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03-21 03:13吴锦仪阮诗慧孙源源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江苏中医药一带一路

陈 浩,吴锦仪,阮诗慧,孙源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随着2013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正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1]。国务院在2015年和2016年先后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均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十九大报告也将推进健康产业建设写入了“健康中国战略”。在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推进下,全国各省份积极响应,结合当地特色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探索和布局,相继制定了本省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以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融合发展。江苏于2017年印发《江苏省“十三五”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制定了江苏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基本方针和目标。江苏是我国的旅游大省,也是医药强省。江苏的中医药事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名医辈出、生态和人文资源丰富,走在全国前列。中医药与旅游两大产业的天然优势为江苏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一带一路”机遇下江苏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必然潜力无限、大有可为。

1 江苏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现状概述

1.1 健康旅游逐渐起步,入境游初步试水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和墨西哥就开始兴起以健身、医疗为特征,以放松身心、重整生活为目的的健康旅游(Health tourism)。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们健康保健需求进一步提高,以印度、德国、新加坡为代表的医疗旅游,韩国、泰国为代表的美容康体旅游以及日本为代表的温泉旅游等各具特色的健康旅游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兴起。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国际化获得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旅游”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健康旅游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扩大中医药健康旅游海外宣传和国际交流,使传统中医药文化通过旅游走向世界。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要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企业和知名品牌,促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5%,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5 000亿元。目前北京、广东、海南等地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已积极开展。据调查,2014年中医药健康旅游已在全国17个省形成新业态,国内371个景区点、度假村、宾馆等机构能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

江苏作为“一带一路”的交汇点,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地理优势,更具有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以及中医药和旅游两大支撑产业优势。在健康旅游日渐兴起的背景下,江苏南京、泰州等市的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也逐渐起步。南京市政府2015年制定了《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决定以中医国际养生旅游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在汤山温泉、老山森林公园等一批自然资源基础上,积极打造南京市健康养生旅游项目。2015年7月南京推出的中医药国际养生旅游项目迎来首批48名来自赤道几内亚的游客,在游览中山陵、总统府等主要景点的同时,外国游客还在南京国医堂重点体验了中医切脉诊疗,品尝中医养生茶,听取中医介绍。泰州市目前已投入10多亿元,对中医药博物馆、国医馆、老字号药店等进行保护利用,开发董北村石斛种植基地生态游新项目15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2条。据统计,2015年泰州中医药健康旅游接待游客330万人次,旅游收入45亿元。2017年泰州入选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1.2 健康旅游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促进下,近年来中医药服务贸易受到高度重视,中医药健康旅游也被列入国家旅游战略。2017年国家卫计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健康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北京、广东、海南等省市正在加快布局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并大力开展健康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海南获卫生部支持正着手建设“国家级中医康复保健基地”,组建海南岛养生科学与旅游医学研究院,其三亚国际友好中医疗养院也备受海内外游客推崇。在政府积极引导以及国内各省市建设蓬勃开展的背景下,江苏也凭借自身优越的旅游和中医药基础条件,大力推进健康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江苏历来是旅游大省,旅游业基础设施完善,具有较强的接待能力,2016年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68 109.76万人次,“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沿线部分国家成为江苏入境游的重要客源国,其中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三国游客达22.41万人次。为进一步满足和适应健康旅游发展需要,江苏近年来正致力于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中医药博物馆、中草药种植基地等具有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中医药的养生、保健、医疗、文化等资源与健康旅游融合发展。目前,江苏泰州获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立项,以及包括句容康缘中华养生谷、金坛东方盐湖城等在内的多个省级重点投资项目获得立项(见表1)。

表1 江苏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旅游项目中在建的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

