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尾效”研究

2019-03-21 00:34曹冲陈俭夏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年2期

曹冲 陈俭 夏咏

摘要虚拟耕地资源是当今土地资源方面研究的热点话题,被认为是解决土地资源压力和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在计算出1996—2016年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量的基础上,运用“尾效”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尾效”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约束和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谷物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主要以进口为主,棉花呈阶段性的“U”型和“M”型特征,蔬菜呈“V”型变化特征,油籽呈线性增长趋势,糖料2009年以前在2.0×104 hm2上下波动。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尾效”对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总体呈促进作用,约占6.51%。其中,棉花、蔬菜、谷物呈现约束作用,阻碍程度分别为4.17%、2.30%、1.28%;油籽、糖料呈现促进作用,促进程度分别为13.56%和0.69%,进一步证实了中国属于主要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较大的国家。同时本文还提出要制定符合国情的耕地资源战略、试点实施虚拟耕地资源战略、创新耕地资源管理体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主要农产品贸易;虚拟耕地资源;“尾效”;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9)02-0072-07DOI:10.12062/cpre.20180925

中国耕地资源的有限性与经济增长、城市化发展对耕地需求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这种矛盾如何缓解、如何协调、如何有效避免,是中国农业生产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之一。农产品贸易作为农业资源富余地区与匮乏地区的连接纽带,在缓解农业生产所需要的耕地资源压力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1]。1993年Tony Allan提出了“虚拟水”的概念[2],对农产品贸易中所隐含的资源进行量化,为农产品所需耕地资源提供了可借鉴性,并被广泛地传播和应用。 2004年罗贞礼在程国栋引入“虚拟水”概念的基础上率先提出“虚拟土地”概念、“虚拟土地战略”概念[3-4]。本文受其启发,首次提出“虚拟耕地资源”的概念,即认为虚拟耕地资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耕地资源,是一种从具体商品或服务中抽象出来的耕地资源,是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时所需要投入的实际耕地资源,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隐含在真实商品或服务的耕地资源。但是,“虚拟耕地资源”对中国农业生产的约束程度和促进程度如何?本文将其转换为“虚拟耕地资源”的“尾效”问题。Romer提出“growthdrag”的概念,认为在资源的约束和不存在资源约束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在二者相比之下所降低的程度[5],薛俊波、崔云等人[6-7]将其翻译为“增长尾效”。而本文关于虚拟耕地资源尾效的内涵是指,在受虚拟耕地资源的约束和不受虚拟耕地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引致单位劳动资源的利用不同,进而引致单位劳动平均产出所发生的变化,用数值表示为受虚拟耕地资源约束和不受虚拟耕地资源约束情况下单位劳动的平均产出增长率之差。那么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虚拟耕地资源”的“尾效”有多大,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均是本文需要进行解决的问题。

1文献综述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结构主义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相关学者鉴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程度日趋明显将自然资源等要素纳入内生增长模型中来研究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内生机制发展问题,并进行广泛的探索和研究,积累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Nordhaus[8]将自然资源纳入索洛模型,利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有效资源约束和无效资源约束两个方面测量了美国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阻力。Scholz、Schou[9-10]等相关学者从能源、自然资源、环境污染等因素着手引入内生增长模型,研究对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尾效”。Romer[5]于2001年在其《高级宏观经济学》提出了“Growth Drag”的测算方法,后一直处于内生增长模型的推导和演化过程。国内学者多利用“尾效”方法,分析建设用地资源、水土资源、能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领域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效应如何[11-16]。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关于资源“尾效”的研究多集中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资源环境、资源消耗等方面[17-18]。

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对经济增长“尾效”的分析绝大部分是从全国尺度或者是区域层面开展的,且所分析的品种也较为丰富,多为水土资源、能源以及海洋资源。除此之外,也有相关学者将其运用到城镇化进程中,扩展了资源尾效的应用领域,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为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尾效”方面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在梳理文献时,发现将资源尾效运用到农产品贸易中,还缺少相关分析,尤其是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尾效”的分析更是鲜有涉猎。众所周知,农产品对于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依赖性较强,资源的有效性对于农产品贸易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粮食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的大背景下,研究农产品贸易中的虚拟耕地资源尾效,分析是促进还是约束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在文献梳理和耕地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在已有的研究方法上对不能解释和量化指标的方法进行改进扩展,希望能够科学、系统的评估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中隐含虚拟耕地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约束和促进程度,进而为国家正确制定和执行合理的土地管理政策以及贸易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3数据采集及处理

