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京津冀地区高职经济类人才培养供给侧模式探讨

2019-03-20 00:37郭戆
商情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经济

郭戆

【摘要】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布局的逐渐推进,京津冀地区的人才缺口逐渐显现,这一缺口的出现为未来京津冀的经济发展造成了瓶颈,究其原因,其中不乏来自于制度层面、教育机构培养层面等多方面原因,因此,如何统筹规划好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与专业布局, 如何整合各类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如何开拓出一条适合京津冀地区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之路就成为了当下助推京津冀经济发展首要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  经济  培养

2014年,我国政府为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国务院专门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从而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京津冀地区原先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随着区域联动经济趋势的加快,如何结合各地的发展重点和经济优势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产业结构转变的动力是高新技术人才的集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深入分析并准确把握当前京津冀产业结构特点和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需求结构,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一、京津冀地区人才现状分析

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人,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他们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人社部的相关资料显示,截止2014年底,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从业人员的20%,其中高级技能人才仅占5%。我国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京津冀高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间的矛盾现状也大致如此。受限于数据的易获取性,简单看一下往年数据:北京2012年抽样调查显示其后两年,北京技能人才缺口60万,天津市自2009年起编制紧缺人才目录始,至今每年都有十几类职业领域上榜,其中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代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产业体系的几大职业类别更是从未“缺席”;河北省2014年数据显示,全省技术工人总存量为250万人,与需求相比缺口达到200万人之巨,而据预测2015年该省高级技工缺口将在90万人左右。京津冀两市一省的高等职业教育从整体上说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但其各自发展存在共性问题。

二、京津冀地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分析

第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有待深化。目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虽然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但从实际操作角度来说,并未落到实处。尤其针对经济专业的课程特点来说,很多理论教学仍然采取“灌输式”的应试教育方法,集重视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导,教学方法缺乏个性化和柔性化,没有针对学生的特点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因材施教。仍然采用被动学习、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虽然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教学改革,但从根源上讲,仍拘于形式,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无法实现学生以自身能力为基础自主选择所需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

第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有待加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相关经济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体系和教学模式等往往延续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树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行业、具体岗位人才需求条件没有得到具体、细化的界定,更多的经济类专业在培养社会普便需求的理论型“高职管理人才”,无法满足经济行业对一线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经纪人才的“用工荒”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另一方面,教师队伍建设落后对职业教育经济类人才培养的影响则更为严重,目前,我国职业学校教师主要来高等院校,缺乏在经济类企业的工作的相关经验,很难给学生具体实用的操作指导。

第三、独立、适应性强的实践教学体系亟待加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就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然而,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经济类专业虽然具有各自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是具体呈现如下特点:

首先,实践教学过于依赖理论教学,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實践教学体系。其次,由于校企合作力度不足,实习基地还未完全建立。由于经济专业本身的专业特点,学生实习如果下厂实习往往需要接触企业的核心工作,企业为了保守自身的商业机密,往往拒绝实习生的岗位参与,导致学生的实践参与更多的需要在学校通过岗位模拟来实现和完成。然而,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多数职业学校目前扔存在实训设备不足、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学生接触掌握的设备往往落后于企业实际若干年。最后,因为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比例不够,使得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具有局限性,时间短暂。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当下经济类人才的培养是整个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只有不断探索和发掘才能逐步寻找到适合京津冀地区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行之路。

三、合力打造适应京津冀区域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1)以法制的思维和方式,推动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所需的制度环节建设,为三地的协同改革扫清体制机制的障碍。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定位、布局,减少发展过程中的盲目竞争,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资源的建设与配置、学生就业与教育质量考核等作出明确规定;明确高职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构建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相互贯通的区域人才培养体系。

(2)以强化教师队伍和深化校企合作为抓手,推动高职教育向更符合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迈进。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深化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推动研究型高校向应用技术高校转型的过程中,注重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引进、创新;应通过加強与企业、工科类院校之间的技术人才合作、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等做法,优化师资队伍的能力结构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工职称的教师的数量和比重。

(3)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动力,苦练内功,逐步打造出适合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尝试教学模块式改革,所谓教学模块式改革:就是将原有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进行有效的打包,在学生经历过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在大二学年进行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模块,通过专业课程模块的选择可以不断突出学生未来就业的专业方向,同时校方也可以通过专业性、针对性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有效缩短毕业生适应社会岗位的时间,真正意义实现毕业即上岗的目标。

在课时量的安排方面,适当删减理论课程的课时量,将更多学时用于实践教学的课程上来,不断提高和加强实训课程力度。同时不断利用校企合作办学以及中泰合作办学的契机,不断扩大学生的下厂实训单位范围,积极聘请国内外的知名专家、行业领军人物担当实践教学的指导老师和授课教师,将整个课程细分为:基本能力板块、专业能力板块、核心能力板块和拓展能力板块四部分,不断将社会的职业认证课程引入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在校就完成相关行业职业资格能力的学习和取证,为学生毕业后直接走进企业奠定技能基础。

其次,在教学方法的使用方面。积极利用当前互联网络优势,将网络上的资源带入课堂与学生共同分享,带着问题去听课,积极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求职欲望。同时,还利用多媒体的声光电模式构建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知教学、体验教学,从中寻找问题,并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逐层剥笋不断探求知识真谛。最后,利用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聘请企业专家和行业领军人物现场讲解,指导学生现场操作。

最后,在实训体系的构建方面。积极利用校企合作办学为契机,将教室搬到证券公司去;搬到保险公司去;搬到各大企业中去,让学生即实际接触企业,又可以学习和掌握未来在企业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内容。积极利用模拟实训室,将课堂的讲授的内容有效的与企业的实际工作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虚拟实训,缩短学生走进企业的时间成本,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赵福伟,贾冬青.京津冀产业结构特点和人才需求结构[Z].人民论坛网,2018-01-29.

[2]郭珉媛.以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6,(8).

[3]朱合猛.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硕士论文,2015.

基金项目:天津市2018年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高职经济类人才培养供给侧模式研究》(XⅦ337)。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培养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