注:数据来源于江苏省2016、2017、2018年重点旅游项目投资建设计划表。

1.3 特色文化及养生资源品牌初步建立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以中医药为主题的健康旅游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色。目前国内各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均以当地特有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为依托,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地区特色。安徽亳州以华佗故里名扬天下,是我国历史上四大药都之首,如今更是全国闻名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湖北蕲春充分利用李时珍人文资源和“蕲春四宝”等道地药材资源,“药旅联动”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初步形成了集中药材种植、中药材专业市场、药品制剂、保健产品、医药物流、中医文化于一体的产业链。江苏同样也是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大省,江苏的吴门医派、孟河医派、山阳医派等传统医派久负盛名,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中苏州吴门医派历代名医辈出,且善于著述,留下了包括《女科万金方》在内的大量珍贵医学著作,其温病学说创新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对中医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孟河医派在杂病、外疹方面颇有建树,新中国成立前后许多著名中医专家传承于武进孟河医派。此外,江苏还有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道教名山茅山就位于镇江与常州两市交界处,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茅山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自古以来盛产各类中药材,明代李时珍曾在此处采集中草药,仅写进《本草纲目》的茅山药材就多达380种,其中以茅苍术和太保黄精两种道地药材最负盛名。茅山除山水景观和动植物药材外,其道教“修心”“修炼”“养气”等养生思想以及食疗、药膳、武术等各种养生技法也为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2017年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亚东建设发展集团、句容市政府“校、地、企”三方共建的“句容茅山国际中医药养生小镇项目”正式签约,力争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江苏除文化资源外,还具有与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相匹配的众多养生资源,包括温泉、森林、海滨等。例如位于南京的汤山温泉,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被国土资源部评为“中国温泉之乡”。作为天然优质的养生资源,汤山温泉也是中国唯一获得欧洲、日本温泉水质国际双认证的温泉,位居中国四大温泉疗养区之首,在国内外已初具知名度。

2 “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江苏旅游业发展居全国前列 江苏经济发达,开放程度高,是我国的旅游大省。2016年江苏旅游业总收入迈上万亿元的新台阶,达10 263.5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旅游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省内5A级景区数量达23处,国家旅游度假区6家,数量均列全国第一。2016年全省共有旅行社2 469家,星级饭店696家,接待入境过夜国际游客329.8万人次,均居全国前列。江苏发达的旅游业为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资源以及稳定的客源保障。

2.1.2 旅游服务业接待能力强 旅游服务业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住宿服务设施、交通发展水平及便捷程度等是影响一个地区旅游流量与质量的关键因素[2],良好的基础服务设施能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增强游客旅游体验,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同样有赖于相关旅游服务业的强大支持。目前江苏旅游服务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2016年省内五星级酒店数量达87家,位居全国第二,旅游饭店住宿业企业餐费收入113亿元,占全国总数的9.6%。省内还拥有公路、铁路及内河运输等发达的交通网络,其中,徐州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具有重要交通枢纽的综合优势;连云港作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北接渤海经济圈,南联长江经济带,东西贯通日韩、中西亚及欧洲等诸多国家。强大的服务业基础提升了江苏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和接待能力,更为“旅游+中医药”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和保障。据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发布的游客满意度调查显示,2016年度江苏全省旅游大环境、旅游公共服务、旅游景区服务、旅游相关要素的游客满意度分值都在80分以上,江苏旅游服务质量呈现出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特点。

2.1.3 健康旅游生态环境优良 优良的生态环境如森林、海滨、温泉区等是健康旅游赖以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江苏辖江临海,山水秀美,生态优良,旅游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开展健康旅游所需的生态环境优势。江苏地跨长江、淮河,京杭运河贯通南北,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临海。省内河湖、名山众多,约有大小湖泊290多个,中国五大淡水湖中有两个(太湖、洪泽湖)位于江苏,紫金山、花果山、茅山等闻名寰宇。此外,江苏林木覆盖率达22.8%,拥有国家森林城市5个,全国绿化模范城市3个,南京老山、江苏云台山等国家级森林公园多达21个。2017年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凭借优质的森林生态环境,获评“中国森林养生基地”。江苏还拥有汤山温泉、道地药材产区等适宜开展中医药康养、体验及生态观赏的独特旅游资源,为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开展提供了优质的生态环境资源。

2.1.4 中医药医疗和人文教育资源丰富 江苏作为全国的中医药强省,中医药综合实力一直居于全国前列。从中医药医疗资源来看,2016年江苏共有中医医院数111所,居全国前列,中医药从业人员30 901人,呈增长趋势。除医疗资源外,江苏中医药历史悠久,流派兴盛,名家辈出,拥有丰富的中医药人文资源。江苏是中医学重要学术流派——“甲天下”吴门医派以及“冠吴中”孟河医派的发源地(见表2)。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为中医药领域培养出14位国医大师以及众多专业人才。此外,江苏还拥有国内知名老字号和众多独具特色的厅、堂、馆、所,如上池斋药店、苏州雷允上药店、南京国医堂、吴门中医馆等,以及规模庞大的中药制药企业,包括扬子江药业、江苏恒瑞医药、正大天晴药业集团等。目前省内还建成了江苏南中医丰盛健康城、泰州中国医药城、泰州华侨城等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为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优势。

