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变革驱动下广电媒体的媒介融合探索

2019-03-21 13:08
传媒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广电传统媒体媒介

(咸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在新媒介及其传播逻辑推动下,全社会各行业出现向“互联网+”转向的媒介融合趋势。对广电机构媒体而言,真正以媒介融合实现机构创新,不仅是媒介组织边界内部的新媒介技术化,更应是以媒介组织为节点,实现与社会网络其他传播主体的普遍连接。本文基于对媒介融合的创新理解,对广电机构媒介融合的生态、困境与路径进行分析,以期为传统媒体的转型探索提供启示。

一、融合生态:广电媒体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介逻辑与应用颠覆了社会整体的传播生态,使各行业出现普遍数字化的趋势。面对全社会“互联网+”的新媒介生态环境,广电机构媒体必须紧跟数字化趋势,主动探索新媒介融合路径,这不仅是传播生态变革的外部刺激,更是传统媒体在数字环境中求生存的必然选择。

广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有优劣。新媒体拥有丰富多元的传播方式,以视频、音频等全媒体传播手段吸引用户眼球。广电传统媒体的优势突出表现在采编能力上,传统广电媒体扎根地方,记者常年跑线过程中与当地各社会机构、部门等建立良好关系。在向新媒体转型过程中,传统媒体可充分利用深耕本地的实践经验,发展基于本地生活文化服务的新媒体产品,最终实现信息资源增值。

基于广电媒体新闻采编、试听节目制作能力的先天优势,新媒介技术带来的数字化、平台化等特性可扩大广电媒体的传播力。在全社会普遍连接的融合趋势下,广电机构媒体基于多年积累的品牌优势,将转变为传播网络中的聚集点,以此与社会网络各传播主体实现普遍渗入与广泛连接。利用新媒介社交化特性,广电媒体可实现与受众的多元互动,以信息作为媒介广泛连接,创造衍生传播的可能。

二、融合瓶颈:广电媒体的困境与问题

新媒介变革使得技术主导的融合趋势凸现,“传媒+”的跨界融合模式成为大势所趋。与技术变革相比,新媒介思维核心在于打破媒介组织的边界,实现与社会各传播主体的普遍连接。这要求广电媒体以数字技术为基础进行内部重整。现阶段广电机构媒体的融合实践仍停留在组织内部的新媒介业务附加,既未实现以新媒介逻辑统合新闻生产流程,也未能走出组织边界,与社会各传播主体实现有效的融合实践。

广电媒体实现媒介融合,需要利用新媒介技术与逻辑创新传播手段。现阶段,各媒介机构正积极搭建新媒介平台,如开通微信微博公众帐号,开发移动客户端、新闻App等,但对平台的维护不足,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在新闻生产流程上,大多未建立专门的新媒介部门,而是在记者传统工作内容基础上增加新媒介生产任务,额外增加从业者工作量,但并未采取有效激励机制刺激其工作动力。

广电媒体的新媒介转型对人才能力提出全新要求。这要求从业者同时熟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规律与运作方式,兼具创新策划、公关营销与传媒市场洞察力。目前广电机构内普遍缺乏兼具上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导致新媒体发展战略思路模糊,无法以内部的新媒介重组为契机,推动与外部传播网络的连接。

三、融合转向:广电媒体的突围路径

广电媒体的融媒探索关键在于新媒介技术与思维创新应用。在融合实践中,除搭建数字化新媒介平台外,广电媒体应探索如何实现传统视听节目的新媒介化,即如何以新的视听语言进行内容二次创作,以适应新媒介“微”传播、互动性强的特征;在采编流程上,不应只停留在增加新媒介平台、将传统新闻产品“平移”到新媒介平台,而应探索新闻生产流程的融媒体化,实现“一次生产,多元传播”的复合传播效果。

媒介融合不仅在于媒介组织内部的新媒介化,更重要是打破组织边界,以媒介机构为节点与社会各传播主体实现互动连接。与新媒介技术部门进行人才互助,解决传统机构内部新媒介技术的短板;与各商业组织合作,创新性地探索电商购物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路径;与自媒体资源互换,借助自媒体增强传统媒体内容活力,同时借助机构媒体影响力促进自媒体营销传播。

传统机构具有深厚的本地资源,以此为突破口创新传播将成为广电媒体突围重点。传统媒体各新闻与本地相应的政务、商业、文化等机构有长期业务关联,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策划文化推广活动、视听节目制作等。通过建立本地化生活、信息服务平台等方式,以信息连接实现与本地社群的深度互动,实现自身资源优势增值变现。

猜你喜欢
广电传统媒体媒介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