本文所指的主要农产品是根据乌拉圭回合農业协议界定的农产品范围(HS产品口径)中的谷物、棉花、蔬菜、油籽、糖料。为了有效测算中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的“尾效”效应,考虑到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获得性,本文以联合国贸易商品统计数据库、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作为来源,从中采集了1996—2016年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量、单位面积产量、第一产业GDP、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其中,主要农产品进出口量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贸易商品统计数据库,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数据是在进出口量数据和单位面积产量数据基础上根据公式(1)计算所得;第一产业GDP、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由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并没有固定资本存量的数据,要想获得此数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估算。关于测算固定资本存量的方法,普遍采用的是张军[22]在戈登史密斯开创永续盘存法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基准年来估算的固定资本存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本文结合张军的研究成果,采用永续盘存法对固定资本存量进行估算。

4.2主要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尾效”分析

为了消除原始数据存在的异方差问题,本文利用公式(7)对1996—2016年第一产业GDP、农业固定资本存量、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主要农产品净进口虚拟耕地数量等相关数据取对数处理。然后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不显著的变量进行逐步剔除,从而得到资本弹性α和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弹性β。由于谷物和棉花的部分年份和蔬菜的历年净进口虚拟耕地为负,为了便于统计分析,本文将谷物和棉花的部分年份净进口虚拟耕地为负的部分值取为0,蔬菜的历年净进口虚拟耕地取绝对值作为虚拟耕地出口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约束指标。关于劳动增长率n和虚拟耕地资源率m,本文利用年均增长率的平均值进行计算,从而求得劳动增长率为-0.023 54,谷物、棉花、蔬菜、油籽、糖料虚拟耕地资源增长率分别为0.474 3、1.083 2、0.092 9、1.008 9、0.470 4,进而利用公式(15)求得棉花(0.041 685 88)、蔬菜(0.022 976 01)、谷物(0.012 792 1)、油籽(-0.135 645 36)、糖料(-0.006 886 47)的虚拟耕地资源“尾效”,同时通过各类农产品所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尾效”加总求得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尾效”,即-0.065 077 84。

以上计量结果表明:一是不同种类的农产品所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速度的作用是较为明显的。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尾效”为-0.065 077 84,即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由于虚拟耕地资源的净进口不但没有因为虚拟耕地资源的消耗而降低增长速度,反而促进了其增长,每年的增长速度大概在6.51%,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数据,这主要得益于全球经济回暖、国际供给宽松、国内刚性需求增长、消费结构升级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尾效”概念较为一致。其中,棉花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尾效”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约束程度最高,为4.17%;其次是蔬菜,为2.30%;然后是谷物,为1.28%,即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由于虚拟耕地资源的消耗,每年分别要降低4.17%、2.30%、1.28%;而油籽、糖料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尾效”分别为-13.56%和-0.69%,即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由于虚拟耕地资源的净进口,每年分别增长13.56%和0.6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谷物和棉花是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较多的品种,不但未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促进效果,进而还影响了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这主要是因为谷物和棉花是最为主要的农产品,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而受资本边际生产力和资源边际效应的影响,使得谷物和棉花等虚拟耕地资源的尾效为正,虽然属于净进口,但是仍会使得农业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这与尾效的定义是一致的。二是人地矛盾关系呈现不同的剧烈程度。棉花、油籽、谷物、糖料、蔬菜贸易中隐含虚拟耕地与人口的矛盾激烈程度依次递减,分别为1.106 74、1.032 44、0.497 84、0.493 94、0.116 44,进一步反映出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尾效”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剧烈程度。三是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的增长率均超过劳动增长率,验证了情景发展(4)假设,符合了比较优势理论中的“大国效应”。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是不断减少的,由1996年的34 820万人减少到2016年的21 496万人,累计减少了13 324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35%,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是波动上升的,年均增长率均超过劳动增长率;另一方面是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在资源禀赋上优势不显,却是全球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大国,那么进口大国对农产品需求量大的特点使得其具有垄断该农产品的实力,虽然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真正垄断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但由于购买量较大的原因,其行动对于国际市场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也会与国际价格存在正相关关系。

5主要结论与启示

本文借鉴虚拟土相关理论,以中国主要农产品(粮食、油料、棉花、糖料、蔬菜)为例,根据虚拟耕地资源量化模型,结合资源“尾效”分析方法,计算了中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的净进口动态变化和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尾效”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约束和促进作用,获得了一些直观上的认识和深层次的研究成果。

