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媒介影响力探究

2019-03-21 13:08
传媒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影响力媒介受众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在中国媒介的发展方面,国内及国外媒介关系的相互作用已经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循环圈。而处理好中国媒介在国内和国外的影响力关系,则有助于帮助中国媒介自身的发展以及寻找新突破。

一、媒介影响力的概念

(一)媒介的受众影响力

媒介的受众影响力是指受众通过各种媒介渠道,例如: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介,来获得关于国内外时事新闻,党和政府出台的新政策、新方针,社会生活新闻,科技艺术的新概念、新思路、新知识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以此对受众产生的影响力。其中,“涵化效果”就是媒介影响力的一大表现。电视节目编排的整体模式是公众对社会现实达成共识的重要来源,电视培养了人们的共同观念,可以使受众以电视屏幕上呈现的社会情状、价值观和思维来看待真实的现实世界。同时,涵化理论的研究也表明,电视暴力内容不仅对受众的行为产生影响,同时电视内容也会影响受众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思维方式。

(二)媒介的经济影响力

媒介的经济影响力主要是指,媒介根据受众群体对媒介使用状况的差异化,向特定群体投放相关产业的信息,在尽量满足受众的特定的需求的同时,也向该类受众传递了相关产品的购买提示,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受众消费。例如,在浙江卫视的《王牌对王牌》中,主持人沈涛每次在给明星拍合照纪念时,总会掏出VIVO手机来拍摄,并且手机拍下来的照片也会通过叠画的效果出现在电视的屏幕上。以此给受众传递的信息就是:使用VIVO手机进行拍照,画质非常高,从而也就刺激了爱好拍照的受众的购买欲。据了解,我国新型媒体行业的广告收入相比过去有着几十倍的增长,而传媒与经济也形成了一个相互辅助的产业链,在其影响下产生的小外延也有着非常高的市场以及文化价值。从而可以看出,媒介对我国的经济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二、中国媒介的国内影响力

我国媒介在国内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首先,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传媒体系。据相关资料报道,目前全国现在有的图书出版单位有584家,报纸出版单位1894家,期刊出版单位10084家,有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578个。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媒介覆盖面,国内绝大多数受众会受到媒介传播的影响,例如:《新闻联播》之于国内外新闻,《快乐大本营》之于娱乐游戏,《今日说法》之于法律法规等。不同类型节目的播出,满足了受众的需求,也吸引了新的一批受众来使用相关节目。在此基础上,随着传媒平台的数量和类型的增加,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将会与日俱增。与此同时,融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多种相似内容的信息在不同平台的交叉传播,也给增加了受众重复获得某一类信息的频率,有利于受众对于信息的记忆。例如:安徽经济频道《第一时间》之于民生节目,安徽90.8交通广播亦会报道民生新闻,多个媒介的重复报道会深感受众在某一类新闻加官上的认知度,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三、中国媒介的国际影响力

在国际上,中国媒介的影响力也在逐日提升。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海外的媒体分社已经达到170个,数量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我国的中央电视台也开播了9个国际频道,在中国的国际广播电台使用了64种语言,成为了世界上使用语言最多的国家媒体机构。另外,我国也与外媒产生着密切的合作。早在1980年,中央电视台就开始通过国际通信卫星收录英国维斯新闻社和合众独立电视新闻社的国际新闻,并采用新华社稿件编发国际新闻。而如今,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中国媒体与国外媒体的合作也是俞加密切。在合作的过程中,我国媒体能够学习国外先进的科技技术,而通过与外媒合作,对中国的文化有着进一步的提升。在相互合作、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中国媒介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媒介在国际上的曝光度也日益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媒介在国际中的地位,而中国媒介的影响力也逐渐提高。

四、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就其中国媒介在国际影响力与国外影响力之间,二者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因为二者存在于不同的地区,其在传播方式、内容等视角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就其根源还是中国媒介。所以在均衡其独立、统一的基础上,中国媒介在国内及国外的影响力上,传媒工作者需要关注受众视角以及媒介体制这两个方面。

在受众视角上,其生长背景是一重大因素。不同国家乃至不同城市的政治制度、文化习俗、经济水平都应当是在考虑受众视角时所应关注的影响因子。例如,美国的文化是自由奔放,在媒介传输方式上,该地更易接受直接、自由的风格。而英国地区的风格则倾向于严谨、保守,该地则更加接受正式、委婉的风格。所以在媒介作用之际,需要根据当地的相关背景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其实,我国影视剧作在国外也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例如:2000年李安导演的武侠片《卧虎藏龙》在国外就掀起了一阵武侠浪潮。该片握住了北美等外国受众对中国功夫的兴趣点以及其审美风格,最终取得了票房以及口碑的双丰收。这部电影当年在北美电影票房排行榜上的成绩是第12位,而该片也荣获了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等4项大奖。与此同时,该片在国外的影响力也吸引更多的国外受众来关注中国的传媒行业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当然,随着分众意识的不断提高,同一座城市的媒介也可能需要精细划分,也更需要传媒工作者去深度挖掘传媒市场的潜力,而这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但是未来可期!

而就媒介体质层面,制播分离的方式已经日趋流行。制播分离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因为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越来越高,电视播出机制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公司来制作,从而提高电视节目的精品度。而近几年,直播分离的模式在中国也运作起来,例如:《中国好声音》的播出平台为浙江卫视,制作团队则是打造《中国达人秀》的原班人马金磊团队,该节目的精品度确实不同凡响。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中国媒介的影响力的提高,可以将制播分离打造出一种全新的模式,即将国内外媒介的优质资源整合起来,在合作不合并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媒介产业链,保证每个专业领域最突出的团队来完成其最在行的部分,从而使得节目的精品度、创新度以及受众度等都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障。

综上,中国媒介的国内及国外影响力需要传媒工作者在实际运行中达到一个均衡度,无论是从技术、内容出发,还是从制作、合作考虑,都需要充分考虑国内外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保证中国媒介的影响力在国际上有着稳步提升。

五、结论

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国际交往日益便利,拉近地球各个区域之间的距离。而当下,随着人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受众对传媒行业的要求度愈来愈高,而受众自身的划分度也越来越细密。在新媒体和融媒体等新型领域不断拓展的情况下,传媒行业的工作者需要从受众以及传播者的双向角度出发去重新定位传播媒介的意义,而上述种种也给中国媒介未来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却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传播媒介在“地球村”中的影响力,更好地发挥中国媒介的效用上。我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科技的发展,在融媒体、新媒体等技术充分学习、了解的情况下,传媒工作者需要进一步精确把握市场走向和受众心理,正确判断中国传媒未来的发展方向。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媒介的影响力也将会使得地球各地之间变得更加密切,而这一切的美好蓝图,还需要中国每一个媒体人以及受众群体来共同绘制!

猜你喜欢
影响力媒介受众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