教学中 第三人称单数及其后面动词的用法
全知,共情:教师团队培训的出发点
禅宗“多视角”叙事对传统“全知视角”的解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用第三人称和自己说话能减压
It’s Your Turn, Roger! (I)
В первом квартале 2016 года через КПП Маньчжоули прошли 220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грузовых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составов
全知视角下的《心迷宫》文本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