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2019-03-21 13:08
传媒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业界传播学设置

(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近年来,传媒业界生态发生了巨变。新媒体因其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共享性等多方面优点而得到受众的青睐。新媒体的运用渗透到传媒业界的方方面面,其影响力不断增强,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大。依托于传媒业界发展,为传媒业界输出人才的传播学教育模式也应随着传媒业态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新媒体时代对传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但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过程中,又遇到诸多困境,因而需要在不断的调整中摸索着前进。

一、新媒体时代对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新媒体内容生产能力

近年来,传统媒体下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突破困境,寻求新出路,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走上媒介融合之路。除了媒体机构外,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也纷纷开设新媒体平台。近年来,新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

传媒行业出现的以上的新状况对传播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内容生产能力是传播学专业人才的重要能力之一。传统的传播学专业课程中,主要以新闻采访写作、新闻编辑、广告文案写作等课程来培养传播学专业学生的内容生产能力。在新媒体时代,要培养学生的内容生产能力,这些传统的实务课程依然重要,但在课程教学中,除了讲授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方法外,应更多加入在新媒体环境下内容生产的新理念、新方法。

(二)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各种新兴的新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微博、微信、知乎、秒拍、直播、抖音等新平台和新玩法不断出现,仅有文字功底已不足以满足日常新媒体工作的需求。传播学专业学生还需要掌握包括图文设计、排版、H5、表单、Gif、开发者功能应用、音频与视频制作等相关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以便生产出“有趣、炫酷、新鲜”的内容。此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也逐步在新闻传播行业推广开来。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学习适当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其更好在工作中理解和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设置摄影与摄像、电脑图文设计、音视频编辑、新媒体技术应用、创意新媒体开发设计、HTML网页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来培养传播学专业学生的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

(三)新媒体平台运营能力

新媒体平台的运营能力也是传播学专业学生所不可或缺的。要想做好一个新媒体平台,除了提供优质的内容以外,还离不开运营。所谓新媒体运营,包括产品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内容运营、品牌运营等。通过对用户画像的把握,搭建良好的用户关系,吸引精准用户,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以各种活动提升用户活跃度,以产品思维来做新媒体,以品牌思维来运营新媒体,这样才能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新媒体行业中脱颖而出,通过精心的运营来提升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新媒体营销与策划或新媒体运营,加上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实践环节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新媒体时代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课程设置

为培养学生的新媒体内容生产能力、技术运用能力、平台运营能力,要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但在课程与课程之间,会出现教学内容重叠的问题。如为培养学生内容生产能力而设置的新媒体文案写作和网站内容策划,如基础理论课程新媒体概论和网络传播概论,虽然各门课程侧重点不同,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再者,与课程相配套的教材存在跟不上新媒体发展步伐的问题。受出版周期的影响,即使是最新的教材,从编写到进入学生的课堂也间隔一至两年时间,教材中出现的例子和部分观点,放在当下看有时会显得过时,且最新的教材鱼龙混杂。而教师为了备课省时省力,不愿意经常更换教材,更会出现教材老套的问题。此外,部分课程内容较前沿,还会出现教师不愿意上,上也上不好的情况。

(二)师资队伍

目前来看,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博士人才在一二线城市发达地区较为充裕,但在三四线城市偏远西部地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博士人才仍比较匮乏,因而还有大量的西部高校由硕士学历人才担任传播学专业教师。另外,进入高校担任传播学专业教师的人才,部分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职的,缺乏新媒体行业的实战经验,因而造成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出现纸上谈兵的问题。加之新媒体行业发展迅速,传播学专业教师如果不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就会出现学生比老师更懂新媒体的窘境。由于进一步注重对传播学专业学生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加入用户界面设计、动态网页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新闻传播学专业出身的教师难以承担这类课程,数字媒体专业毕业的高级人才又相当稀缺,因而只能把这类课程交给计算机学院的教师承担,但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又不具备新闻传播专业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因而就会出现技术类课程与本学科专业脱节的问题。

(三)学生情况

传播学专业招收的学生一般而言是文理科生兼招的,部分高校的传播学专业为突出技术特色甚至只招收理科生,但因为传播学专业属于文科专业,理科生填报志愿时,对这个文科类专业缺乏了解,存在误解,因而在生源吸纳上会遇到困难。招录的学生中一般来说女生数量要明显多于男生。为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中由于加入了C语言程序设计、动态网页设计、JAVA编程基础、大数据挖掘等课程,同时为了给技术类课程做铺垫,部分高校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还加入高等数学课程,对于部分高中学文科出身且不擅长理科的学生来说,大大增加了其学习的难度,挂科率增高,甚至部分学生还出现学分修不满,无法达到毕业要求的情况。

三、新媒体时代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课程设置避免本末倒置,着眼本校实际

在课程设置上,虽然要加入新媒体技术方面的课程,但不能本末倒置过多地强调技术而忽视传播学科理论和实务的教学。传播学专业学生虽然需要掌握一定的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但不可能要求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样精通技术,那样也失去了传播学专业存在的意义。此外,课程设置上也不能过分地追求向名校或者海外高校看齐,过度的求新求异而忽视本校现实情况并不一定能取得实际成效。课程设置还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各个学校招收的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情况是有所不同的,课程设置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

(二)师资队伍多元化,教师加快知识更新

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要加强人才引进,除吸纳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外,还可考虑吸纳部分数字媒体、计算机技术、视觉传达等其他学科专业的人才,对于有相关复合学科背景的人才应着重考虑。还应多邀请新媒体业界精英人士进入高校课堂,向学生传授实战经验。来自业界的一手经验或许要比来自书本的二手知识更让学生受益。此外,还要积极与新媒体业界开展合作,搭建校外实践基地,实行校企合作,为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新媒体业界实践创造更多的机会。传播学专业的教师也要紧贴新媒体业界,加强与业界的交流,多到业界去实践学习,紧跟新媒体发展步伐,加快知识更新速度,学习新媒体前沿知识,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

(三)定期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不脱离用人单位的需求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定期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和更新,减少课程安排和实践环节中的不合理方面。课程和实践环节设置不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不脱离用人单位的需求。对于业界已淘汰的知识技术,要及时淘汰相应课程内容;对于业界新流行的知识技术,要及时引入课程教学中,以尽量避免出现学生学无所用,工作以后从头学的尴尬局面。这在新媒体这个飞速发展的领域尤为重要。此外,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后,还要及时反思课程安排是否符合逻辑顺序,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前后安排是否做到了相互之间的铺垫承接,能否保证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

四、结语

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在当前新媒体时代面临着诸多方面的转型和改革,但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虽然要紧跟新媒体的发展潮流,但同样也要着眼于本校的实际情况。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既要沿袭以往传播学人才培养的传统,不抛弃传播学基础理论和实务教学,又要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而有所创新。

猜你喜欢
业界传播学设置
业界聚焦
业界聚焦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业界聚焦
业界聚焦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