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针疗法联合艾灸对TKA术后早期恢复的临床疗效

2019-03-21 03:13周长林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骨性艾灸关节炎

刘 文,周长林

(1.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2.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3)

晚期膝关节骨关节炎常伴随膝关节疼痛、运动受限、肌肉萎缩、内外翻畸形等症状[1],非手术治疗达不到预期效果,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改善患者症状、达到预期疗效的最终治疗方法。尽管目前TKA手术技术与假体设计已日趋成熟,但其术后并发症,如疼痛、关节活动度不佳等症状,仍困扰着医生与患者[2],积极寻求术后有效改善方法十分必要。本研究运用埋针疗法联合艾灸促进TKA术后早期恢复,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早期患膝关节功能,降低血清PGE2水平,缓解术后早期疼痛,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5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64例TKA术后(均为单侧TKA术)患者,均符合人工膝关节使用规范[3],其中男26例,女38例,年龄56~74岁,平均年龄(63.78±5.9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其中治疗组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57~72岁,平均年龄(64.09±5.68)岁。对照组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56~74岁,平均年龄(63.47±6.3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根据影像学Kellgren&Lawrence[4]分级标准,所有患者表现为Ⅳ级,诊断为重度退行性骨性关节炎;②所有患者符合人工膝关节使用规范[3];③均为首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②有严重的心血管、肝肾及胃肠疾病;③在治疗期间对医生治疗方案依从性差;④对中医治疗过敏或不接受者;⑤患膝行过其他手术或有其他代谢性骨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根据患者术后具体情况常规给予抗感染、消肿、抗凝、镇痛类药物治疗。

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埋针疗法配合艾灸治疗:①艾灸疗法:选取膀胱经上的肝俞、肾俞及胃经上的足三里,将艾条安放入艾灸盒中,每日1次,每次15~20 min;②埋针疗法:选取双侧申脉、太冲,太溪、丰隆共8穴,每次取4穴(左右两侧交替)。操作:患者平卧位,穴位进行消毒后,立即采用带胶布的揿针(苏州环球针灸用品有限公司,规格为0.20 mm×1.5 mm,标准:YY0105-93揿针)进行针刺(用手执胶布直压揿针刺入所刺穴位)。留针时间为24 h,每隔4 h用手按压埋针处2~3 min,加强刺激,以提高疗效。

两组患者均以治疗7天为1个疗程,持续2个疗程。患者在拔出引流管后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在助行器的帮扶下适当下地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定期复查X线以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1.4 观察指标

于TKA术后3天、1周、2周,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5])标准进行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进行疼痛评分,静脉采血检测血清PGE2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7.73±3.87)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X线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和脱位发生。随访期间治疗组3例患者、对照组9例患者患肢出现肿痛症状,对症治疗后症状消除。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及血清PGE2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及血清PGE2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HSS评分及血清PGE2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HSS评分及血清PGE2指标比较

组别时间VAS评分HSS评分PGE2(pg/mL)术后3天5.09±1.2554.06±10.51153.7812.04治疗组术后1周2.63±1.3184.09±10.07118.9112.66术后2周1.09±1.03103.68±9.9495.9110.37术后3天5.41±1.2147.81±11.84163.31±13.24对照组术后1周4.31±1.1870.38±10.28139.47±11.98术后2周2.06±1.4489.72±10.75106.53±12.39统计值F、P3.740,0.0293.253,0.0453.666,0.031

3 讨论

TKA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有效的手段,可缓解甚至消除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但任何手术在治疗疾病取得疗效的同时,亦会造成局部组织创伤,如毛细血管、末梢神经损伤、皮下血肿形成、组织肿胀等。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曾云:“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其三就是房室、金刃、虫兽所伤。”TKA在手术过程中导致局部经脉受损,瘀血痰浊停留在膝关节局部,属于中医“筋痹”的范畴。术后初期患膝关节气血瘀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治以温补肝肾、活血祛瘀为主。

艾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的一种,具有刺激局部、温经散寒、调节免疫、升阳举陷等功效,且具有安全、方便、经济等特点。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云:“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本研究中艾灸治疗选取膀胱经之肝俞、肾俞,具有温补肝肾之功效。局部选穴为足三里,该穴为全身强健要穴之一,既可以改善患者术后体虚状况,又可以促进患肢局部经络气血之流通。王玉等[7]对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发现艾灸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埋针疗法作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给皮部以弱而长时间的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研究埋针疗法选取申脉、太冲,太溪、丰隆四穴,局部远端取穴,既可避免因取穴引起TKA术后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又可达到舒筋通络、行气止痛之功效。孙丹等[8]运用埋针疗法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徐纬[9]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欺针互动式埋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确切疗效,且安全性及患者依从性均较好。

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艾灸配合埋针疗法,其中艾灸治疗调补正气、温通经络,埋针疗法行气活血、舒筋止痛,两种疗法相结合,共同发挥功效,最终治疗组患者VAS评分、HSS评分、血清PGE2水平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埋针疗法配合艾灸治疗可明显促进TKA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骨性艾灸关节炎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夏天怎么做艾灸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