(1)农产品既包括土地密集型产品,也包括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准确核算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本研究结合虚拟土地资源量化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方面对土地密集型的主要农产品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进行量化核算。

(2)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总体呈持续增长态势,虽中间有波動下降,但不影响整体趋势。谷物主要以进口为主;棉花呈现阶段性的“U”型、“M”型变化趋势特征;蔬菜呈“V”型变化特征,一直为净出口状态;油籽也一直为净进口状态,呈现线性上升趋势;糖料在2009年以前虚拟耕地资源在20×103 hm2上下波动,之后成波动上升态势。

(3)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尾效”不一,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约束程度和促进程度也是差异较为明显,但是总体是呈促进作用,约占6.51%。其中,棉花、蔬菜、谷物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尾效”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限制作用,约束程度分别为4.17%、2.30%、1.28%;油籽、糖料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尾效”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促进程度分别为13.56%和0.69%。并且人地矛盾关系的不同剧烈程度也进一步印证了以上结果。同时,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的增长率均超过劳动增长率也进一步证实了中国属于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较大的国家,符合比较优势理论中的“大国效应”。

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的虚拟耕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耕地资源压力,其资源“尾效”也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约束和促进作用。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农业经济增长除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其占比外,还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定符合国情的耕地资源战略,要不断加强国内耕地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力度,积极主动倡导集约式耕地利用模式,不断缓解耕地资源供求矛盾、人地矛盾问题;二是试点实施虚拟耕地资源战略,要不断尝试鼓励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逐步推进虚拟耕地资源战略调整,平衡耕地资源差异,并不断加大与一带一路国家及国际市场的通力合作,进口虚拟耕地资源消耗较多的农产品,出口我国比较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三是创新耕地资源管理体制,要认真规划虚拟耕地资源含量较高的农产品,整合中等水平的虚拟耕地资源,保护含量较低的虚拟耕地资源,连调联动提升虚拟耕地资源总体效应。只有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结合农业供给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土地集约理念、调整主要农产品进口结构、鼓励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等方式加强和保护耕地资源,才能进而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王爱萍)

参考文献

[1]HSINH,MARTIN L, FRANK T. Climate change and trade in agriculture[J].Food policy, 2011,36:9-13.

[2]ALLANJ A. Fortunately there are substitutes for water otherwise our hydropolitical futures would be impossible [C]//Priorities for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 London: ODA,1993:13-26.

[3]程国栋.虚拟水——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的新思路[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4):260-265.

[4]罗贞礼,龙爱华,黄璜,等.虚拟土战略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化管理[J].冰川冻土,2004(5):624-631.

[5]ROMER D. Advanced macroeconomics[M]. Shanghai: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mics Press,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1.

[6]薛俊波,王铮,朱建武,等.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分析[J].财经研究,2004(9):5-14.

[7]崔云.中国经济增长中土地资源的“尾效”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11):32-37.

[8]NORDHAUS W D. Lethal model 2: the limits to growth revisited[J].Brooking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2(2): 1-43.

[9]CHRISTLANMS,GEORG Z.Exhaustibce resources,monopolistic competition,and endogenous growth[J].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1999,13(2): 169-185.

[10]POULS.Polluting nonrenewable resources and growth[J].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0,16(2): 211- 227.

[11]王泽宇,卢雪凤,韩增林.海洋资源约束与中国海洋经济增长——基于海洋资源“尾效”的计量检验[J].地理科学,2017,37(10):1497-1506.

[12]刘耀彬,杨新梅,周瑞辉,等.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水土资源“增长尾效”对比研究[J].资源科学,2011,33(9):1781-1787.

[13]聂华林,杨福霞,杨冕.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水土资源“尾效”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15):110-113.

[14]王家庭.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土地资源尾效研究[J].經济地理,2010,30(12):2067-2072,2121.

[15]刘雄兵,喻燕.建设用地资源“尾效”计量研究——武汉实证[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0,27(6):93-98.

[16]谢书玲,王铮,薛俊波.中国经济发展中水土资源的“增长尾效”分析[J].管理世界,2005(7):22-25,54.

[17]张琳,许晶,王亚辉,等.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尾效的空间分异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4,28(6):30-36.

[18]刘耀彬,杨新梅.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尾效”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2):24-30.

[19]严志强,颜章雄,胡宝清,等.虚拟土地、虚拟土地战略与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管理的理论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7(10):70-74.

[20]成丽,方天堃,潘春玲.中国粮食贸易中虚拟耕地贸易的估算[J].中国农村经济,2008(6):25-31.

[21]SOLOW R M.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425-429.

[22]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35-44.