2.2 劣势分析

2.2.1 产业发展起步滞后 随着大健康时代到来以及国际医疗旅游迅速发展,“中医药+旅游”的新旅游模式在国内日渐兴起。2013年,国务院就在《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各地应整合当地优势中医药特色养生保健资源,发展养生、体育和医疗健康旅游。在国家多项文件鼓励下,各省市积极响应,相继展开产业规划和部署。各地多以本土中医药资源为依托,结合中医药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如北京在国内率先进行中医药厅堂馆所景区化试点,2013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甄选出一批包括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京城名医馆等21家单位的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2016年广东省中医药局与省旅游局联合公布首批19家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相比于国内部分先行的省市,江苏省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起步相对较晚,江苏省在2017年出台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规划,健康旅游于2016年才开始纳入省级重点旅游项目。

表2 江苏省主要中医流派

注:数据来源于中医中药网。

2.2.2 产业资源区域分布差异显著 江苏旅游经济基础较好,中医药医疗、人文、景观等整体资源丰富,但受到地区经济水平、中医药综合实力等影响,省内不同区域健康旅游资源分布差异较大,难以整合。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医药资源集中,中医药事业发展较好。2014、2015年苏南医疗企业数量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见图1)。2016年苏南公立中医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数是苏中的3.9倍,苏北的2.8倍,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出院人次数分别苏中和苏北的2.2倍、1.3倍,苏南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床位使用率高达94.23%,中医医疗服务相较其他地区更具吸引力[3](见表2)。苏中地区医药制造业发达,医药科研技术雄厚,作为江苏中医药健康旅游先行区,拥有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产业基础良好。2016年1-8月苏中重点医药企业总产值占全省41.61%,远远高于苏南、苏中地区(见表3)。苏北地区生态优良,土地广袤肥沃,泗洪、淮安等地建有不少道地及优良药材的种植基地,药用资源优势显著。

2.2.3 缺乏具体规划和战略性布局 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跨界融合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医、药、养、游”等不同部门的各类资源,跨部门及跨地区资源整合存在一定难度,因此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各地政府的定位、规划和部署,以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江苏省2017年发布《江苏省“十三五”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指出要以发展中医药生态经济、弘扬中医药文化为重点,打造10个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10个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的目标。《规划》虽然在宏观层面制定了江苏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建设方针与目标,但缺乏具体规划和战略性布局。江苏各地中医药资源优势和服务水平差异较大,各地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如何定位、示范旅游项目怎样建设,政府的规划文件中并未论及,有待深入考量。

图1 2014-2015年江苏省医药企业地区分布

表3 2016年江苏省分地区中医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注:数据引自《江苏省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医药价格综合改革的政策效果评估》。

表4 2016年1-8月江苏省重点医药企业总产值地区分布

注: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医药行业协会。

2.2.4 现有项目单一且特色不足 我国中医药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服务手段灵活多样,为中医药健康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载体与主题,也极大地拓展了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内容和形式。根据旅游诉求不同,中医药健康旅游有特色医疗、养生体验、美容保健、疗养康复、中医药观光、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等多种类型。从现有项目类型来看,江苏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建设和开发主要集中在中医药养生体验旅游方面。如南京汤山温泉度假区、泰州华侨城和溱湖景区以及茅山中医药养生小镇等皆以养生、休闲为主题。从2017年立项的省级重点旅游项目来看,与中医药健康旅游相关的11个项目均以中医药养生资源为载体,开发主题雷同。江苏作为中医药强省,省内中医药医疗、人文资源以及自然生态资源均较丰富,为开展多主题和多类型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载体,然而江苏现有健康旅游项目主题较为单一,未能对自然、人文等各类独具优势和富有特色的中医药资源充分挖掘利用。

