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因视角探究网络新兴语的流行与传播
——以表情包为例

2019-03-21 13:08
传媒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模因佩奇小猪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普及,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微博、微信等各类社交媒体勃然兴盛。而模因理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传播机制的假说,利用模因理论研究分析互联网环境下的一些文化传播现象,可以为语言更好更专业地服务社会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模因与语言模因

Meme一词肇始于1976年,道金斯(Dawkins)在其出版的名为《自私的基因》的小册子中首度创用。Meme一词主要用以说明文化进化的规律,根据道金斯的观点,Meme是人类文化进化的基本单位,学者何自然最先首次将Meme译为“模因”。道金斯认为,模因是一种文化信息单位,他将那些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都归属到模因的定义范畴。Blackmore将模因定义为“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的信息单位。”在何自然的观点中,“语言模因是携带模因宿主意图,借助语言结构,以重复或类推的方式反复不断传播的信息表征。”语言模因靠复制和传播得以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

二、强势语言模因

传播性是模因形成的根本途径,语言要成为模因必须经过广泛传播。从传播力度的角度可以将语言模因分为强势语言模因和弱势语言模因,只有那些传播面广,复制人数多,保真度高以及生命周期长的模因才可以成为强势模因,本文将以网络新兴语中的表情包为例探究强势语言模因是如何得以复制和传播的。Blackmore认为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基因型的“文字内容相同而形式各异”,一种是基于表现型的“形式相同而文字内容各异”。基因型又可以分为“相同信息的直接传递”和“相同信息的异形传递”两种形式,后者用来表示以复制文字信息内容为主的语言模因,它主要以纵向递进的方式传播,在社交网络中传播并流行。表现型也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包括“同音异义横向嫁接”“同形联想横向嫁接”以及“同构异义横向嫁接”。第一种形式主要用以说明语言信息的结构和形式都不变,但内容被其他词语所替代,在网络新兴语中使用广泛。

三、网络新兴语

新兴语通过手机、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迅速被复制、传播,可以被视为一种强势的语言模因。狭义上的网络新兴语是指网络上网民们约定俗成并广为流传的语言表达方式。本文将网络新兴语从形式表现上分为文字和图、文、动图结合的表情包两大类。表情包作为一种文化内容载体,其传播实质即从一个人到达另一人的传播接收过程。流行度较高的部分表情包往往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当人们继续传播该表情包时,他们的表达会呈现出某些相似的特质,这组有着相似表达的表情包正是一组典型的网络模因。表情包的传播机制一开始主要是通过以微信和微博为主的传播,然后当人们认为表情包可以作为一种社交货币,为人际交往带来谈资,并且从众心理起作用时,表情包就会通过裂变式传播继续传播给更多的人。

四、表情包作为语言模因的复制与流行

(1)直接引用式。以“鸭、好鸭”表情包为例。“鸭”在中文中谐音语气词“呀”,在延伸联想下,一般网友使用“好鸭”“加油鸭”等表情包,直接引用图片,表达“好呀”“加油呀”等话语,并将图片与情绪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模因,又扩大了其流传,展现了表现形模因的相同信息异形传播。

(2)移花接木式。以“小猪佩奇”表情包为例。随着“快手”一位“社会人”主播把“小猪佩奇”的形象“纹”在了背上,从此带动“小猪佩奇社会人”的流传。“小猪佩奇社会人”二维的低幼形象和“社会人”气质之间的强烈反差,使得其在社交网络环境中病毒般传播。自此,“小猪佩奇”的元素,由此被打上了“社会人”的标签。而随着这一梗的流行,关于小猪佩奇的顺口溜与表情包亦应运而生。比如小猪佩奇睁大眼睛叉腰的形象配上“很多事情,你多照照镜子就明白了”的文字;佩奇在镜子前梳妆打扮的形象配着“今天也是精致的猪猪女孩”的文字;佩奇手拿手电筒的造型被配以“佩奇牌手电筒,照亮你的丑”的文字等等。

(3)拼贴重组式。表情包为例。在暴走漫画的熊猫表情包中,网友们可以通过表情包制作APP将自己的面部表情与熊猫的造型结合在一起,这属于一种拼贴重组式的表情包仿制类型。即使用PS技术解构原图。网友们抠出原图中的部分元素,然后嫁接到另外的形象或场景中,拼贴嫁接的方式往往会产生奇特组合,这些解构式的搭配是人们对原图的回应,也是个性化的创造表达。表情包中任何一个元素都好比机器零部件,可以随意抽离任意组合。它属于草根文化,可以增强网民归属感,提升民众的参与意识。

五、结束语

语言模因作为一种有实践基础的语言理论,为探究网络新兴语提供了新思路。表情包等网络新兴语在微博、微信等众多社交媒体的推动下被大量复制和传播,迅速成为当下网络社会的一种新现象。由于网络新兴语是目前“互联网+”环境下,在各大社交媒体都普遍存在的一个较为新鲜的文化现象,因此以网络新兴语为例进行研究,可以从现象入手探讨网络语言的传播机制,对研究语言变异的语用问题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模因佩奇小猪
小猪佩奇,一只会赚钱的猪
佩奇去医院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佩奇换零钱
《小猪佩奇过大年》
可爱的小猪
小猪家着火了
试论翻译中的模因*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从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角度看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