2.3 机遇分析

2.3.1 “一带一路”战略助力国际化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促进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和经济融合,这些国家和地区与我国服务贸易合作日益加深。中医药健康旅游以我国特有文化符号为载体,与旅游相结合,通过经济、文化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贸易合作、文化传播的渠道,是“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对中医药国际化重要战略机遇的把握。截至2016年末,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多项中医药合作协议,建立了17个中医药海外中心,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苏也立足自身中医药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2016年江苏与法国、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等数十个国家开展中医药交流与合作。2017年中国首个中医惠侨基地——海外江苏之友中医惠侨基地落户江苏省中医院,进一步提升了海外中医行业的形象和水平。此外,中药类产品的国际需求也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显著增加,据中国海关统计,2014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药类贸易额达25.43亿美元,较2008年增长了2.26倍[4]。“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医药领域的交流合作、货物及服务贸易前景广阔。在新背景和新形势下中医药健康旅游这一新兴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2.3.2 国家政府的重视和鼓励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医药事业尤其是中医药服务业发展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其中明确提出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同年,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计划在3年内建成1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00个示范基地、1000个示范项目。在政府的政策鼓励下,国内各地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就江苏而言,2016年苏州、无锡、泰州三市入选国家首批40家国家旅游示范基地,2017年泰州被列入全国15家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录,并获评“一带一路”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2014年南京与其他八个城市一同被列入中医药服务贸易率先试点的示范地区,同年南京中医药大学也被选入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骨干企业(机构)建设名录。

2.3.3 省内相关政策的积极扶持 在国家重视下,江苏也先后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积极扶持健康旅游产业发展。2017年2月《江苏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发布,不仅指明了健康旅游的发展方向,还强调要结合养生、名人、生态资源等元素,挖掘本地丝绸之路相关文化资源,发展特色医疗、疗养康复、美容保健等旅游项目。同年6月,江苏省政府又印发《江苏省“十三五”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将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在资金投入方面,江苏在全国率先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建设,通过债权投资方式,为旅游企业提供低息贷款,为省内一批市场前景良好的旅游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旨在重点发掘和培育有市场成长潜力的旅游企业。

2.4 威胁分析

2.4.1 沿线国家市场环境复杂 “一带一路”战略辐射范围涵盖南亚、中亚、北非和中东欧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沿线跨度大、国家构成复杂。在这一庞大的沿线市场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国地缘政治博弈、制度和政策错综复杂以及多元文化间的隔阂与冲突,使得中医药以及健康旅游的国际化发展面临极其复杂的国际环境。次贷危机后,“一带一路”部分国家受“中国威胁论”影响,对华贸易政策波动不定。加之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为稳固自身在亚欧大陆的影响力,针对“一带一路”战略出台的相应对策[5],使得沿线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进行政策取舍和考量,进一步增加沿线市场的政治、投资以及产业合作不确定性。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特有价值观的重要代表,其国际化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文化障碍。尤其对于环境复杂、文化多元的“一带一路”市场,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发展必然面临着由文化差异导致的认可壁垒。

2.4.2 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 健康旅游的概念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和墨西哥被提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趋于成熟,根据斯坦福研究机构发布的全球医疗健康旅游产业经济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健康旅游产业规模约为4386亿美元,约占全球旅游产业总体经济规模的14%。其中印度、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已成为主要的医疗保健目的地。印度由于优质的医疗服务和低廉的医疗价格,其医疗旅游产业极具竞争力,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截至2015年11月,印度医疗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已达30亿美元,2012-2014年医疗旅游行业每年平均接待20万游客。泰国则凭借丰富的高端医疗资源,以心内直视手术、变性手术等一系列复杂医疗服务吸引大批国际游客,泰国国内共有39家JCI(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认证医院,仅2011年赴泰国接受健康医疗服务的外国游客就达224万人次,为泰国带来约978亿泰铢(约29.3亿美元)的收入,2013-2018年,泰国医疗旅游预计收入将超过8142亿泰铢(约244.3亿美元)[6]。这些国家健康旅游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但同时也对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构成了强有力的竞争。

2.4.3 国内竞争加剧 近年来由于人们健康观念转变以及保健需求增加,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成为迅速兴起的新旅游业态。据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一项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调查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454个景区点、度假村、宾馆等机构从事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各省市在政府引导和推进下对产业建设进行了积极部署,例如四川省在2016年发布的《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要构建中医养生、医疗、康复、养老、旅游融合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且在阆中已建成颇具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链。安徽省发布的《安徽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提到要推动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产业、农林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实施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项目,并已着手建立6个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在各省加快发展健康旅游产业的背景下,江苏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也面临着各先行省份的激烈竞争。

3 “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对策

3.1 明确产业定位,统筹规划与布局

江苏作为“一带一路”的交汇省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在政府大力扶持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的机遇下需明确定位,统筹全省产业发展优劣、机遇与威胁,进行全方位战略布局。一是要明确区域产业竞争力,找准产业发展的突破点和增长点,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异大,各地区产业基础不一,发展方向需因地制宜。二是要结合地区竞争力优势,针对国内外市场,进行产业统筹规划与布局。如苏南中医药服务业发展良好,中医药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明显,且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对国际市场更具吸引力。可借鉴东南亚模式发展高端医疗服务,引导社会资本打造以体检和疾病治疗为主的先进医疗服务。苏中健康旅游产业基础较为雄厚,特色品牌初具规模,可依托泰州国家示范区、茅山景区建设综合型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大力开发中医药文化体验游、中医药观光游、中医药疗养康复旅游等旅游产品。苏北自然优势显著,可重点发展中药种植,为全省输出优质药材,同时可开发中药植物园、中药文教科研中心等项目,开展中医药观光及文化体验。此外还可根据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点,细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在不同子市场中定位和筛选出对江苏中医药健康旅游国际化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区域,结合省内区域竞争力优势建造具有针对性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国际化项目和旅游线路。

3.2 加强国内外产业合作与联动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江苏省需积极开展和国内其他省市及国外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扩大江苏中医药健康旅游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影响力。其一在国外市场上,积极与国外城市、景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可结合江苏各地区竞争力优势,构建省内城市对接沿线目标国家市场的服务机制,如针对东盟国家中药市场成熟的特点,江苏省药膳研究所等相关单位可开展面向这些国家的中药药膳制作及体验游。此外还可依托国外知名企业在外国游客群体的影响力,在旅游品牌、旅游项目、旅游营销等方面开展合作。如本地景点、酒店与Google、Facebook等国外知名信息检索、社交软件合作,简化国外游客信息获取难度,提供便捷的查询、预定、体验、支付等服务。同时积极举办国际健康旅游服务相关会议和展览,扩大城市影响力。其二在国内市场上,与安徽、山东、浙江等邻近省市展开联动,开展联合营销,实行客源共享,资源互补。具体来说,可与邻近省份共建跨省旅游线路,联合打造中医药主题旅游活动,如镇江茅山可与安徽黄山共同打造“两山两省健康游”。

3.3 打造独具江苏特色的健康旅游生态圈

在全国健康旅游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江苏省需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特色化、差异化道路,立足优势和特点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融医疗、养生和观光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其一,依托如吴门医派、孟河医派等中医流派诊疗方法,结合先进医疗科技水平,打造中医特色诊疗;其二,充分开发省内丰富的地热资源,在已有项目上结合水疗、日光、海滨和森林等地区资源,打造特色养生体验线路;其三,结合中医针灸疗法,在美容产业基础设施完善、技术成熟的地区开展针灸美颜美体SPA;其四,通过针灸、推拿、气功、理疗、矿泉浴、日光浴、森林浴、中草药药疗等多种服务形式,提供慢病疗养、健康疗养、老年病疗养和职业病疗养等特色疗养康复服务;其五,依托中医江苏流派文化、省内中医药博物馆、中华老字号和传统中医药名胜古迹,打造江苏特色中医药观光、文化体验游;其六,依托省内中医药科研机构的技术、人才优势,定期开展中医技能、中药研发等科普讲座,鼓励发展医学检验等第三方医疗服务。

3.4 大力促进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

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以中医药资源和旅游资源为依托,由中医药和旅游复合而成的产业,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促进两个产业有机融合是发展的关键。一是要促进医、游资源融合,依托江苏省丰富的中医流派资源,聘请经验丰富的医师,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整合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中华老字号上池斋、茅山风景区等中医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展中医观光游。二是要促进药、游资源融合,其一,依托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药膳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筛选、挖掘、开发药膳、食疗、养生餐饮精品,建设传统膏方、药膳、药酒制作体验游;其二,疏通苏北中药种植基地交通运输阻碍,将中药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建设中药种植、观光景区;其三,发挥江苏中药品种丰富、苏南科研技术优势,打造本草药用观赏植物园区、野生濒危珍稀中药材园区、药用动物科考游、GAP示范园区体验游等生态休闲旅游。三是要促进养、游资源融合,整合中医药养生资源和养生旅游项目,推进已有的诸多温泉项目规模化、国际化,结合中医针灸、火罐刮痧、膏方酒剂、武术导引等尚未充分利用的养生资源,开展全面、特色的中医养生体验游,最终构建中医、中药、养生、旅游四位一体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圈。

猜你喜欢
江苏中医药一带一路
数读江苏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数独江苏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数读江苏
江苏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